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电气特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6081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9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SB2.0电气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USB2.0电气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USB2.0电气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USB2.0电气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USB2.0电气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SB2.0电气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SB2.0电气特性(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SB2.0中文翻译文档(1) 注(1):本翻译文档只包括第7章有关USB电气特性的内容。 本文是我逐字逐句翻译的,献给USB2.0协议硬件方面的初学者或者不喜欢看英文文档的人们。 免骂(责)和其它声明: 1、我已尽我可能将英语按照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但是由于本篇篇幅巨大,难免有些地方照顾不到,因此,有些地方看起来就会像是在看英语一样,感觉有些拗口,希望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请您不要骂我,就算是在心里面的也不要。 2、还有,基于某些地方,本人对协议的理解不够,还有某些地方我觉得外国人也写的很不畅,所以翻译过来也似乎感觉好像那里也会有问题,这种地方若被您发现,请您也不要骂我,同前面。 3、如您看到有

2、疑问的地方,还望您多方交流,确定其正确意义。如有心将正确的意义通知于在下,在下将感激不尽。 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作其他用途。本人亦不承担因该文档引起的纠纷所连带的任何责任。 5、希望不会误人子弟。 李文荣 liwr_ 2008-7-2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7章:电气特性 这章内容阐述了USB的电气特性。它包含了信号处理,功率分配和物理层规范。这篇文章并不是专注于规范一致。这是产品设计者的责任,即保证他们自己的设计能和所有的应用的规范要求相一致。 USB 2.0规格书要求集线器(hubs)需要支持高速模式,USB 2.0设备则没有这个要求

3、。一个高速的上行收发器(upstream facing transceiver)不能支持低速信号传输模式。而USB 2.0下行收发器则必须支持高速、全速和低速模式。 为了保证高速数据速率时的可靠操作,要求所用的电缆需要符合所有当前电缆的规格。 在这章里,有很多的参考涉及到“Js”和“Ks”,或者是“1s”和“0s”。在每一个例子中,最左边的符号表示传输/发射最先,最右边的表示传输/发射最后。 7.1 信号传输 下面的一些章节阐述了USB的信号传输规范。 高速信号传输概况 高速USB的连接,是通过符合所有当前的USB电缆规范的屏蔽双绞线进行的。 图7-1. 高速收发器电路的例子 PDF 文件使用

4、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图7-1描述了一个例子,其主要利用了USB 1.1的收发器单元,并且添加了高速操作所要求的一些新的元件。 高速模式支持信号处理高达480 MB/s。为了能在该速率下执行可靠的操作,USB连接电缆必须让它每条线上的任一端分别用一个电阻端接到地。该电阻的标称值(任意一条线上)通常为电缆的特性差分阻抗的1/2,或45欧姆。这样就提供了一个90欧姆的差分端接。 对于高速模式的连接操作,高速空闲状态发生在,当电缆(已提供到地的高速差分端接)任一端上的收发器,都没有驱动信号传输电流到D+或者D-线上。在严格控制驱动固有输出阻抗和Rs电阻(典型为45欧姆)的总组

5、合的情况下,这个状态通过使低/全速驱动器发出一个单端零信号完成。我们推荐驱动固有输出阻抗越低越好,而Rs阻抗则尽可能的接近45欧姆。这通常能构成一个带最小寄生负载的最精确端接。 为了能在高速模式下传输,收发器会激励它内部的正供给电压产生的电流源输出电流,并且通过一个高速电流控制开关,引导电流流向两根数据线之间的一根。 输入到D+或D-线上电流的动态转换,跟随相同的用于低/全速操作以及在位填充器(bit stuffing behavior)中的 NRZI数据编码模式。如果要发出一个J 信号,电流流向D+线上,而如果要发出一个K信号,电流则流向D-线上。同步场(the SYNC field)和EO

