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15169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房地产偷逃税问题及治理对策1、相关定义1.1、变量的定义、符号与计算公式 4.3.2.1 变量的定义、符号与计算公式 (1) 解释变量 股权结构:本文采用国家持股比率、法人持股比率及流通股比率等指标反映企业的所 有权或者是股权结构。计算方法为国家持股比例为国家股本总额与总股本之比、前五大股 东持股比率为前五大股东股本总额与总股本之比、流通股比率为流通股股本总额与总股本 之比。 企业规模:本文从产出角度来分析,采用主营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作为指标来衡量企 业的实际规模。 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与企业规模有一定的联系,本文采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作 为指标来衡量企业成长的真实状况,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2、入的增长率等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与上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所得税率:本文采用实际所得税税率作为衡量企业所得税的指标。并且根据企业实际 情况将所得税率的数值限定在0,33%区间内。计算方法为应缴所得税与税前利润之比。 经营能力:本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作为指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的经营能力, 分别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与年末总资产之比。 盈利能力:本文选择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作为衡量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计 算方法为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偿债能力:由于长期负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周期较长,且不易观察,本文选取短 期偿债能力代

3、表企业的偿债能力。本文选取流动比率作为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减去 存货的差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35 (2)被解释变量 每股净收益:本文采取每股净收益作为指标代表企业公司治理效率最大化,即股东价 值最大化。计算方法为企业净利润与年度末普通股股数总额之比。 表 4-1 变量指标 变 量 名 称 代码 计 算 公 式 被解释 变量 每股 净收益 Y 每股净收益=企业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股数总额 股权 结构 X1 X2 X3 国家持股比例=国家股本总额/总股本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率=前五大股东股本总额/总股本 流通股比率=流通股股本总额/总股本 企业规模 X 4 企业规模=Ln 主营业务收入 成长性

4、X5 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上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所得税率 X6 所得税率=应缴所得税/税前利润 经营能力 X7 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年末总资产 盈利能力 X8 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解 释 变 量 偿债能力 X9 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2、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全球性的病兆。一直以来,这一问题既是各国会计学界 研究的重点,也是各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难点。何谓会计信息失真?即我们首先应 弄清楚什么是”真”,才能讨论”失真”。这也可以为我国有关经济法规关于虚假会计 信息判罚之规定提供一个研讨思路。Simon(197

5、8;1979)不但提出了”人是有限 理性的”这一重要思想,而且明确区分了理性的程序标准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实质性 标准(又叫结果理性)16-17。简言之,前者注重过程,后者注重结果。结果理性 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一般所称的行为理性,强调结果符合目标性,而不在意产生 这一结果的行为。产权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结果理性的标准,主张 结果理性18。目前,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关于信息失真,我们采用的是程序理性 标准。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会计制度执行人(会计师)根据一定的会计制度生 产出来的。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会计信息生产的某个或所有环节 相关,它是在执行现有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产生的。高质量

6、会计准则是生产高质量 会计信息的前提基础。可见,通常所说的会计信息失真中的”真”,就是程序理性观, 而不是结果理性观。谢德仁博士(2000)通过对世界各国会计信息的现实考察, 论证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乃在于程序理性观,即遵循现行有效的会计规则制 定权合约安排而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并认为,也许会计信息的真实 性将来要奠基在”程序理性为主,结果理性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观念基础上。由 上述对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程序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是会 计所可能实现的惟一目标19。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实就是会计信息生产的程序理 性的合格产品,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会计信息生产

7、的某个、某些 或所有程序相关20。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失去了核算客观经济 业务的”真实公允”性,不能为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决策信息。可见, 我们的定义仍然坚持的是程序理性观,但却是从会计目标这一角度出发的。会计 学界有一学派为”真实收益学派”,包括了诸如佩顿、坎宁、埃德华兹、贝尔以及钱 16 伯斯等一大批会计学家。在他们的心目中,会计师应是能够准确计量的专业人士。 但是,这一观点也为许多会计学家所否定,如井尻雄士就指出,经济收益(真实 收益)在不确定和不完备的市场上是一个无用的概念,而且它没有考虑不同利益 集团的不同信息需要21。美国会计学会(AAA)也认为,会计本质上

8、不是一个计 价过程,而是将历史成本分配给当前及以后的财务年度。这里对”真实收益”的分歧 同样蔓延到资产的计量上,因为收益确定与资产计量可视作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2,那么,到底是否存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持以上对立观 点的会计大师们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是可以协同的”,真实收益学派”强调的是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客观存在,而反对者只不过断定现实情况对这一客观存在的无 法企及23。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治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对 会计信息真实性这一客观存在的无限逼近。可见,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环节是形成 “真实”会计信息的关键。如果这两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难保会计信息”客

