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8574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9.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X线课件教材(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 检查方法 消化系统由胃肠道和肝、胆、胰等脏器组成。 其相互之间缺乏天然对比,故主要靠造影检查 才能显示出其形态与功能。一般认为,X线检 查对胃肠疾患胆管疾患的绝大多数能作出诊断 ,且诊断正确性是相当高的。亦可通过胃肠道 检查显示胃肠有无移位浸润等改变,而间接反 映邻近器管如肝、胰、脾、肾及腹膜后等病变 ,虽有其一定价值但诊断作用有一定限制。自 CT应用于临床以及以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和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则提高了对腹部实质脏 器的X线诊断水平。 第一节 胃肠道检查方法 胃肠道(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是一个宽窄不等的软 组织管腔,使用造影剂才能显示其内

2、腔和粘膜皱襞、 形态和功能等,对胃肠道常见病,如溃疡、癌肿等, 有重要诊断价值。亦可借助胃肠道的位置和形态改变 ,对腹内肿块可作出定位诊断。能判断消化道癌肿的 浸润范围与程度,可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亦可作 为对胃肠道病变治疗过程中的疗效随访观察。 造影所见内腔影像虽可间接反映内壁状况,但对显露壁 层及周围病受到一定限制。胃肠道的血管造影对诊断 胃肠道血管病变、肿瘤浸润等都具有诊断价值,但检 查方法较繁琐,要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根据解剖与功能的差别,X线检查方法,有下列几类: 一、普通检查 (一)透视(Fluoroscopy) 腹部透视大多采用立位或卧位,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主 要应用于诊断胃

3、肠道穿孔与肠梗阻,立位透视可以作 出明确的诊断。还可以显示胃肠道气体的分布、形态 和不透光X线致密影,观察膈肌及胃肠异物活动情况 。所以腹部透视在设备简陋及战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 检查方法。但其缺点是只能书写记录,对须复查的患 者不能作永久的精确比较。 (二)照相(Radiography) 腹部照相亦称腹部平片:摄影与透视相比可更清楚的显 示胃肠道气体、腹部钙化及实质脏器的形态、位置等 。腹部照相最常用的是仰卧位,但根据病情需要可照 立位或侧卧前后水平位。胃肠道穿孔患者常采用立位 或左侧卧位水平投照;肠梗阻患者则需仰卧位及立位 二种位置。腹部平片范围应上至膈肌,下至耻骨联合 上缘,特别应包括腹壁

4、软组织。 二、造影检查 (一)钡餐(Brium meal) 胃肠道检查所用的造影剂是医用硫酸钡,由于钡的原子 序数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器官形 成明显对比。目前使用的钡剂大多是复方硫酸钡,根 据不同检查部位,使用前将硫酸钡加温开水调成不同 浓度的混悬液。口服后检查胃肠道称为钡餐检查。根 据病情要求可进行包括食管至结肠的检查,观察其形 态和功能变化。由于检查方法的更新,除观察胃肠道 功能情况外,现多进行分段检查,如重点观察食管时 称为食管钡餐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至空肠 上中段时称为上胃肠道钡餐检查;须重点检查胃肠道 功能者,则须按时定期检查胃、小肠与右半结肠,称 为胃肠道钡

5、餐检查。 此外,在临床疑有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患者,须了解 穿孔与梗阻的确切部位时, 应改用碘制剂造影,如碘 油、泛影葡胺等,但对碘过敏者禁用。 1造影前的准备 患者在钡餐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次晨空腹 至放射线科接受检查。如不禁食,胃内容物可影响胃肠形态的 观察;服某些药物则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幽门梗阻患者,应先 洗胃,抽净胃内容物后再检查。 2检查步骤 服钡前常规先透视胸、腹部,注意腹部有无气液面 及异常影。服钡时于不同体位(立位、卧位)顺序观察食管和 胃肠道,间隔一定时间后,检查下肠道。整个检查过程中,透 视是基本的方法,再辅以摄片。透视下进行摄片,称为点片( Spot film) 无论透

