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3941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申论专题二-就业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问题一、备考政策链接(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已给了全国人民一个明确的答复。报告的第八点第二条就有明确的阐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机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是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

2、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二)2009年3月17日,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公告形式公布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公告包括20条新举措,将对五类大学毕业生提供补偿学费、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

3、时优先录取;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5、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6、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7、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8、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

4、核,入读普通本科;9、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0、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11、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2、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

5、、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13、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14、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15、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16、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17、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18、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19、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20、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

6、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二、理论透析“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业,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可以说,就业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命题的热点,在众多地区的申论、公共基础知识、面试等考试中都曾出现过,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

7、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就业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趋势,社会劳动力迅速增长等原因造成的就业率下降,大量社会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随着这类社会成员的增多,逐渐积累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构成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劳动者在经济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成员对现状产生敌对情绪,社会不能达到“安居乐业”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与我国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目前,从就业人群来看,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取代“4050人员”失业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面临

8、的一大问题。分析就业问题需要从问题产生的原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我国政府的宗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答题过程中,需要运用经济学常识、管理学常识,结合对时事、国家就业政策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三、命题切入点(一)大学生就业问题1、大学生就业问题概括随着高校的联系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上眼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这一情况使得大学毕业生产生严重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原因分析第一,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的扩

9、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近年来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许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第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 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 现代化建设对人

10、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 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 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 求矛盾。其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 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 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第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11、,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3、对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

12、轨,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臵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同时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第二、高等教学改革中应坚持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

13、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

14、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二)“民工荒”与“技工荒”问题。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求职

15、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4月用工缺口2.3万人,到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而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眼下招工也是困难重重。部分建筑工月薪上升到5000元。1、“民工荒”与“技工荒”问题概述“民工荒”的出现并非偶然,根本上说,“民工荒”与农民工基本权利的缺失不无关系。有学者统计,江浙、珠三角等沿海城市,外来人口对当地GDP的贡献高于30%,但是,囿于制度和现实的羁绊,农民工却无法享受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显然,“民工荒”的解决,是要赋予农民工一些应有的基本权利和伦理上的尊重。薪酬、企业待遇方面的转好企业可以解决,当然,这也是市场规律下的必然。但有些方面,企业无法解决,比

16、如说户口、孩子上学和社保等问题。地方政府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阶段性“民工荒”,就必须将农民工应该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纳入统筹范围。当然,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已然做出努力,不少农民工开始入户,孩子也能方便的入学。但是,还必须正视的问题是,不管是从制度上还是城市文化上,城市给农民工的温暖还很欠缺。比如,在就业、用工的保障上,一些企业以无赖的姿态拖欠农民工工资,而相关的维权部门又表现出极度疲软,如此的工作环境,怎能让农民工找到可以依靠的安全感。因而很多农民工更愿意待在农村,这也使得“民工荒”、“技工荒”现象严重。2、原因分析第一、由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而趋向于世界人力资源一体化,作为中国,很大程度上的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承担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世界对于中国的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长而劳动力的生产速度远远慢于投资热潮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