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23119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课件:历史会考必修一复习课件【人教版】(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a b) 分封制(P6) 内容: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主要诸侯国燕、鲁、宋等。 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 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来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 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 。 宗法制(P67) 内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 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 的典型特征。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 有相对性;

2、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 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 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 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 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 分封制。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 c)( P4课前提示) 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 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 法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

3、室处于附属地位, 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 世袭统治权)。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a b)(P89) 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之 后继续扩大帝国规模(1.北击匈奴,修直 道、长城2.修灵渠,平定岭南 3.平西南夷 ,修五尺道)。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 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 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 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a b)(P910) 地方:郡县制的建立 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 国。 内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 行政)、郡尉(军事)、监御

4、史(监察)等职官, “县” 隶属于“郡”。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长官由皇帝 任免,不得是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3)中央: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秦朝的“三公”及其职责 (a a)(P9)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 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a a) (P14) 时间:西汉汉武帝时期。 设置: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 每州设刺史一人。 职责: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 (a

5、a) (P13)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加强皇 权 吏吏 部部 户户 部部 礼礼 部部 兵兵 部部 刑刑 部部 工工 部部 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 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 (起草政令)起草政令) (管理管理 政务)政务) (审核政令)审核政令) 隋唐三省六部制 评价: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 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元朝的行省制度 (a b) (P16) 行省的设置:元朝开创,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 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与中央的关系:行省成为最高地方

6、行政 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行省 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保证 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 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c d)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 权于皇帝) 史实:汉代:汉武帝时,频繁更换宰相,并形成中外朝制 ,由中朝(内朝)作为决策机构。唐代:在中央设中书, 尚书,门下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宋代; 设参知政事,分割

7、宰相权力。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 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a、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 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 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b、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 、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 以控制。 2009会考1: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 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 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09会考2:下列各项中,

8、反映中国古代君 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 立 2008会考1.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 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2007会考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 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 政 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a a) (P17) 设立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

9、宰相制度 ,权分六部。导致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 端。 设立时间:明成祖时期。 目的: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职能: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但 职能不明朗,不能统领六部百司。 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 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 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 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六部在明初地位很高,但明中叶 以后,既受制于内阁,又受制于 宦官,权力大不如前。 (2)清朝的军机处 (a c) (P18) 设置时间: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 立军机(房)处. 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 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

10、帝旨意办 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 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评价: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 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其政治决策封闭性 日趋明显。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c d) 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加 强民族交流等。 消极: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利和日益腐败的 官僚系统,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 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 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7会考2、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 简

11、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 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军机处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 斗争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 (a b)(P24)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 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注意联系第一次工业 革命) 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内部危机严重, 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a a )(P24)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18401842 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1

12、8831885 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 18941895 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主要内容危害 南 京条 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 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 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 马 关条 约 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联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 封建程度大 大加深。 辛 丑条

13、约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 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 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 沿线要地。 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a b)(P2425)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 c)(P25 26) 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a.列强剥夺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掠夺中国人民 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b.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 主权完整。 c.

14、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 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 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 2009会考3:图1所示是 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 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 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 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 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07会考3右图为 三元里人民反抗侵 略斗争的纪念馆外 景。 这次斗争反抗的外国 侵略者是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a b)(P29) 概况:鸦片战争中的1941

15、年5月,三元 里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 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 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 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 外侮的爱国精神。 (2)黄海海战 (a a)(P31)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 一次决战。 爆发时间:1894年9月 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 ”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 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 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 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 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 c)(P32) 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 刘永福的黑旗军。 意义:反割台斗争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 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 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 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3、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a a)(P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