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3545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强烈愿望,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意新教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本文中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和引导学生关

2、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真正学会生活。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故生活即教育。这意味着学校教育要伸向大自然、大社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2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拟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尝试生活

3、化的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也就成为课堂成功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导”的行为又极为重要。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为例,这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情绪的基本类型

4、和情绪对人们行为和生活的影响,我原本安排了其它导入方式,但由于上节课是数学课,刚下发了单元测试卷,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这一事件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临时改变计划:“同学们,我发现大家拿到试卷后表情是不一样的,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描述一下自己此时的心情。 ”有的同学说高兴,因为考得不错;有的说不开心,因为考得不好;还有的说刚开始高兴现在忧虑,怕以后考不好等。由此我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然有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3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情绪的分类及情绪对人们行为和生活的影响。 ”俗话说“良好

5、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教师要注意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激发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

6、境,教师所采用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课前准备任务:请学生带回思品教师写给家长的“致家长的一封信” ,内容是:“家长您好!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请您挑选其一,然后和孩子进行一次交流,您的孩子会把你们之间的交流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题目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给您留下了深4刻的印象,比如孩子某次生病;孩子某次闯祸;孩子得到夸奖。 ”

7、同时要求学生在与家长交流时做好记录,并在交流之前先与父母翻看儿时的照片。在上课前就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深入的交流,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深刻体会父母给予自己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所以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而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我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父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的常规工作,在上课时,学生表演小品“今

8、天我当家” ,让学生独自面对一天的生活起居、饮食、家务等;再通过反问、设问引导学生对小品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分析;接着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角度讨论“如何看待家长的管束”这个话题。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另外,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品表演、故事会、角色扮演、辩论会、座谈会、演讲会等都是学生喜欢的生活化的好形式。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一定能够获得良5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活

9、化的教学情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应注意创设情境所

10、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精选电影九香中母亲含辛茹苦疼爱孩子的镜头,配上歌曲懂你,让学生反复看、反复听。尽管我不说话,但学生的思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一直在感动,在沉思,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一幕幕在头脑中闪现。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因为受到感染而百感交集,感动、幸福、激动、愧疚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平时自己对父母的不服、不理解、不满甚至叛逆都随之烟消云散。紧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在实际生6活中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学生们说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

11、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父母沟通,从而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思想品德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情感、培养了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2、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要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听众,而应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新学校新同学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我组织了参观校园活动,课前准备好学校简介及校史介绍等,带领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增添了学生们的爱校情7感。通过参观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热爱学校之情。在珍视新友谊的教学环节中,我组织了学生自制名片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卡片

13、,在规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印象深刻的。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带着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来上课会更有针对性。在

14、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 ,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明确了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和能力。 8总之,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把生活引进课堂,就会使思想品德课堂奏响生活的乐章,成为学生所喜欢的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 月版。 2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 年第 5 期。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4楼江红主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 月版。 5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 年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