6、P分隔符为高速模式作了修正。 电流源的电流幅度和终端负载电阻值控制着指定容错度(specified tolerances),同时也决定了实际的驱动电压值。在接有负载的测试条件下,从 D+或D-到器件的地之间的直流电阻必须为45欧姆10,在这个条件下(即D+和D-都是被精确的45欧姆端接到地),线上的差分输出电压(无论在J还是K状态下)必须是400mv10。 线上的差分电压主要是用以满足以下三个目的: 电缆接收端的差分接收器接收差分信号数据。 电缆接收端的差分包络检波器决定连接何时是处在静噪状态(Squelch state)。接收器用静噪检测电路检测在它的连接器上的信号是否是无效的。 在下行网络

7、集线器(hub)的接收器的情况下,差分包络检波器检测在它的连接器上的信号,是否是处于高速状态。一个下行收发器(downstream facing transceiver)在高速模式操作的情况下,当它在传输一个 SOF包时,(在7.1.7.3节已阐述),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去检测这个状态。这是用来检测器件断开的。没有远端端接时,当高速的J或K连续周期性地驱动,会造成两个收发器间的电缆和板内连线之间存在过度的来回延迟,差分电压将会是两倍大(相比于当高速设备存在的情况下)。 USB 2.0要求下行收发器必须能工作在低速、全速和高速信号处理模式。上行高速收发 器不能工作在低速信号处理模式,但是必须能

8、工作在全速信号处理模式。因此,高速设备不需要在D-上接一个1.5k欧姆的上拉电阻,当高速收发器连到集线器上时,也不会在低速操作模式下工作。 以图7-1为例,表7-1阐述了一个高速收发器所要求的功能单元。 表7-1. 图7-1为例的功能单元描述 单元 描述 低/全速驱动器 低/全速驱动器用作低速和全速传输。除一种情况外,它需要满足USB1.1协议里所有对于低速和高速操作的规定。该例外情况是,在高速收发器上,每一个输出阻抗(已包含Rs在内),必须为45欧姆10。高速操作的线端接通过驱动器驱动D+和D-到地来建立。(这等 效 于在全速或低速模式下驱动一个SE0信号。)基于以上描述的输出阻抗要求,它能

9、在每根线到地之间提供一个很好控制的高速端接,等效于一个90欧姆的差分端接。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低/全速差分接收器 低/全速差分接收器用来接收低/全速数据。 单端接收器 单端接收器用来处理低/全速数据(传输)。 高速电流驱动器 高速电流驱动器用来处理高速数据传输。源自一个正电压供应的电流源,通过转换流到 D+或 D-上,以各自产生J 或K信号。电流源的标称值为17.78 mA,当该电流流到每一个末端且带有45欧姆端接到地的数据线上时,标称高电平(VHSOH)为400 mV。标称差分高速电压(D+D-)在j状态为400 mV,k状态为-400 mV。 自

10、包内的第一个信号开始,电流源就必须和 7.1.2.2章节里规定的发射眼图模式相一致。达到这个要求的一种方法是,在收发器处于高速模式时,让这个电流源连续不停地工作。但假如使用这个方法,在收发器不进行传输时,电流也可直接流向端口地上去(图 7-1 设计的例子显示了控制线 HS_Current_Source_Enable 打开电流,另一条控制线HS_Drive_Enable 使电流流向数据线。)这种方法不妥之处在于,这个17.78 mA的固定电流总是在系统中的收发器上存在(被消耗)。 优先 选用的设计是,在收发器不进行发射时,完全地关闭这个电流源。 高速差分数据接收器 高速差分数据接收器用作高速数据

11、的接收,它让收发器设计者去选择到底是如图 7-1 所示的综合分离的高速和低/全速驱动器,还是在单一一个驱动器内组合所有的功能。 传输(或发射)包络检波器 当某个接收器的输入差分信号幅值落在静噪门限之下时,这个包络检波器用来指示该数据无效。当信号下降到100 mV的差分幅值以下时,它必须指示输出静噪电平,而当信号超过150 mV的差分幅值时,它又必须指示出信号不在静噪电平范围内。这个检波器的响应时间必须足够快,以允许接收器在 12bit 时间内检测到信号传输,完成 DLL 加锁,以及检测到同步场的结束阶段,接收器必须能保证观测到最少数目的同步位。该包络检波器还必须综合一个滤波机制,阻止在接收器眼

