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614334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 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城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县坚持科学运作、有序开发,全力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旺城市人气,做优城市品位,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科学规划,实施规范化调控。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县以“渊明故里、禅宗祖庭”两大品牌为重点,前瞻性、科学性地谋划城市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一是高标准编制总规。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围绕建设“城中有园、园中有林、林中有景”的山水生态园林休闲城市目标,聘请省城规院及有关专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确

2、定了“一心”(行政中心)、“三区”(城东新区、老城区、工业园区)格局的城市发展目标。同时,以50米渊明大道、城东大道为主线,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高起点编制了城东新区修建性详规。二是抓好建设项目评审。成立了由建设、国土、环保等单位为成员的县规划评审委员会,认真抓好临街建筑物和重点项目的规划评审工作,美化建筑外形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力使每个项目建设都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较好的结合。三是从严查处违章建筑。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违规乱建等行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执行到位。去年,共强制拆除违规建房8起,面积1356平方米,有力维护建设市场秩序。 2、市场

3、运作,实行滚动式发展。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把城市建设当作最大的资产来经营,逐步实现建设资金自我积累和循环利用,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一是抓好土地经营。对县城土地市场实行垄断经营,根据城市发展的重点和轻重缓急,加强土地储备的计划性,让有限的土地储备资金用在“刀刃”上。积极实行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和挂牌交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推行“双底价”制度,在土地挂牌过程中推出一个明标挂牌底价,同时,制定一个暗标底价,暗标底价由县政府确定,并予以封存,招拍卖结束时,当场启封,只有竞报最高价等于或高于底价时,土地才能成交,有效地防止蓄意串标,着力提高土地增

4、值收益。xx年,出让经营性土地性185.95亩,实现收益3496万元,是前三年的总和。二是搞活无形资产。精心抓好城市冠名权、广告权、形象和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经营,制定出文秘杂烩网台城市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公开拍卖了县城三条主干道户外灯箱广告经营权,获利20多万元,为盘活城市无形资产积累了经验。三是节约工程造价。加强建筑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律采取“最低价格中标”的方法进行招标,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按时保质完成。xx年县城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标价为389.63万元,节约率达40%。 3、依托资源,抓好特色性建设。城市个性特征是美化城市的关键。我们充分利

5、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抓好城市特色建设。一是城东新区建设。面向全国招标并选定行政中心设计方案,以行政中心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规划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建设,高质量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居住、宾招服务等区域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做大城市规模。二是步行街建设。公开拍卖了原新昌粮管所54亩土地打造精品步行街,建设白泽湖休闲广场,商业街全长260米,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它的建设不仅增添了城市风貌,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带动了旧城改造,为市民提供多彩多姿的城市带状公园。三是“一河两岸”建设。以耶溪河山水生态为依托,建设“一河两岸”生态景观风光带,做美城市环境,全面搞好绿化、美化

6、、亮化,形成市民休闲娱乐的环行走廊。四是绿地建设。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在县城规划建设渊明园、城东森林公园、市民公园、元形广场、流源广场等绿色场所,建设省级园林城市。xx年,县城共硬化道路12.27万平方米、绿化4.64公顷、亮化路灯616基,建安工程量9360万元,是我县城市建设历史上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变化最快的一年。 4、精心培育,激活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们坚持把房地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一是规范建筑规费征收。实行了建筑规费缴交一单清制度,规费征收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个帐户缴费,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益,堵塞征收漏洞,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xx年,县城建筑市场

7、规费征收达到374.6万元,是上年的2.2倍。二是合理控制开发数量。城建项目严格实行城建领导小组“一支笔”审批制度,每年年初都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适当控制当年房产的开发面积、数量和层次,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完善综合验收制度。出台了房屋综合验收制度,由县房管局牵头,建设、城管、国土等部门参与,严格把好规划设计、工程质量、综合验收“三关”,重点完善环卫、消防、物业等设施,提高居住质量。xx年,县城商品房交易面积达9.7万平方米,平均售价比xx年高237元/平方米,商品房价格稳步攀升。 5、创新机制,推进社会化管理。城市管理工作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积极适应现代城市

