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8342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暑期实践报告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队名: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 班级: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姓名:鲁迎瑞 学号:2010112086新生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调查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社会实践报告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鲁迎瑞摘要: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3月发布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他们当中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人。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不仅包括

2、外出打工的“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还包括“离土不离乡”从事有偿的非农劳动的农村人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历史还不长,而且相当部分进城务工者长期所处的劳动环境是工场、作坊式小企业,与社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了解当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与思想状况有助于发现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够跟好地改善农民工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关键词:农民工 工薪 思想状况 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7与24日2012年8月3日调查地点:甘肃长城麦芽有限公司、云晓食业、甘肃达利有限公司、黄羊河集团调查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对象:企业务工人员调查分

3、工:以小组形式调查,每组2或3人 2012年7与24日至2012年8月3日,我们积极参加了2012 年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活动地点为武威市凉州区。此次活动我们有三个目的:一、参观食品类企业,结合专业知识,学习简单的食品生产工艺,熟悉生产流程,认识生产设备与机械。二、对食品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企业关于食品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了解食品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情况。三、对食品企业中的务工人员进行当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的调查问卷,了解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企业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我们掌握了大量的数

4、据与信息。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我们掌握了一系列农民工的基本状况,从中帮他找出问题,希望通过这些,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工解决困难,对他们有所帮助。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基本状况此次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是成年男女,且男性居多。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加入中国共青团也没有共产党员。由于外出务工主要以养家为主,为方便照顾家庭他们大多数选择就近原则,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在外务工的人员中,有16%是小学文化程度,53%初中毕业,而高中毕业人数近年来不断升高为23%,但还是有一部分是文盲。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其视野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文化水平较高

5、的人还是选择了去更高更远的地区务工,这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还调查统计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在农村没有耕田或耕田不足,有86%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这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粮食收入不稳定,价格便宜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多数人通过亲朋好友或同乡的介绍,进入城市的一些工厂或者是建筑工地,主要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还有部分打零工(加工、修理、接送等),同时还不少女性从事家政服务,在餐馆当服务员等。而这些外出农民工大多数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调查显示,有71%的人16个月换一次工作,20%的人712月换一次工作单位,也就是说90%以上的工

6、作单位不会超过一年,而且其中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工作15年左右。这就是之所以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国民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加注重,然而有87%的人感觉到压力很大,农民工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多数持无所谓的态度,主要由于他们的生活压力过大的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国民GDP超越了日本跃居第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系,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我国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我们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活水平依然落后,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以下我们了解近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二、思想状况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是求

7、发展、学技术、多挣钱。他们的职业发展意向依次是:成为“创业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50.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是“外来工”,30.3%的人认为自己是“职工”,只有14.0%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工”,仅有3.0%的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他们中57.9%最不能接受“看不起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打工挣钱后仍然会回到农村,但他们进城务工目的不再只是赚钱就回老家。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命运的转变,他们试图离开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小张对记者说“我们

8、渴望融入城市,融入城市人群里面。”(一)择偶观念和行为处于拐点进城务工扩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友圈。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交友圈,基本上以同乡、同事为主,好友中有城里人的占1/4。因亲缘(父母/亲戚介绍)、地缘(在老家相识、同乡介绍)结识对象/配偶的,占49.7%;因业缘(打工时认识、同事介绍)而结识对象/配偶的,也已占43.7%。“从社会学角度观察,人们的社会关系纽带从以亲缘、地缘为主向以业缘为主发展,正是人们的观念、行动逐渐城市化、现代化的体现。由此可见,新生代务工受访者的择偶观念和行为,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拐点。”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洪天慧分析说。(二)城乡互动

9、,婚姻圈扩大。数据显示,超过3/4的未婚受访者认为可以不考虑对方的户籍;而有21.4%的希望对方是城市城镇户籍。通过婚姻使自己成为“城里人”,女性比男性更具优势。另外,农民工找对象难。被调查者认为原因依次是:“男工收入低,婚恋交往没底气”、“工作时间长,缺少社交机会”、“个性原因,不善于与异性交往”、“忙于打工挣钱顾不上谈对象”、“文化程度低”。调查显示,已婚有孩子的被调查者中,58.2%的孩子已经进城与父母双方或一方一起生活。举家进城已显趋势,这对于夫妻团聚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均有益处,是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三、融入城市困难不少 很多问题需要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鲜明特点是年纪轻、文化较高、观

10、念更新,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日益淡漠,在城里安居乐业、做城里人已成为他们新的憧憬。多数人希望在城市/城镇定居。排在首位的是“留在目前打工城市”(35.2%);其次是在“老家所在/附近的城镇”(21.8%);只有4.1%的被调查者计划“回乡当新农民”。憧憬与现实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能否适应是融入城市的关键一点。被调查者中,城市适应达到“中等”程度的,占45.5%;处于“较低”水平的,占44.3%;处于“很低”水平的,占5.4%;处于“较好”的仅有4.5%。同时大城市中存在的就学、就业的压力及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诸多问题,对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也是要面对和适应的问题。目前他们面临的困难依次是 “没有合适住

11、房”、“子女入托/入学难,费用太高”、“缺乏社会保障”、“家庭收入偏低”和“无力赡养老人”。住房问题是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最大困难。四、总结:通过对当代农民工基本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解决当代农民工以上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提高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认识 农民工应和其它所有劳动者一样,应该享有应有权利;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二)加强对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快他们融入产业大军的进程,政府在制定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管理规划的同时,制定对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规划,有效提高他们的城市工作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法制意识。应进

12、一步加大针对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三)改善农民工居住和子女受教育条件改善农民工居住和子女受教育条件是增强进城农民工对政府和社会的认同与归属感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应关注房地产租赁市场,让农民工租得起房;同时规划建设一部分农民工有能力租住,且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改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接受义务教育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法定权利,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应多渠道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让他们享有与城市孩子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四)增强项目负责人对民工的关心,继续发挥民工学校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对民工生活的关心,切实关注农民工作业环境,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怀。继续深入推行建设民工学校活动,发挥民工学校的教育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相关的安全和技能知识培训。建设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跟踪培训效果。参考文献:1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当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