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61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新的初中数学课程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 A、B 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教学模式和方法。下面就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在探索新教学模式时,有三个原则值得重视: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全体学生在

2、智力因素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在同等智力层次中,学生还存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性格、对课程的热爱程度等。在教学过程中要除了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外,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达到所谓的因材施教。2、同步数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层次,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2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

3、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层次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 A、B、C 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各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 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 A 组习题;B 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 组习题及部分 B 组习题;A 组

4、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 、 “想一想” 、 “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 A、B 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 B、C 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二、分层次授课 1、备课设层次。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层次: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 C 组学生“吃得了” ;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梯级,使 B 组学生“吃得好” ;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 A 组学生“吃得饱” 。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层次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3复理解;(2)定义应用

5、,充分理解 “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 B 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 A 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 A 组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 A、B、C 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层次。层次教学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层次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

6、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层次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 25 至 30 分钟。这样能保证 B、C 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层次只需点到为止,一般 5 分钟左右,使 A 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 ,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也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三、分层次评估 4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

7、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层次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 80 分,拓广题 40分,其计分方法是:A 组学生实得分 100 分 -扣分,B 组学生实得分=( 120 分-扣分)100/120。C 组学生实得分=120 分- 扣分。 (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离,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 A、B组学生的基分满 100 分;允许 C 组学生做拓广题,

8、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 (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 90 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四、激励学生的进步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跨层次条件日趋成熟;老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层次条件(如超级提问,超级作业) ,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跨层次。对部分不能升级,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级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级教育活动,一学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级。调级后,老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 ,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5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是在新教材和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的一种教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向上的动力。今后在实践中还要不断改进,为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