8、管理要求,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在原城管大队、环卫所等基础上,顺利组建了县城市管理局,整合资源,充实人员,集中力量,形成城市管理的专职队伍。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权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包,再成立了4支环卫监管队伍,采取分片包干、定岗定责的办法,加强监管,深入治理“脏、乱、差”行为,县城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定文秘杂烩网路段、定人员、定目标、定奖惩的“四定”管理制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把执法人员充实到街面上,把违法现象解决在一线,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经常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轨道。执法人员打破8小时,取消节假日,加强上路巡查,做到职责到位,管理不留盲区,及时处

9、置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推进社会化管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效能的同时,精心组织相关部门、社会团体、行风监督员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参与城市管理,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xx年,我县聘请了20余名城管监督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营造出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 第二篇: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经营理念 全力打造.特色县城 .县位于.省最南端,.全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紫阳境内硒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丰富,.。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

10、纯收入.元。 近年来,我们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围绕打造板石特色县城总体目标,创新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高水平经营管理,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功能设施日趋完善,板石特色日益彰显。 在县城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是前提。.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属国定贫困县,在城镇建设上,处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困难多的状态。县城位于.北岸,属移民迁建城市,三面环水,依山而建,由于早期规划不完善,控制不严,建设随意性较大,影响了城市整体布局。近几年来,我们把规划摆在“龙头”位置,立足县情,狠抓规划编制和实施。一是明确发展定位。根据

11、.县城的文化底蕴(茶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等独特资源凛赋,把县城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明确了 1 “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打造.特色县城总体目标,确定了近中期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二是科学编制规划。2014年,我们先后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四川兴发规划建筑公司等单位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编制了教场坝民俗小区和老城区环城路以北修建性详细规划、江南休闲旅游区和任河咀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交通、旅游、电力、教育等各项专业规划,形成了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反复组织征求群众意见,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

12、保了规划的品位和超前性。三是强化规划意识。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培训、组织规划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深入学习宣传城乡规划法等途径,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和规划执行力。四是严格规划控制。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强化土地、规划控制权,实行政府县长办公会集体审批,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建立了规划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健全了建设项目选址、会审、发证、放线、验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以人为本,高标准建设是关键。在县城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基本思路,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13、的基础上,从解决老百 姓最盼望、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坚持每年办好城市建设十件实事。2014年来,连续办了城市30件实事,使县城面貌彻底改善,功能更趋完善。县城一直没有公共活动场地,群众要求修建广场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因拆迁难度大、资金缺乏一直未建设。2014年,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意愿,将广场建设列为当年城市建设十件实事之一,在一个月内完成了12个单位52户住户拆迁工作,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面积1.5万平方米的广场,对体育场进行升级改造,与广场连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运动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结束了.城无广场的历史。在县城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大对改善人居

14、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建设了桥沟路、.港及观江平台、县城防洪工程、垃圾填埋场、农贸市场和停车场等,对紫府路等主街道、背街小巷及公厕、供水设施和电网进行了综合改造,新建廉租房7000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680户,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我们启动了西门河移山造地一期工程,拟造地700余亩,以进一步拉大县城骨架,修建经济适用房,平抑房价,解决干部群众住房问题;启动跨汉江大桥、江南沿江长廊工程建设,打造江南旅游休闲区,力求把县城做精、做美、做出特色,彰显板石县城魅力。在市政建设上,我们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落实、一 个办法考核的工作机制,

15、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实行清单计价,低价中标,聘请专业机构监理,既节约了建设资金,又保证了工程质量,打造城市精品。 三、创新机制,高水平管理是基础。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2014年,我们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为抓手,坚持建管并举,下功夫狠抓县城管理。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职能,将原来由县城建局、公安交警、城关镇政府等单位负责的城市管理相关职责及执法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了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县城区交通秩序、市容秩序、环卫保洁、城市建设监察管理等工作,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更加科学、高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落实

16、了门前“四包”责任,坚持不懈开展了治理城市“六乱”,整顿市场秩序、清理占道经营,整治交通秩序、杜绝乱停乱放,整治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在不断摸索总结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城市管理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门前“四包”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实行县级领导包路段、责任单位抓整治、一套标准考核的工作模式,建立了执法大队综合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县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搞活经营,筹措建设资金是保障。加快城市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是资金短缺。面对县城建设资金缺乏的实际,我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打破过去政府拿钱、部门办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建立了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新思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