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7719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中医内科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中医内科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中医内科 (2).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中医内科 (2).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 (2).(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复 习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 摄影 模拟X线成像 优点: 影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照片可保存, 照射剂量小 缺点: 不能观察动态功能,密度分辨力低,角度 不灵活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 透视 优点: 经济、简便、成像速度快,观察灵活,可 显示动态功能 缺点: 清晰度较差,小病灶易漏,空间分辨力较 低,影像不能长久保存,照射剂量大 模拟X线成像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 模拟X线成像一旦形成则不可更改,摄 影及冲洗条件严格,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处 理,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模拟X线成像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 (1)CT成像优势: 数字X线成像

2、断面成像,图像清晰; 密度分辨力高; 可进行图像重建及各种后处理。 (2)DSA成像优势: 减去背景结构影像,仅保留血管影像 ; 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力高; 具有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6 (3)CR成像优势: 数字X线成像 实现常规X线摄影数字化; 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实现各种图像后处理功能; 减少X线摄影的辐射剂量; 实现数字化图像存储、再现、传输及远程医疗。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7 (4)DR成像优势: 数字X线成像 受检者接收辐射剂量更少; 成像速度更快,时间分辨力更高; 动态范围更大,层次丰富; 量子检出效率高; 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

3、校 8 医学影像成像三要素 能量 信息信号 检测 图像 胶片 信息载体信息源信息接收器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9 医学影像成像三要素 1. 信息载体 X线成像X线 磁共振成像射频电磁波 2. 信息源 X线成像人体不同组织穿透性能的差别 磁共振成像人体组织结构含水量、水分子 杂乱运动、脂肪含量的差异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 医学影像成像三要素 3. 信息接收器 模拟X线成像屏-片系统、荧光屏、影像增强系统 CR影像板 DR平板探测器 CT探测器 MRI接收线圈 超声探头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1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X线束 中心线:通过被检部位的中心垂直于胶片 影像放大:对影像质量和观

4、察效果有影响 X线的量:由管电流量决定,X线的量越大,感光效 应也越大 X线的质:由管电压决定,管电压越大,X线越“硬” , 穿透能力越强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X线管焦点 实际焦点:电子在阳极靶上的撞击面积 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长轴方向上的投影 主焦点:正面发出,先发散,后会聚 副焦点:侧面发出,先发散,后会聚,再发散 实际焦点 = 主焦点 + 副焦点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3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X线管焦点 焦点的方位特性:在X线管的长轴方向上,近阳极侧 有效焦点小,近阴极侧有效焦点大 焦点的阳极效应:X线管长轴上,近阳极侧X线量少 , 近阴极侧X线量多

5、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4 焦点的大小 焦点大小是影响像质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X线影像 = 物体本影 + 几何半影 焦点尺寸越大,半影则越大,影像表现越模糊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载体 X线管焦点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5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源 X线成像的信息源为受检的人体 。 人体中骨骼、肌肉、脂肪、空气等各种不同组 织对X线的衰减系数不同 X线在透过人体时,主要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 顿效应两种作用形式的衰减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6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接收器 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 起始部 开始部分,密度的上升与 曝光量不成正比,影像感光 不足,分辨困难 直线部 正比增长,曲线直线上升 ,是曝

6、光正确的部分,也是 摄影利用的部分 肩部 增加不成正比,曝光过度 反转部 影像密度呈现逆转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7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接收器 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及测定 本底灰雾 未曝光前产生的 密度 感光度 达到一定密度值 所需曝光量的倒 数 反差系数 直线部分斜率 最大密度 密度不随曝光量 而上升 宽容度 直线部分在横轴 上的投影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8 模拟X线成像的信息接收器 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对比度: 增感屏可减少X线曝光量,减少散射线,减少 灰雾,增加对比度 清晰度: 荧光体光扩散、增感屏与胶片的密着状态、X 线斜射效应使清晰度降低 颗粒性: 影像颗粒性将变差 肇庆医学

7、高等专科学校 19 X线胶片的感光原理 感光效应 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产生的感光效果称为感 光效应(E)。 经常变动 因素:管电压 、管电流、曝光时间 、焦-片距 相对固定因素:感光度、增感率、原子序数等 显影作用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 密度适中 失真度小 标记正确、清晰、整齐 对比度良好 层次丰富锐利度好 颗粒度好 无伪影、刮痕、污染 显示部位符合诊断要求 优质X线照片影像必备条件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1 照片影像密度 概念 指X线胶片经过感光后,通过显影等处理在照片上 形成的黑化程度。 骨骼组织密度高,胶片 感光少,照片密度低 肺部组织密度低,胶片 感光多,照片密度高 肇庆医

8、学高等专科学校 22 照片影像密度 影响因素 1.照射量 与照片影像密度 的关系符合胶片 特性曲线关系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3 照片影像密度 影响因素 2.管电压 照片密度的变化与管电压 的n次方成正比例 3.摄影距离 X线强度的衰减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增感屏 增感率越高,照片的密度越大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4 照片影像密度 影响因素 5.感光度 胶片感光度越大,照片密度越大 6.被照体厚度及密度 照片密度随着被照体的厚度和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7.照片冲洗 冲洗环境对照片密度大小有较大影响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5 照片影像对比度 概念 1.肢体对比度 又称对比度指数,是肢体对

