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148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下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面临的共同任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创造欲望 在教学的情境中,认知和情意的行为与启发创造潜能有着重大的关系。事实上,情意的行为与认知的行为是不可分的,一个和谐和充满活力的良好环境是创造的前提。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创造环境,我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知识多,因而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更要求教师要

2、善于用具体的事件来说明抽象的理论,以此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减员”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激发学生兴趣,并注意参加活动时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特长。 2.教师态度要温和、宽容,让学生在情绪上放松,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在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别说创造,就连接受知识的信息也有困难,相反,教师的态度温和,行为宽容,就算学生回答错问题,也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实践证明,中小学生的创造动机的引发,主要来自于好奇心、表现欲等,教师的平易近人,与学生心理2沟通,心理相容,更容易使学生激发好奇心,产生创造的欲望。 3.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中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喜欢另辟鼷径。对此,教师不能压抑,应该引导和鼓励。科学发展史表明,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因此,教师要不断解放学生的思想,创造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敢于求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不满足现成的答案和传统方法,鼓励他们去怀疑,去思考,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异的创新精神。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创造机会 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病在于把知识硬塞给学生,靠死记硬背致使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思维极少创造性,常常是一些程序的盲目重复,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教育家提醒我

4、们:学习过程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务之急。 1.减少机械记忆。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中机械记忆的时间少了,创新学习的时间就多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中,对知识一栏的总共 4 条 6 项要求中,有 4 项要求了解,有 1 项要求“认识” ,只有 1 项是要求“知道 ”的目标(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识) 。因此,除了标准规定要求“知道”的知识需要牢固记忆外,其他知识是属于灵活理解和运用的,政治老师千万不可3强找知识点和概念,以免偏离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品德熏染、行为规范、 “文化陶冶”的正确轨道。2.巧设疑、多引思,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巧妙提出问题,使学生们真正体会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在讲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时,我采用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讨论方式进行授课:两个主体是什么?两个“多种”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现阶段我国为什么实行两种制度?这些体现了前言中的哪条规律?这样学生自然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教学组织形式要多变。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以讲解为主,不论你讲得多么生动形象,时间一长,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样,如果每节课都

6、采用“提供一个话题分组讨论 总结归纳 ”的方式,时间长了也会使学生感觉腻烦,这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看风景心理”是一样的。任何风景,只要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不管是黄土高原,还是蓝天海滩。因此,为教之计是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以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始终充满新鲜感和希望,这是保持思想品德课长盛不衰生命力的法宝之一。可以交替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很多,比如教师讲解、案例诊断、话题聊天、模拟法庭、观点辩论、情景表演、分组编题、知识竞赛、小老师讲课、挑战主持人、课堂撰写小论文、师生互动问难答疑、专题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三、赏识学生的创造成果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创造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成果的教学氛围。实行鼓励政策,对学生有创造性的回答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你说的真好!掌声表扬!”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你真聪明!”一句赏识的话,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有无穷的力量。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听到老师、同学的赞许声、鼓励声,就会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得到自我实现的体验,便会以更大的热情主动地学习,更加有力地促进创造力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