12、图规格中允许的最长差分数据转换时指示静噪, 断开包络检波器 该包络检波器在下行端口中用来检测线上的高速断开状态(VHSDSC)。当下行驱动器的连接器上的差分信号的幅值625mv 时,必须指示为断开状态。而当信号幅值525mv 时,则不能指示断开。该检波器的输出在传输高速SOF EOP之间的某个特定的时刻采样,如7.1.7.3节描述。 上拉电阻(RPU) 该电阻仅要求在上行收发器上使用,用来指示信号传输速率。高速设备一开始是当作全速设备识别的,并且必须转到高速模式上来,正如该规格书所阐述的那样。当工作在高速模式时,1.5k 欧姆电阻必须从电路上移开。在图7-1当中,RPU _Enable控制线用

13、作该目的(移开1.5k欧姆电阻)。实际优先使用的是,即使上拉电阻绝不允许连在上行高速收发器的D-上,但设备可通过匹配转换连接在到 D+和 D-上,这样可保持线间寄生负载平衡。当连接上时,该上拉电阻必须符合全速操作的所有规定。 下拉电阻(RPD) 这些电阻仅要求在下行收发器上使用,且必须和低速及全速操作的相同规定相一致。 7.1.1 USB 驱动器特性 USB使用差分输出驱动器驱动USB数据信号到USB电缆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对低速和全速操作,如列表7-7,在接有1.5k欧姆负载电阻上拉到3.6V时,驱动器输出为低时,输出电平必须低于VOL=0.3

14、V;在接有1.5k欧姆负载电阻下拉到地时,驱动器输出为高时,输出电平必须高于VOH=2.8V。全速驱动器则有更多严格的要求,如7.1.1.1所述。在差分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的输出必须非常地均衡,使信号偏移最小化。驱动器控制着斜率(上升或下降),使得辐射和串扰能够达到最小的程度。驱动器的输出还必须是三态输出,用以满足双向半双工操作。 低速和全速USB驱动器不能“有意的”在总线上产生SE1。SE1是一个状态,表示D+和D-线都处在高于VOSE10.8V的电压。 高速驱动器使用真正的差分信号电平,见7.1.1.3所述。 在任何驱动状态,USB 端口都必须能够持续的处在如图 7-2 所示的波形。这些波形

15、是输出阻抗为39欧姆的电压源直接输出到每一个USB数据引脚上时的样子。源端的开路电压如图7-2所示,它是基于预期最坏的过冲和下冲而得到的。 图7-2. USB信号传输的最小输入波形 耐短路 USB收发器要求能经得起D+和/或D-对 VBUS,GND,其它的数据线,或者连接器处的电缆屏蔽部分短路情况,并且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持续至少24小时,且恢复以后不会导致性能降低。推荐收发器如此设计以确保能经受住不确定的短路情况。并且当设备正在处于传输或接收中间阶段时,如果此时出现短路情况,要保证设备能够不被打坏(在所有支持的速率)。传输阶段由一个对称的,在高低电平之间转换的信号组成。这个要求必须符合最大的

16、VBUS值(5.25V) 推荐AC及短路可用来认证设备的长期可靠性评估。 7.1.1.1 全速(12Mb/s)驱动器特性 全速USB连接是通过一根差分特性阻抗(Z0)为90欧姆15、共模阻抗(ZCM)为30欧姆30,并且单向最大延时为26ns(TFSCBL)的屏蔽双绞线完成的。当全速驱动器不属于高速收发器中的一部分时,每个驱动器阻抗(ZDRV)必须在28欧姆到44欧姆之间。也即,在图 7-4中的灰色区域当中。当全速驱动器作为高速收发器的一部分时,每个驱动器的阻抗(ZHSDRV)必须为40.5欧姆到49.5欧姆之间,也即,在图7-5中的灰色区域之中。 对于一个CMOS器件,典型的驱动器阻抗通过远小于该电阻的CMOS驱动器阻抗及分立串联电阻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