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9874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报告(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法人概况11.3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21.4 项目提出的主要理由21.5 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41.6 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51.7 主要建设条件71.8 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及资金筹措方案8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10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81.11 结论与建议92. 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102.1项目建设的依据102.2 项目建设的背景102.3 项目建设的意义183. 技术与市场分析213.1 技术的主要发展状况与趋势预测、项目的优势与问题213.2 国内外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项目的目标市场与市场占有率分析273.3

2、 技术与市场的竞争力分析294.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324.1工程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324.2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324.3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334.4工程中心拟产业化的重要科研成果354.5工程中心的近期和中期目标365. 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375.1 工程中心法人单位概况375.2工程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责385.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415.4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416.工程中心的建设方案446.1 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与环境446.2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及合理性466.3 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506.4 原材料、动力、供水等配套及外部

3、协作条件556.5 科研开发的主要技术、工艺设计方案576.6 内部设施的功能及合理性分析627.土地利用、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647.1 土地利用647.2 能源消耗647.3 环境影响668.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98.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698.2 消防709.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739.1 建设工期73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与进度表739.3 建设期管理749.4 项目招标方案75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7610.1 项目总投资估算7610.2 建设投资估算7610.3 流动资金估算7610.4 分年投资计划表7610.5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7610.6 申请国家安排资金

4、的理由和国家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7711.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7811.1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7811.2 社会效益分析8012.项目风险分析8212.1 技术风险8212.2 市场风险8212.3 管理和运营风险8312.4 其它风险83871.项目摘要1.1 项目名称 XXXXXX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1.2 项目法人概况 XXXXXX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法人单位是YYYYYY。YYYYYY建于1965年,是焊接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综合科技实力的企业。现有职工3200多人,其中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9名,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共120多人。研究与开发的方向包括金属材料焊接性

5、和产品焊接、焊接行为物理及计算机模拟、焊接材料及制备技术、先进焊接工艺和焊接自动化装备、激光焊接技术、焊接机器人应用、表面涂敷材料和工艺、热切割工艺与装备、焊接无损检验及修复、技术信息等。自改革开放以来,YYYYYY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促进焊接技术进步的行业服务任务,同时也承担了焊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建设的任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建立相关的焊接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对全公司的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成立了特种焊条、焊剂及配套焊带作为主营产品的焊条焊剂事业部;以高纯实心焊丝作为主营产品的实心焊丝事业部;以高强钢及药芯焊丝作为主营产品的药

6、芯焊丝事业部;以配套定型焊接专机及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作为主营产品的定型专机事业部,以为表面工程领域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表面工程事业部。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汽车、机械、冶金、桥梁、车辆、水电、核电设备和国防工程等的各个领域,服务对象遍及全国各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YYYYYY已发展成为集研究开发、产业化、质量检验、行业服务四大体系于一体的、具有综合优势的大型高科技企业。1.3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1)发改办高技200820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08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通知(2)2006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结果(3)国家发改委200

7、7年第52号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4)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43号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5)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及相关资料。1.4 项目提出的主要理由 核电是清洁能源,它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很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利用、建设、运营的实践,核电已经被全世界公认是一种“安全、清洁、稳定、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核电能源工业的发展进程已被国务院办公会议讨论并确定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快速发展的核电装备的巨大需求给国内外焊接生产厂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挑战。目前我国核级产品焊

8、接工艺及装备有较快发展,我国福建宁德核电站首台压水堆核电站主回路管道窄间隙全自动焊机在施工现场完成组装并成功引弧,这是自动焊技术首次应用于中国核电站建设,有效地进行焊接质量控制,提高核电站运行寿命。2007年10月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首台机组、世界上首座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主焊缝已经全部焊接完成,为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CV底封头整体吊装就位这一工程建设关键里程碑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使AP1000核电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的在核电站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增加钢制安全壳(CV)的新技术由设计向工程现实转换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是目前我国核

