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619578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8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稠油油田井筒电加热技术可行性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 1 4 断 块 油 气 田 技术能否在该海域稠 油油 田推广应用 的主要 因素之 一 。本文从影响原油黏度的因素人手 , 对井筒电加热降 黏技术在渤海海域稠油油 田应用 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影响原油黏度 的因素 1 1 温 度 原油黏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规律性关系l l 6 。根据 大量实验分析 , 黏度与温度之间存在近似的指数关系 随着 温度 的增 加 。 原 油黏 度会 降低 。 1 _ 2 含水 率 由于原油与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乳化 ,使得原 油黏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_ 1 。根据渤 海海域稠油乳化实验结果 , 在乳化转相点之前 , 原油黏 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快速

2、增大 ; 在乳化转相点之后 , 原 油黏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却大幅下降。 1 3压 力 当压力小 于饱 和压 力时 。随压 力 的增 加 原油 黏度 会降低 , 这主要因为溶解气的增多会降低原油黏度 : 当 压 力大 于饱 和压力 时 , 随压力 的增 加原油 黏度会 增 大 。 2 渤海海域稠油黏温特性 2 1 拐点温 度 的确 定 稠油属黏塑性非牛顿流体, 对温度敏感性较强。 只 要把温度提高到一定值 。就可以实现稠油由黏塑性流 体向拟塑性流体的转变 , 这个温度值就是拐点温度 1 -z o 。 原油温度低于拐点温度时 原油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递减很快 , 原油温度高于拐点温度后 。 原油黏度

3、随着温 度 的升 高递 减较 为缓 慢 ,所 以加 热稠 油到 拐点 温度 有 很好的降黏作用 。 通 过 大量实 验 。可 以得 出渤 海海 域各 稠油 油 田的 黏温特性关系。图 1 是渤海 6 个典型稠油油 田的半对 数黏温曲线, 可以看出 : 不 同稠油的拐点温度基本在一 条直线上, 且渤海海域稠油的拐点温度集中在 5 0 5 5。 皇 1 0 5 越 1 0 4 窿 1 0 量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温度, 图 1 稠 油 半 对 数 黏温 曲线 根据分析 , 可以得出渤海海域稠油油 田原油拐点 温度与地面脱气原油黏度 的关系 ( 见 图 2 ) ,

4、 拟合得到 的关系式 为 T = I 1 0 1 7 1 n 4 2 8 3 7 ( 1 ) 式 中 : 为 拐点 温度 , o C; 为地 面 脱气 原 油 5 0时 的 黏 度 , mP a s 。 图 2拐 点温 度 与 地 面 脱 气 原 油 黏 度关 系 2 2 拐 点温 度与 油藏 、 井 口温度 的对 比 渤海海域主要稠油油 田近年来的平均地层温度和 平均 井 口温度分 布情 况如 图 3所示 。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 : 渤海 主要稠油油 田的平均地层温度都高于拐点温度 , 平均 井 12 1 温度 与拐点 温度 接近 。 因此 , 仅 从温 度对 比来 看 , 大部分稠油油

5、井若采用井筒 电加热降黏 效果将不 会 太明显 8 0 6 0 越 4 0 赠 2 0 O 油 田 图 3主要稠油油 田拐点温度与地层、 井 口温度对比 3 渤海海域稠油井含水率分布 S油田的原油乳化转相点为含水率 3 0 。含水率 为 2 0 4 0 。 原油黏度值相对很高 ; 而含水率在其他 范围的原油黏度则相对较低( 见 图4 ) 。与 S油 田类似, 渤海海域其他稠油油 田的原油黏度与含水率之间也存 在这 种关 系 5 l 6 断 块 油 气 田 2 0 1 2年 7月 热 系数 , W ( m ) 。 以 S油田 M井为例 , 对该井电加热功率与产液量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 见

6、图 7 ) 。从模拟结果可 以看 出: 加 热到 相 同温度 , 产液量 越大 , 耗 电量越 大 ; 产 液量 相同时 , 加热温度越高, 耗电量越大。 因此 , 加热温度并 非越高越好 , 要兼顾平 台用电负荷 , 对电加热进行合理 设计 0 2 0 4 0 6 0 8 O 1 0 0 1 2 0 1 4 0 产液量, ( m 3 d 一 1 ) 图 7 M 井电加热功率与产液量关 系 对渤海海域 6 个稠油油田典型油井进行了电加热 耗电量及增液量的模拟 , 结果见表 2 。 表 2渤海海域稠油油 田电加热模拟结果 由表 2模拟结果分析可知 : 1 ) S油 田原油黏度较 高 , 含水率相

7、对较低 , 可 以选择性地采用 电加热技术 ; 2 ) N油 田属 于超稠 油油 田 , 电加 热效 果不 明显 , 可 以考 虑地层加热降黏 ; 3 ) C油 田含水率大都在 8 0 左右 , 已 经远超乳化转相点。 并且井 口温度高于拐点温度 , 电加 热效果不明显 ; 4 ) L油 田和 J油田的原油物性较好 , 油 井处于中高含水期 , 地层供液充足, 不需要电加热降黏。 5 结论 1 ) 渤海海域稠油油 田原油黏度较高、 含水率较低 的油井宜采用井筒电加热降黏技术。 2 ) 电加热降黏可 以提高 电潜泵 的泵效 , 降低 电潜 泵机组的能耗 ,但是能耗降低 幅度很小 ,约在 5 以

