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25620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RTF 页数:6 大小:7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2010 年 12 月08 日 17时18分 51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 “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 京政发201038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权益,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镇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首都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根据国 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市

2、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保障城镇 居民的大病医疗需求,适当保障门诊需求,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 (二)个人参保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 (三)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确定筹资标准和支付待遇; (四)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统筹安排,促进各类医疗保 障制度相互衔接、共同发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的下列人员: (一)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且男年满 60 周岁和女年满 50 周岁的城镇居 民(以下简称“城镇老年人”); (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3、的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普通中小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就 读的在册学生,以及非在校少年儿童(包括托幼机构的儿童、散居婴幼儿和其他年龄在 16 周岁以下非在校少年儿童);在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 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非在职非北京生源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儿童”); (三)在劳动年龄内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且男年满 16 周岁不满 60 周岁, 女年满16 周岁不满 50 周岁的城镇无业居民(以下简称“城镇无业居民”)。 (四)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七至十级残疾军

4、人、城镇优抚对象以及民 政部门负责管理的见义勇为的城镇居民。 (五)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二章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第四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 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规定编制基金预决算,并按照国家及本 市有关规定对基金实施监督。 第五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城镇居民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政府补助资金; (三)社会捐助资金;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利息收入; (五)依法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其它资金。 第三章 缴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第六条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

5、应当按照以下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 (一)城镇老年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 300元; (二)学生儿童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 100元; (三)城镇无业居民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 600 元。其中残疾人员、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缴 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 第七条 区县政府按照每人每年 460 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残疾人员补助从区县残 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 第八条 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非在职学生,按照高校隶属关系,政府补助部 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第九条 享受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参保人员,以及参照 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享受医疗待遇的退养人员和退离居委会老积极 分

6、子,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重度残疾人员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全额补助。 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城镇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等区县福利机构内由政府供养的服 务对象,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市级福利机构内由政府供养的服务对象,个人缴费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第十条 区县财政对个人缴费补助资金应在区县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补助标准、保障待遇,根据城镇居民收 入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应调整。调整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 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 参保方式 第十二

7、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度为每年 1 月 1日至 12月 31日。 第十三条 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城镇老年人、无业居民、非在校(非在 托)少年儿童的参保服务工作。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本单位在册学生和儿童的参保服 务工作。 第十四条 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老年人、无业居民、非在校(非在托)少年儿童,可由 本人或家属向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提出申请,办理参保 缴费手续。 符合参保条件的在校学生和托幼机构的儿童,由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办理参保缴费手 续。 第十五条 享受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城镇老年人、学生儿 童、城镇无业居民、七至十级残疾军

8、人、城镇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由区县民政部门 负责组织统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第十六条 区县社会福利机构内政府供养的服务对象,由社会福利机构集中进行信息采 集,到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市级福利机构的福利对象符合参保条件的,由市级福利机构统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第十七条 参保人员应于每年 9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费,自次年的1月 1 日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当年取得本市非农业户籍的人员,自取得本市非农业户籍之日起 90 日内持本 人户口簿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社保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自参保缴费的

9、次月起享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 12 月 31 日。 第五章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 参保人员发生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 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包括: (一)门(急)诊医疗费用; (二)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 (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肝移植(包括肝肾联合移 植)后服抗排异药,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医疗费用(以下简称“特殊病种”); 第二十条 参保人员缴费一年以上且继续连续缴费的可享受门(急)诊医疗费用报销待 遇。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视为连续缴费。

10、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员患有特殊病种在门诊就医,享受本办法确定的住院医疗费报销待 遇。 第二十二条 城镇居民门(急)诊起付标准为 650 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50%,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数额 2000元。 第二十三条 城镇老年人、无业居民住院起付标准为 13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城镇 居民基本疗保险基金支付60%,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数额为 15万元。 第二十四条 学生儿童住院起付标准为 650 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城镇居民基本疗保 险基金支付70%,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数额为 17万元。 第二十五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

11、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下列医疗费用: (一)在非本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但急诊除外; (二)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造成伤害的; (三)因本人吸毒、打架斗殴或者因其它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四)因自杀、自残、酗酒等原因进行治疗的; (五)在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治疗的; (六)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应当由个人负担的。 第六章 就医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具体管理 办法按照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员按照“就近就医、方便管理”原则,可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内就近选择

12、 3 所医院和 1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本人的定点医疗机构,城镇老年人和无业 居民门诊就医实行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度。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员须持本人的社会保障卡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的北京市城镇 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北京市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手册、 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就医。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审核结算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执行。按规定应 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 结算。 第三十条 城镇老年人在外埠居住一年以上、学生儿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读且没有参加 当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

13、社会保障事务所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 续。 第七章 相关制度衔接 第三十一条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享受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城镇居民 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符合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条件的,还可向民政部 门继续申请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 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城镇优抚对象以及按照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享受医疗待遇 的退养人员、退离居委会老积极分子,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还可经原渠 道继续按规定享受医疗待遇。 第三十二条 具有本市农业户籍且在各类学校就读的在册学生、托幼机构儿童,可自愿 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三十三条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一个

14、医疗保险年度内,发生城镇老年 人、无业居民、学生儿童之间身份变化时,继续享受原待遇。 第三十四条 参保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缴费年限,不建立个人账户。在结算年度内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应 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再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八章 部门职责 第三十五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 理工作,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市及区 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具体经办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财政补助资金的预算管理

15、及基金运行的监管。 卫生部门负责城镇居民就医管理服务工作,参与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病种的确定、 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及医用耗材、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等政策的制定。 民政部门负责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见义勇为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对象以及 政府供养等人员的身份认定。 教育部门负责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儿童的参保缴费工作。 残疾人联合会负责重度残疾人员身份认定。 主管物价及药品监管的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协同配合,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制度顺利实施。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 2011 年1 月 1 日起施行。2007 年 6 月 7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 (京政发200711 号)和 2008 年 6 月 6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劳动年龄 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京政发200824 号)同时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