6、视或摄片,胃肠道造影要着重显示胃肠道粘膜(又称粘 膜像),粘膜不仅是病变的好发部位,而且粘膜改变是早期病 变的主要依据。充分观察粘膜像后,再应用多量的钡剂(约200 300ml)使被检查部位充分扩张,继续观察胃肠道的位置、 形状与功能状况,此充分扩张状是为充盈像。若用手或压迫器 进行局部按压,进一步观察局部粘膜、管壁或病变与周围的关 系等,是为压迫像;利用腔道内的原有气体,或服用产生气体 的药物,造成气钡双重对比影像,是为气钡双重造影像,能显 示粘膜的微细结构,如胃粘膜的胃小区,其显示有利于发现表 浅的细小病灶,对胃肠早期癌肿的发现有重要价值。上述四种 影像在检查中是必需的,是相辅相成而不能取

7、而代之,这点应 引起重视。 食管钡餐检查:一般采取立位多体位透视下观察,先在 右前斜位,然后转为前后正位和左前斜位观察。吞钡 后从不同角度观察食管所显示的轮廓和粘膜像,以及 食管的蠕动、柔软度和通畅与否等。必要时加以点片 。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病变情况,使用一些特殊方 法来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如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最好 能取俯卧位,左侧抬高,或做呃气动作或服产气药物 造成气钡双重对比,均有利于显示微细病变。食管钡 餐造影使用浓度80100(W/V)。 胃肠钡餐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右半 结肠。先口服适量产气药物及吞一大口钡剂,立位观 察食管后,然后吞服全量钡剂,在不同体位角度下观 察

8、胃十二指肠各部的形状、轮廓、位置、大小、蠕动 及幽门开放情况。并利用体位使各部形成气钡双重双 比,结合加压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 检查完成后,根据病情需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各段小 肠、回盲部及结肠。在透视过程中,应适时地拍摄点 片,留下记录。胃肠钡餐使用的浓度多采用180200 (W/V) 气钡双重造影:口服适量钡剂和产气剂,胃腔充气扩 张,在粘膜面上涂布粘附均匀薄层钡剂,形成良好的 气钡双重对比,可清楚地显示粘膜的微细结构,如胃 粘膜的胃小区、胃小沟,其显示有利于发现表浅的细 小病灶,对胃肠道早癌肿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ypotonic Duodenograp

9、hy) 应用胆碱能药物质财富常用6542 20mg、肌肉注射 ),降低胃肠道的张力和蠕动,进行钡气双重造影。 适用于检查胰腺、十二指肠病变,其检查价值可纠正 常规造影时充盈不佳或肠壁收缩所致的假像。它能清 楚显示乳头的情况。临床应用时可分插管法与无管法 两种,前者系经鼻插入薄壁柔软的导管入胃,以后在 导管内插入导丝,在透视下,利用手法与体位,将导 管置放到十二指肠降部。以后抽出导丝,肌注低张药 物,经导管注入适量地钡剂与气体,造成十二指肠充 盈像与钡气双重对比像。 后者系在胃肠造影时,十二指肠充盈后,注射低张 药物,并服用产气的药物,利用体位的转动使十二 指肠造成双对比影像、插管法能控制钡气含

10、量,影 像满意,但有插管的痛苦。无管法虽然钡气含量不 易控制,但患者易于接受,注意体位的转动,亦能 达到诊断要求。 (三)小肠钡灌造影(Small Bowel Enema) 小肠的特点是长,蜷伏在腹腔内,胃肠钡餐检查时, 小肠相互重迭,且检查时间较长。小肠灌钡的方法 就可解决了上述缺点。其方法是利用导管导丝,在 透视下,将导管至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然后灌入 大量的稀薄钡剂。流速为80100mlmin,总量约 500800ml,灌至第6组小肠或回盲部后,再引入 气体,作双重对比像。在透视下,分别摄取各段小 肠的加压像,使重迭的肠袢分开,便于显示小肠病 变。本法操作主动,不受幽门括约肌的影响,能在

11、 30min内查完全部小肠,缺点是插管有痛苦,故检 查适应证限于疑有小肠出血、小肠肿瘤患者。 (四)钡灌肠(Barium Enema) 钡灌肠主要用于检查大肠。是诊断大肠病变的基本检查方法。 1造影前准备 检查前三日应吃少渣饮食,检查前一日晚上可服缓泻剂,或检 查当天早晨清洁灌肠。彻底排净大肠滞留的粪便。以免造成伪 影。 2. 检查步骤 近年来钡灌肠的检查方法,已由一次性的直接双重气钡造影代 替了传统方法的充盈像、粘膜像、继而再灌气造成双对比影像 的作法。其优点是节省时间、用钡量明显减少,提高了诊断准 确率。具体步骤是:检查前先配制好双重造影用的硫酸钡,浓 度为6080100重量体积(W/V)