9、观公允”。 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收入与成本费用确认与计量环节上的 不规范。 1.3、公允价值的定义 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在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会计组织体系 中不尽相同。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32 中:公允价值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 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 金额。” 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C7 中:公允价值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 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 格。” 2004 年 6 月 FASB 在征求意见稿中,将公允价值重新定义为”知情的、 不相关的、

10、自愿的各方之间,在当前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所能达到的价 格”。 FASB 2005 年将 FV 定义为:”在资产或债务的参照市场上,市场参与者 之间发生的当前交易中,从资产中收到的或转移债务支付的价格”。 FASB 在后 续的修订稿中将 FV 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中,从资产中 收到的或转移债务支付的价格”。与前述定义比较,删除了”参照市场”,同时 用”计量日交易”替代”当前交易”。 3.英国会计准则 ASB 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亦即 在非强制性或非清算性销售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交易(该资产或负 债)的金额。” 4.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

11、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 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1.4、治理与媒体治理:关键概念的厘清 媒体和社会的概念,前文已有界定。媒体对社会影响深刻而广泛,毫无疑问 治理也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表现方式。或者说,媒体”治理”是媒体的社会功能之一, 这也是本文提及的核心概念。然何为治理? 治理,英文为 governance,最早源于古希腊语中的”掌舵(steer)” 一词 ,希 腊文中写作 ,柏拉图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的比喻义。后来它被拉丁文 吸收,进而传播到多种语言里。1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的行动或方式 ,主要 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宪法或法律的执行问题 ,或指管理利害

12、关系不同的 多种特定机构或行业。2 西方治理理论出现在 20 世纪的 80 年代。对于”治理”的定义一直有各种不同 的说法,也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与各个领域均有交叉的概念,所以不同的机构和学 者从他们各自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较宏观性、一般性的说法如世界银行在发展管理:治理的维度中把治理 看作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在国家经济和社会资源管理中的权力行使方式”。3 全球治理指标的长期项目研究组织则认为治理是:”国家权力得以实行所凭 6 借的传统和制度”4这是考虑了西方政府选举、监管与替代的过程之后所给出的 定义。也考虑了政府有效制定和执行完整政策的能力、管理经济和社会交互的公 民方面因素和制度状态。

13、 联合国发展研究项目在本地治理方面的区域研究计划中,根据拉丁美洲的案 例研究对治理作出这样的定义:”治理被认为是为了解决行动者和所实行的合法 决策之间冲突的政治系统的规则(合法性),也被用于描述合适的制度功能以及 其被公众的接受程度(正当性),而且它被用于激发统治的功效和通过民主手段 来达成一致(参与性)”5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 UNESCAP 从更一般的层面上界定了不同组织、 群体中的治理行为:治理是”决策制定、被执行或被阻挠的过程”。6 瑞士国家竞争力研究中心南北研究项目(the Swiss National Centre of Competence in Research ,NCC

14、R, North-South research programme)提出了治理 分析框架(governance analysis frame,GAF)。在 GAF 范围内,治理在一般意义 上可以表述为”一类特殊的社会行为,也就是在行为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交互和 决策制定的过程。这些行为人涉及到那些引起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创新、强化、衍 7 生的集体性问题。”7 西方学者 Bell,Stephen 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治理是”对制度和政府结构的运 用、甚至是共同完成资源分配、协调或控制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行为。8 总体来看,西方对”治理”的界定分为若干角度: State and politics,即国家政

15、治层面的治理。通常来讲,这通常以这样的方式 进行:通过政府和私人的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或者区域组织 的合作、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下推进资源分配,政府和国家行政部门通过自上 而下的方式来主导国家事务的解决。这种治理通常发生在政治经济制度建设、社 会阶层利益分配方面等重要方面。比如美国式民主就采取了三权分立的治理方 式。 罗茨(R. Rhodes)为治理下了六个角度的定义,其中提到:”作为社会-控制体 系的治理,指政府与民间、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强调处于中心的行动者进 行管理时所受的限制,声称不再有单一的主权权威。这样,治理成了互动式社会

16、政治管理方式的结果。”9 Corporate Orgnisations,即公司组织层面的治理。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 为,公司治理是一种领导和控制公司的系统或者体制。治理结构尤其是指在不同 8 利益主体、参与者之间的权责分配,比如董事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审计 者、监管者、还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决策的规则和流程。 公司治理提供一种结构来设立和实现企业目标。这种结构反映了社会背景、立法 和市场环境。公司治理是一种用于监督公司行为、决策的机制,也涉及到在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10 11 12 除此之外,还有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或者 world governance)、IT 治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监管治理(regulatory governance)、 参与性治理(participatory governance)等多重概念。 治理这个词是如此的复杂和模糊,”可以应用到若干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