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18586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上)【ty】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四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一. 教学内容: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三框 商品的价值量第四框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二. 重点和难点1. 重点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和劳动时间的关系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2. 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解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和劳动时间的关系三. 学法指导1. 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商品的价值量。2.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是价值规律最主要的内容。只有懂得这一原理,才能真正掌握价值规律的实质,懂得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这是本课的重点。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而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2、(如天、小时、分等),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但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相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每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则,社会上同一种商品就没有统一的价值量标准,不仅使商品交换无法进行,更不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因为这个问题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感受不同,学习中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是本课的难点。要把握好这个知识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握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和它的表现方式。另外还要弄清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

3、动生产率及两者之间的异同。(2)要弄清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间内劳动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区别与联系。(3)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但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因为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懂,我们通过分析实例指出,凡是在手工操作或机械化程度较低情况下生产的产品和付出的劳动,其价格就高,相反价格就低。这是由于生产各类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致,从而证明了商品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反比关系。(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

4、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商品的价值量是按时间计算的,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量是不变的。(5)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说明个别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了。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变化,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马克思说过,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一些,在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时间就少,在同一时间内的产品数量增多,使用价值也就增多,所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

5、用价值成正比。4. 货币的产生过程首先要知道货币产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人们的交换活动的状态。其次要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是交换随着社会发展遇到困难和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最后金银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它自身的特性符合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克服其他一般等价物的缺点。最后还应当了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5. 货币的本质关于本质要知道货币是商品、是一般等价物,但它又不是普通商品,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形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是它的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四. 具体知识1. 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量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商品的价值量是指价值的大小,而价

6、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就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由于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劳动时间可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商品的价值量到底是由哪个劳动时间决定?我们假定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如果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就意味着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值。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厂家,谁的工具越陈旧,谁的技术越落后,谁的态度越懒散,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谁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和我们社会

7、一贯倡导的奖勤罚懒的原则相违背,它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前进的步伐。这是不会被人类所认同的。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就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是一个重要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强调说明三点:第一,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生产条件(并非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8、)。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比如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很少一部分是用手工或者电脑织的,那么使用的机器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第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比如,在同样使用机器织布的生产条件下,由于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生产经验有多有少,体力有强有弱,劳动态度有勤有懒,因而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是不一样的,生产同样一匹布的劳动时间也就不同,有快有慢,决定这一匹布价值量的既不能取决于快者,也不能取决于慢者,而是取决于大多数生产者或者企业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社会

9、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三,要说明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参与平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下绝大部分商品的劳动时间,但这个“社会平均”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并非由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必将亏损,甚至倒闭。通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企业命运攸关的事。那么,劳动时间是否会发生变化?它随什么变化而变化呢?劳动生产效率

10、决定了劳动时间。3. 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2)表示方法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另一种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短,劳动生产率就越高。(3)分类种类有两种:即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同行业的生产效率;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同行业中各个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劳动生产率。那么,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4)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首先搞

11、清楚这样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地说,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产品数量,也就是使用价值量,它代表的是社会财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的数量之积就是商品的价值总量。 我们以生产衣服为例,共同完成下列表格,从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使用价值量 同一劳动在同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 8小时 160元 1件 160元1件=160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4小时 80元 2件 80元2件=160元(减少)(减少) (增多) (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8小时 160元 2件 160元2件=320元(增加)(不变) (不

12、变) (增多) 从以上的分析推理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即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不变关系。即社会劳动生产率不论是降低还是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不变的关系。即不论个别劳动生产率是降低还是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变。个别劳动生产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即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总量就越高。 以上我们学习了商品价值量的有关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价值规律的重要内容,掌握它对于以后

13、的学习以及分析经济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品经济中,商品的流通离不开货币,它的存在使得商品流通更方便快捷。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货币的产生和本质。4.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的偶然的物物交换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时候出现剩余产品很少,所以交换也必然是偶然的。例如用两只羊去交换一把石斧,用等式表示为:2只羊1把石斧。羊和石斧的使用价值肯定是不同的,那为什么交易会成功呢?首先双方需要彼此的使用价值。其次,两者之间的价值大小相同。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是通过石斧的价值表现出来的,石斧就成为了表现羊即另外一种商品价值的手段,石斧是羊价值的表现,两者之间的价值相同,我们就把它称为等价物。判断,下列交换中的等价物。1头牛3只羊2袋粮食1把犁(1)如果等式两边的商品交换,那么相应的后者就成了前者的等价物。(2)等价物本质上是商品,具有价值,所以能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商品交换的范围和种类不断扩大,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商品交易范围越大,种类越多,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明显,因为它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