12、为宜。灌钡前先注射低 张性药物,迅速取头低30度俯卧位,将硫酸钡经肛管注入直肠 、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再改换体位(右侧卧位)再注入 气体,使钡剂直达升结肠。钡剂总量约200300ml,空气总量 约600800ml ,撤除肛管,让患者翻转12次,按不同体位分 别摄取各段结肠,均能获得良好的双对比影像。 消化系统基本X线表现 一、 咽部 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 二、 食管 1 食管的起止部位 2 四个生理性狭窄:咽-食管交界;主动脉弓压迹处 ;左主支气管横过食管处;食管裂孔处 3 三个生理性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4 三种收缩波:原发;继发;第三收缩波 第三

13、收缩波:常见于老年人降主动脉显著迂曲压迫食 管下段或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是食管功能紊乱的 常见表现,常与食管功能性憩室并存。X线表现:咽下 后发生的第一次蠕动是第一收缩,由食物对食管加压 而发生,推进食物向下的食管壁蠕动是第二收缩,第 三收缩是食管的自动收缩,为粘膜下肌间神经丛兴奋 所致。当发生第三收缩波时,在X线上可见充盈的食管 呈锯齿状,或呈串珠状阴影。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 或有疼痛、胀满感,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5 三段(两种分法) l 解剖分法:颈胸腹三段。临床上为了便于治疗,又 将胸段食管分上、中、下3段 l 1.颈段: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 缘平面(上距门齿约18cm

14、)。 l 2.胸段:分上、中、下3段 l 胸上段: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上距门齿 约24cm)。 l 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 半部(其下界约上距门齿32cm)。 l 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 半部(其下界距约上门齿40cm)。 l 3.腹段: 此段食管最短,居于膈肌下方的腹部最上 部。 6. 贲门 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 接口部分。 从组织学上说,食道的内层表面覆盖有多 层的无角质化鳞状扁平上皮细胞,胃内壁则为简单柱 状上皮细胞覆盖,贲门即为二者交界之处。 7 粘膜相及充盈相 8 膈壶腹 深吸气时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缩,常使钡 剂于

15、膈上主停顿,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4 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为膈壶腹,呼气时消失,属正常 表现。 9 食管前庭段与下食管括约肌 贲门上方34cm长 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胃食管 前庭段,具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能。此段是一高压 区,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重要作用。现在将原来所 定下的食管括约肌与胃食管前庭段统称为下食管括约 肌。它的左侧壁与胃底形成一个锐角切迹,称为食管 胃角或贲门切迹。 三、胃 1 三部两弯:底、体、窦;大小弯 2 四种形态:牛角型、钩型、瀑布型、无力型。 3 粘膜相及充盈相 4 双重造影相胃小沟和胃小区的概念 5 胃的蠕动及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6、称为胃的排 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开始,即有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 胃的蠕动是胃排空的原动力,食物入胃后两、三分钟蠕动即开始 ,一般情况下每分钟胃蠕动约3次。蠕动波从贲门开始,开始时很 小,到胃中部才变得明显,约需1分钟可到达幽门。进入胃的食物 是固体或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而离开胃进入十二指肠的基本是 流质。溶液或小颗粒的悬浮液较块状物胃排空快;在糖类、脂类 、蛋白质分别为主的食物中,糖的排空最快、脂肪的排空最慢。 混合食物由胃全部排空约46小时,所以,人一般46小时进食 一次。 四、十二指肠 . 形态:C字形。 四部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 。 蠕动:整体性收缩,可有逆蠕动。 低张造影:宽度增加一倍,显示乳头 部。 五、 空、回肠 分布:无明确分界。 肠管的粘膜:环状及斜形。 3 蠕动:是否活跃。 排空:7-9小时完全排空。 5. 管腔大小:回肠略小。 六、 大肠 分布及名称 粘膜与肠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