9、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主要集中于一些非关键部件的应用,如二级或三级产品与部件的制造,焊接工艺装备也比较简单,主要以传统的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埋弧自动焊等,一些关键部件如核岛压力容器的先进焊接工艺及装备刚刚有一些尝试。由于我国核电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总体依托于国外有经验公司,因此关键产品及零部件的焊接工艺及装备主要依靠进口。在工厂焊接制造方面,关键部件与产品的焊接工艺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设备采购周期长,价格昂贵,有些国外公司对我国实行封锁。对于进口设备,由于企业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因此后续的技术服务以及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价格高,周期长。在现场焊接安装方面,焊接自动化程度低,主要是手工电弧焊,焊接质

10、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目前已经成为核电项目建设进度的主要瓶颈之一。XXXXXX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将是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建设核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研发验证平台,搭建国家级核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发展平台,一方面将为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核心工程技术、自主研发我国核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的关键技术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将直接解决核电行业迫切希望解决的焊接技术瓶颈问题,提升我国核电建设的焊接技术水平,增强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竞争能力。因此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我国核电建设国产化、自主化和焊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缩短核电建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焊接质量,并为

11、未来核电检修提供了技术储备,为推进国家核电自主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1.5 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1.5.1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工程中心以大功率固体激光焊接技术研究为核心,力图成为先进的焊接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工基地以及优质焊接材料制备基地,成为集科研开发产品加工设备集成工程示范服务咨询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焊接工艺与装备技术平台,系统性的攻破国家重大装备焊接技术的工程难点,全面提升材料连接的综合技术水平,建立国际领先的科研开发团队,使中心的科研成果在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推动能源发电、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军工产品、高速交通设备、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发展,打造我国自己

12、的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研发平台,形成国内自主研究开发、工艺与装备系统集成、设备建设成功应用的产业链。1.5.2工程中心的经营思路发挥工程中心的技术集成优势,分阶段地以成果产业化和工程化为核心,逐步拓展中心的各种业务,努力增加收入,实现股东权益。工程中心计划以焊接工艺及设备产业化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承接科研项目等方式进入市场,实现销售收入,完成中心的经营目标和任务。坚持走综合焊接技术研究的特点,跟踪交叉学科的前沿动态,完善工程化的系统科研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在经营方向上,材料连接以热过程的核心内容入手,分析检测连接过程的物理特性与材料机理(覆盖黑色、有色、非金属材料);工艺方

13、法侧重于热过程的形成方式与作用机理,通过模拟仿真研究合理的工艺方法;自动化系统集成侧重于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材料连接的装备手段。1.6 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 1.6.1 建设内容、规模本项目在焊接自动化系统集成中心现有基础条件下,建设核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研发验证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焊接工艺研究实验室、焊接装备研发实验室和焊接工艺装备系统集成试验室,计划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具体建设内容、规模如下: 1、焊接工艺研究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主要开展基于特定的焊接母材、结构、性能和基于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优质高效的焊接工艺方法和工艺规范的试验与评定,为焊接系统集成装备配备特定

14、的焊接工艺以及需具备的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预计装修改造费用为280万元,购置研究开发用仪器设备总金额为2651万元。2、焊接装备研发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用于开展二维、三维多轴机械装置的仿真与模拟,焊接轨迹的跟踪与检测模块、设计用的各种专用软件工具的开发、基于各种控制功能的数字化控制电路模块设计等,为焊接工艺装备的设计提供基础性的、先进的机械、电子装备的模块或组件。预计装修改造费用为2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总金额605 万元。3、焊接工艺装备系统集成试验室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主要实施焊接工艺装备系统集成装备的机加工、安装与调试。预计装修改造费用为18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总金

15、额为295万元。1.6.2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如下表所示。核级产品焊接工艺及装备研发验证平台建设方案表1-1序号建 设 内 容建筑面积(m2)备注一焊接工艺研究实验室1600改造1全数字化气体保护焊技术实验室1202数字化埋弧焊技术实验室803大功率等离子焊接技术实验室1004大功率激光及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实验室4005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技术实验室806金属材料焊接热裂纹敏感性评价实验室807金属材料焊接冷裂纹敏感性评价实验室808理化检验实验室660二焊接装备研发实验室1200改造1焊接工艺装备的数字化设计与模拟仿真实验室2402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实验室1203多自由度气体保护焊堆焊技术实验室1204窄间隙TIG焊接工艺技术实验室1205窄间隙埋弧焊工艺技术实验室1206热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