9、X线吸收系数的差 2.X线对比度 又称射线对 比度,是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形 成的X线强度的差异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6 照片影像对比度 概念 3.胶片对比度 又称胶片对比度系数,是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 度的放大能力 4.X线照片对比度 又称光学对比度,是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 影像 的密度差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7 照片影像对比度 影响因素 1.被照体 被照体 X线对 比度 胶片对比度 照片对比度 组织 的原子系数 组织 的密度 组织 的厚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8 影响因素 2.射线的因素 X线的质 管电压 越高,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衰减越少,对比度越低;反之越大 照片影像对比

10、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9 影响因素 2.射线的因素 X线的量 X线量对对 比度无直接影响,但其增加可使 照片密度增加,从而使低密度区影像的对比度好 转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0 影响因素 2.射线的因素 散射线 原发射线穿透人体及其他物体时,产生的方 向不定、能量较低的二次射线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1 影响因素 2.射线的因素 散射线 抑制方法: 遮线器 控制照射野大小,减少散射线 滤过板 金属薄板吸收无用射线,减少辐射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2 影响因素 2.射线的因素 散射线 消除方法: 空气间隙 增加肢-片距,部分散射线射出胶

11、片外 滤线栅 直接吸收散射线的有效设备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3 影响因素 3.接收器的因素 胶片对比度系数 胶片对比度越高,对X线对比度放大能力越大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4 影响因素 3.接收器的因素 增感屏 增感屏使胶片感光能力增加20-100倍,可明 显提高照片对比度,减少X线的量,缩短曝光时 间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5 影响因素 4.照片冲洗因素 显影剂的比例,显影液的pH值、温度,抑制剂的使 用,动态显影等均可影响照片对比度 5.照片观察因素 观片灯的亮度、颜色及照片观察的环境照度都对照 片对比度有影响 照片影像对比度 肇庆医

12、学高等专科学校 36 概念 1.锐利度 是指在照片上形成的影像边缘 的清楚程度 照片影像锐利度 2.模糊度 一个组织 的影像密度,过渡到相邻组织 影像 密度的幅度,此移行幅度大小即为模糊度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7 影响因素 1.几何学模糊 照片影像锐利度 摄影成像时,由于几何学原因而 形成的半影 b a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8 影响因素 2.运动模糊 照片影像锐利度 减少运动模糊的方法: 保证机械稳定性 固定、屏气、短时间曝光 使肢体与胶片紧贴 保证胶片有合适的感光效应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9 影响因素 3.屏-片系统产生的模糊 照片影像锐利度 由于增感屏、胶片及二者接触不佳造成的

13、模糊 产生因素:增感屏性模糊、屏-片接触模糊、中心 线斜射导致的模糊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0 概念 照片影像失真度 照片影像较原物体大小及形状的改变程度,称 为照片影像失真度 种类 1.放大失真 2.歪斜失真 3.重叠失真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1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1. 数字影像基础 常用术语 矩阵 采集矩阵 显示矩阵 数字曝光摄影时所选择的矩阵 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素数目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2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1. 数字影像基础 常用术语 像素与体素 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 灰阶 黑白图像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 窗口技术 选择适当窗宽窗位观察图像,明显显示病变部位 肇庆医学高等专

14、科学校 43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1. 数字影像基础 (3)像素、矩阵与灰阶 数字图像由像素组成,图像矩阵是一个整数 数值的二维数组 图像像素数 = 矩阵行数 矩阵列数 像素数量,像素尺寸,图像细节越少 图像大小一定,像素数量,空间分辨力越高 矩阵大小一定,图像视野,空间分辨力越低 灰度级数,图像密度分辨力越高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4 成像板 CR成像基本条件 1.结构 保护层 能弯曲、耐磨、透光率高,保护荧光层 成像层 光激励发光物质层,形成潜影,激光照 射时释放荧光 支持层 背衬层 支持和固定成像物质,多为黑色防止使用时与IP之间的摩擦损伤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5 成像板 CR成像基

15、本条件 3.特性 光激励发光 一次激励(X线)二次激励(激光 ) 携带潜影信息荧 光 潜影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6 成像板 CR成像基本条件 3.特性 可重复使用 二次激励时,潜影被释放,IP回复初始状态 激励光谱与发射光谱不同 确保可见光与激光的区分 光发射寿命期短 确保不同位置产生的可见光不重叠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7 成像板 CR成像基本条件 3.特性 存储信息易消退 IP内存储的信号会以自发荧 光呈指数规律消退 易受天然辐射影响 长期存放未使用的IP,使用前应先进行擦除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8 成像板 CR成像基本条件 4.使用注意事项 可重复使用 使用长期存放的IP前要擦

16、除 避免IP出现擦伤 摄影前后的IP均要屏蔽 摄影后的IP要在8小时内读出信息 避光不良或漏光时,图像将变得发白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9 工作流程 CR工作流程与成像原理 2.影像信息转换 将IP上的X线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IP移动 精确扫描 产生荧光 收集信号 放大转换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0 计算机X线摄影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1 CR系统的图像处理 检测功能相关处理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2 CR系统的图像处理 低/高密度区域密度提高/降低,影像动态范围变窄 1.动态范围压缩 显示功能相关处理 2.谐调处理 改变影像对比度、调节影像的整体密度 对空间频率响应性的调节,影响影像的锐利度 3.空间频率处理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3 DR成像基本条件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 X线 电子信号,形成光电流,被探测器单元阵列收集 1.X线转换单 元 电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