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3048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2013-04-26.(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站站 20132013年年4 4月月 一、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职业病危害 2、职业病危害场所、岗位、监测点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划分、监测点设置 1、作业场所划分原则 2、监测点设置原则 (一)基本概念 v1、职业病危害 v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 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v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 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的劳动者可能 造成健康损害的各种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 素以及其它职业有害因

2、素。 v2、职业病危害场所、岗位、监测点 v职业病危害场所: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的工人 作业地带。 v岗位:是生产中由一个或若干个劳动者组成的,使用一 定的技术装备,完成一定的具体工作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和位置,是最基本的劳动组织管理环节。职业病危害岗 位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 v监测点:指在职业病危害场所中根据测定目的和现场调 查的结果,选出的作为长期或定期测定的有代表性的作 业点。 (一)基本概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是职业病防治 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是确定职业病危害场所和 岗位、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职业

3、健康监护等工作的基础。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v按照来源分类 v第一大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者在从事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的、由生产工艺过程或劳动 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对劳动者健康有害的生产性有害因 素称职业危害因素。 v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v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等。 v (3)生物因素:微生物、昆虫和尾蚴、水生动物的体 液、植物等。 v第二大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v (1)劳动组织不合理 v (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 v (3)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 v (4)个别器宫

4、、系统过度疲劳 v第三大类:与一般工业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 的有关因素 v (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 v (2)防护措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 v第四大类: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v 随着社会和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社会和 经济环境因素在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劳动者在保护 自己的健康时,培养、保持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非 常重要。 v按法规、规章的规定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分为十大类,涉及具体行业1000多个。 v第一大类:粉

5、尘类包括矽尘、煤尘、石墨尘、碳黑 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 、电焊烟尘、铸造尘以及其它尘。 v第二大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 粒子、粒子、射线、中子射线等。 v第三大类:化学物质类铅、苯、汞等,行业涉及200 多个行业 v第四大类:物理因素类包括高温、低压、高压、噪 声、局部振动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第五大类:生物因素类包括炭疽杆菌、森林性 v 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v第六大类: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因素。 v第七大类: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v第八大类: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v第九大类: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v

6、第十大类: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v 上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随着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过 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几种有害因 素联合存在。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工业部门、不 同生产车间的不同的劳动条件。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作用 v(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面 v灵魂,识别不准确轻则可使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受到局限,重则评价报告质量严重失误。 v(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是由因查果和由果找因的研究。 v(3)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方面 项目检测过程是就是对监测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 量”识别的过程。 (二)

7、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4)职业健康监护方面 v健康监护结果是验证与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 指标 v(5)职业病诊断方面 先决条件,职业接触史的判断 v(6)职业卫生监督方面 首要问题,只有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识别 和定量分析后,才可依法作出正确的监督结论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及原则 v(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从因到果的原理、类推 原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v(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全面识别的原则、主次 分明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的原则。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4、职业病危害因

8、素识别程序 v-控制效果评价及日常监督监测 v(1)收集资料:建设项目概况、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和 中间产物等以及生产工艺、设备情况生产情况,所用化 学品的毒性指标以及建设项目安评、环评、职评报告等 。 v(2)现场调查: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及作 业人员接触关系。 v(3)工程分析: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以 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交叉污染情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4)危害筛选:找出定量识别的依据:有害因素对人体 危害大毒性有多高;现场高浓度(强度)出现机会有多 大;作业人员接触人数的机会多有多少;有国家职业接 触限值标准;有采样检测国家标准。 v(5)对于工作场

9、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与评价还要 特别注意查阅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询问劳动者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后自我感觉,从中发现可能遗漏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新线索。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类比法 (2)资料复用法 (3)经验法 (4)检查表法 (5)工程分析法 (6)实测法 (7)理论推算法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6、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v(1)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v定义: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 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性作业 的有限空间。 v分类:无需许可密闭空间、需许可密闭空间 v密闭

10、空间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缺氧窒息,急性职业 中毒 v职业病危害识别要点:重点关注密闭空间通风换气问题; 全面分析有毒气体可能产生的原因;注意密闭空间所处周 围环境。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2)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别 v试生产阶段 v异常开车和停车 v注意密闭空间所处周围环境 v(3)维修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v生产过程危害比较轻,维修过程较为严重。 v(4)项目建设期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v事实上任何项目在建设期间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病危 害问题,因为危害因素是未知的。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7、化学因素的识别 v重点了解和熟悉每一各生产工艺中有毒物质的存

11、在形式 ,如原料、半成品、成品、辅料、副产品及废弃物、夹 杂物等,其次,通过了解毒物在职业环境中存在形式和 毒物侵入途径,对采取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可以参考 书化学物质毒性全书、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 册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8、物理因素的识别 v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微小气候和气压等 。有些物理因素容易识别,如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而微波、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只有通过仪器检测才能识 别出来。物理因素识别过程中发生源调查非常重要。 v9、生物因素的识别 v生物性因素包括动物和植物源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 物、昆虫类等 v主要是接触含有病原菌的动植物引起的呼吸

12、道炎症和过敏 病症。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10、社会因素和人机因素的识别 v人机因素是指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 彼此协调关系,只要三者关系比例失调,都对身体健康 和工作效应产生影响。 v目前对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因素做定量评定尚有困难, 但这些因素在现代劳动生产活动中对健康的影响逐渐显 得重要,在识别职业有害因素中必须重视。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v11、职业多因素联合作用的识别 v职业环境中常常存在多种职业有害因素,操作者同时或 相继接触多种有害因素。联合作用通常包括物理因素的 联合,化学因素的联合,物理和化学因素的联合。作用 可表现为独立作用、相加作用、

13、增强作用。 v1、作业场所划分原则:根据集团公司2005年颁 布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规定, 作业场所划分原则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以及 作业人员等情况进行划分。 (三)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划分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v(一)组织管理 v(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v(三)现场管理措施 v(四)现场告知和警示 v(五)现场防护措施 v(六)职业健康体检 v(七)教育培训 (一)组织管理 v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层层 落实责任,制定工作目标,实施目标考核,不履 行法定义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责任。 v企业要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该项规定是义务 性规定,同时又是强

14、制性的规定,不管单位是否 愿意,均应当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一)组织管理 v企业要依法建立以下规章制度: v(1)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v(2)建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 v(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v(4)建立现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v(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 案; (一)组织管理 v(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 评价制度; v(7)建立健全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v(8)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v(9)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 品管理制度; v(10)建立健全职业病人诊断管理和职业病报告 制度; v

15、(11)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知识培训制度。同时,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要纳入企业管理体系。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v申报的必要性: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在于预防,根据行政部门对于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难以掌握的情况,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申 报制度十分必要。 v申报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v(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v(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v(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或材料; v(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v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遵循原则:一是用人单位主动、及时, 二是实 事求是地向主管行政部门申报,接受主管行政部门的监督。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v申

16、请由用人单位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 有关资料 报当地主管行政部门。 v审查主管行政部门根据申请人申报的材料,审查项 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项 目所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其可行性等。 v决定在收到申请5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 执作出批准或拒绝批准的决定,同意的应颁发许可书 。 (三)现场管理措施 v现场职业卫生管理主要包括: v1、严格岗位操作规程,遵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反违章禁令” v2、注意防护设施的维护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v3、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治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v4、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将工作场所的职业 病危害和防护措施通过劳动合同、公告栏和培训等形式 如实告诉劳动者; (四)现场告知和警示 v5、通过职业病危害警示在工作场所设置使劳动者产生警 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 、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 v6、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