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626262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鲁教版教案 顶碗少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碗少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方法 提纲自学,集体评议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 5 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 惊羡 颓丧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

3、:15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

4、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学生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 6、7 自然段 板书设计: 12、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 失误努力 =成功 教学反思 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文章末尾,文中的“我”确信,“他是一个强者”,所以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联系到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题记,“真正的强者是那些有自制力的人”,那么文中的少年是不是

5、一个强者呢?在我看来,这应该不算一个问题,面对两次失误的少年,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当然是一个强者了,然后顺势请同学们分析少年的形象,再分析观众和老者等侧面描写的部分,重、难点就解决了,这显然是我的一厢情愿。有的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文中的观众们在少年第二次失误的时候,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观众们很不耐烦了,很不满意少年的表现,而这时的少年神态木然,脸上全是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怎么能说他是强者呢?有的同学则认为他当然是强者,理由与我的观点相同。 怎么办?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问题。我们先不下定论他到底是不是强者,先看看观众们前后的表现

6、,想想为什么他们会要求演下一个节目,体会他们此时的心情。同学们开始认真的读课文,圈划相关的语句,有的开始小范围的讨论起来了。经过一番的讨论,同学们发现观众们没有不耐烦,而是担心少年承受不了打击,所以才会说出那样的话,那是对少年的呵护和关爱,文章开始部分,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少年的精彩演出,如“屏住气”、“目不转睛”等词语,充分表现了观众们的紧张情绪,而接下来第三次表演中,“场子里惊得没有一丝儿生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对这些语段的朗读和品析,体会到了观众们对少年的爱护、鼓励和赞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从他精彩的表演和优秀的品质两方面来考虑)在这样一个探讨的氛围中,结束了课文的教学。 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呀!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小问题成为学生们的大问题,备教材,更要被我们的学生,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如来佛手中的孙悟空万变不离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