8、内, 但另一方面, 使用井筒电加热技术会增加平台的用 电负荷。 参 考 文 献 1 王殿生, 陈月 明, 关继腾 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 拟研究 J 石油大 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1 , 2 5 ( 2 ) : 5 4 5 8 2 姚传 进, 雷光伦 , 吴川 , 等 高凝油井电伴热优化计算 J 石油学报 , 2 0 1 0, 3 1 ( 5 ) : 8 4 3 8 4 8 3 李胜彪 , 张振华 , 徐太宗 , 等 井筒电加热技术在稠油开采 中的应用 J 油气田地 面工程 , 2 0 0 5 , 2 4( 1 ) : 2 9 3 0 4 李伟超 , 吴晓东 , 师俊峰 , 等

9、 重力热管伴热改善稠油井井筒传热损 失的研究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2 0 0 7, 2 9 ( 6 ) : 7 5 7 9 5 宋时权 , 张公社 , 李 晶晶, 等 电加 热杆抽油井温度分 布计算 J 断 块油气田 , 2 0 0 8 , 1 5 ( 3 ) : 1 2 1 1 2 3 6 刘秀婷 , 王胜义 , 杨军 稠油开发规划方案优选方法新探 J 断块油 气 田, 2 0 0 3 1 0 ( 1 ) : 4 7 5 0 7 于继 飞, 吴 晓东, 韩国庆 , 等 海上油井井 口温 度计算方法探讨 J 中国海上油气 , 2 0 0 9, 2 1 ( 5 ) : 3 3 2 3 3

10、4 8 郭 永华 , 周 心怀 , 李 建平 , 等 渤 海 海域 新 近 系稠油 油 藏原 油 特 征及 形成机 制 J 石油与天 然气地 质 , 2 0 1 0 , 3 1 ( 3 ) : 3 7 5 3 8 0 9 徐文江 , 邱宗杰 , 张凤久 海上采油工艺新技术与实践综述 J 中国 工程科学 , 2 0 1 1 , 1 3 ( 5 ) : 5 3 5 7 1 O 吴怀志 , 吴 昊 关 于海上采油 工艺发展 的思考 J 中国海上 油气 , 2 0 1 2 , 2 4 ( 1 ) : 7 9 8 1 1 1 罗宪波, 赵春 明, 刘英 海上稠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评价研究 J 断 块油气

11、田, 2 0 1 1 , 1 8 ( 5 ) : 6 3 0 6 3 3 1 2 陈胜宏 , 范 白涛 , 张仁勇 , 等 海上 稠油油 田投产及生 产管理 探索 J 断块油气 田, 2 0 0 6 , 1 6 ( 5 ) : 6 9 7 1 1 3 丘宗杰 海上采油工艺新技术 与实践 M 北京 : 石油 工业出版社 , 20 0 9: 2 3 7 2 4 1 1 4 李强, 李鑫, 魏澈 海上油气 田群电力组网技术 J 中国造船 , 2 0 1 1 , 5 2 ( 增刊 1 ) : 2 1 8 2 2 2 1 5 姜建平 , 谢双喜, 陈学政 , 等 海上油 田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的优化 设

12、计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0 , 3 3 ( 4 ) : 1 2 0 1 2 3 1 6 江 明, 许振芳 齐 4 O块稠油流变性实验研究 J 断块油气 田, 1 9 9 7 , 4 ( 6 ) : 1 9 2 2 1 7 杨 飞 , 李传宪 , 林 名桢 , 等 乳化 条件对 O W 稠油乳液 流变性 的影 响 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 学报, 2 0 0 9 , 2 2 ( 3 ) : 5 1 - 5 4 1 8 夏 洪权 , 李 辉 , 刘翎 , 等 稠油拐点温度测 算方法研究 J 特种 油气 藏 , 2 0 0 6 。 3 ( 6 ) : 4 9 5 1 1

13、 9 赵法军 , 刘永建 , 王广昀 , 等 大庆普通 稠油黏温及 流变性研究 J 科 学技术 与工程 , 2 0 1 0 , 1 0 ( 3 1 ) : 7 6 4 4 7 6 4 6 2 O沈 国华 高凝 高粘 原 油井 筒 粘度 计 算模 型 J 石 油钻 探 技 术 , 2 0 0 8, 3 6 ( 4 ) : 6 7 7 0 2 1 李常友 , 张雪梅 , 郑金 中, 等浅海 油田电潜泵泵下 电加热技术 J 石油机械 , 2 0 0 5, 3 3 ( 5 ) : 5 2 5 4 2 2 刘红兰 , 王 富, 陈俊 新型井下 电加热降黏技术 在埕岛油 田的应 用 J 中国海上油气 , 2 0 0 5 , 1 7 ( 1 ) : 4 8 5 O ( 编辑 李 宗 华 ) 舳 砸 瓣 蕞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