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12633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火力发电厂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火力发电厂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火力发电厂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火力发电厂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复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 一、评价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两种方法: 1 热量法、热效率法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 性,常用于定量分析 2 熵方法、火用方法、做功能力法 基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以燃料化学能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 济性,常用于定性分析 简单凝汽式发电厂循环系统图 G B T C b i cp=bpimg g m p Qb Q0 第二节 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 一、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量和汽耗率 二、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量和热耗率 三、发电厂的热耗量和热耗率 四、发电厂的煤耗量和煤耗率及标准煤耗率 第三节

2、发电厂的动力循环(Power cycle) 一、朗肯循环(Rankine cycle)及其热经济性(Thermal economy) T s 4 P0 ,T0 3 ab 2 Tc 56 1 hca 1 2 34 6 hca hfw hc h0 朗肯循环热效率: 利用平均吸热温度和平均放 热温度表示(等效卡诺循环) 二、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cycle)及其热经济性 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抽出部分蒸汽,送入回热加热器加热给水 的热力循环。 T s 4 3 ab 2 Tc 5 6 1 hc 7 89 1 hc hfw hc h0 c j,hj 给水回热的意义 回热使进入凝汽器的凝汽量减

3、少,汽轮机的冷源损失减少; 回热提高了锅炉的给水温度,使工质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锅炉内的换热温差降低,做功能力损失减小; 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提高,理想循环的热效率提高。 回热抽汽做功比Xr:回热循环对热经济性影响的程度,即回热 抽汽所做内功在总内功中的比例,表示为 对于多级回热循环,压力低的回热抽汽做功大于压力较高的 回热抽汽做功。因此应尽可能地 利用低压回热抽汽,将得到 更好的效益。 影响回热过程热经济性的因素 1.多级回热给水总焓升(温升)在各加热器间的分配 2.最佳给水温度 3. 给水回热级数 三、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一)提高初温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提高初温总是可以

4、提高热经济性的。 (二)提高初温对汽轮机绝对内效率的影响 l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ri提高, 绝对内效率i= t ri提高。 (三)提高初压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四)提高初压对汽轮机绝对内效率的影响 提高初压力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是降低的。 蒸汽初压p0的提高对汽轮机绝对内效率的影响取决于t和ri。 为使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提高,蒸汽初参数与容量的配合必须是“ 高参数,大容量”。 提高蒸汽初参数受到的限制 (1)提高蒸汽初温受到的限制 提高初温受动力设备材料强度的限制。 (2)提高蒸汽初压受到的限制 提高初压受蒸汽膨胀终了时湿度的限制。 四、蒸汽终参数对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一)降低蒸汽终参数对机

5、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在蒸汽初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降低蒸汽终参数pc使循环放热过程 的平均温度降低,理想循环热效率增加。 排汽压力降低,汽轮机低压部分蒸汽湿度增大,湿汽损失增加,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下降;同时影响叶片的寿命。 排汽压力降低,排汽比容增大;余速损失一定时,则需使用更长 的末级叶片或增加排汽口,且凝汽器尺寸增大,投资增加。如果排 汽面积不变,则排汽余速损失增大。 五、蒸汽中间再热循环(Reheat Cycle)及其热经济性 蒸汽中间再热就是将汽轮机中做过功的高压缸排汽,送到锅炉的再 热器加热,提高温度后,送回汽轮机在以后的级中继续膨胀做功。 蒸汽中间再热的经济性 u采用再热,排汽湿度减小,

6、湿汽损失降低,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提高 u当附加循环的热效率朗肯循环热效率t时,采用中间再热可 提高热经济性,且基本循环效率愈低,再热收益愈大。 再热对回热热经济性的影响 u机组功率一定时,采用再热使1kg蒸汽的做功增大(qrh),则蒸 汽流量减少(约15-18%),同时再热后面的回热抽汽的温度和焓值 提高,使回热抽汽量减少,回热抽汽做功减少,凝汽流做功相对 增加,冷源损失增加,减弱了回热效果,使得热经济性降低。 六、热电联产循环(Cogeneration Cycle) 发电厂中利用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可调节抽汽或背压排 汽)的热量供给热用户,这种在同一动力设备中同时生产电能 和热能的生产过

7、程称为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的生产方式分为背压式和调节抽汽式。 1 2 8 4 6 hfw 3 5 2 7 1 4 6 3 5 2 第二章 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 第一节 回热加热器的类型 按内部汽、水接触方式: 混合式加热器:汽水直接接触 表面式加热器:汽水不接触,通过金属壁面换热 1.混合式加热器及其系统的特点 可将水加热到该级加热器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 水温度,充分利用了蒸汽的能位,经济性高; 汽水直接接触,没有金属传热面,因而加热器结构 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便于汇集各种参数的 汽、水; 可兼做除氧设备,避免高温金属受热面腐蚀; 回热系统如果全部由混合式加热器组成,则系统复杂 ,安全

8、性、可靠性低,系统投资大; 2. 表面式加热器的特点 因有端差存在,未能最大程度里面蒸汽能位,热经济 性差; 有金属换热面,金属耗量大,内部结构复杂,制造困 难,造价高; 不能除去水中的氧和其他气体,未能有效保护高温金 属部件的安全; 全部由表面式加热器组成的回热系统简单,运行安全 可靠,布置方便,系统投资和土建费用少; 加热器内承受的压力高,导致材料价格上升。 第二节 表面式加热器及系统的热经济性 一、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 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上端差,出口端差),通常指加 热器汽侧出口疏水温度(饱和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之 差。 t, t a b A, m2 1 2 ab twj+1twj ts

9、j 1 2 端差越小经济性越好 加热器出口水温twj不变,端差小tsj抽汽压力 pj回热抽汽做功比Xr,热经济性变好; 加热器压力不变,tsj不变,端差小twj 压力较 高的回热抽汽做功比,压力较低的回热抽汽做功 比,热经济性提高。 ab twj+1twj tsj 1 2 二、抽汽管道压降及热经济性 抽汽管道压降:汽轮机抽汽口压力 和该级回热加热器汽侧压力之差。 分析:pjpj、tsj ,则 twj,压力较高的抽气量,本 级抽气量,Xr,热经济性 。 twj+1twj tsj jj+1 三、蒸汽冷却器及其热经济性 随着机组高参数及再热的采用,高压抽汽过热度增大, 导致回热加热器传热温差增加,火

10、用损失增加,不可逆 损失加大。 解决方法:使高温蒸汽首先经过过热蒸汽冷却段降温, 再进入回热加热器 回热加热器内汽水温差; 加热器出口水温,加热器端差,经济性。 四、表面式加热器疏水方式及热经济性分析 疏水逐级自流方式 疏水泵方式 1. 不同疏水收集方式的热经济性 疏水泵方式的热经济性仅次于没有疏水的混合式加热器 。 疏水与主水流混合后,端差 ,热经济性。 热量法角度: 疏水逐级自流j级疏水热量进入j+1级加热器,使压力较 高的j-1级加热器进口水温比疏水泵方式低。增加了高 压抽汽降低了低压抽汽,Xr,热经济性。 做功能力角度: 疏水逐级自流方式,j-1级加热器水侧进水温度比疏水 泵方式稍低,

11、汽侧压力不变时导致换热温差增大,火 用损失增大。j级加热器疏水进入j+1级时,压力降低产 生压损,热能贬值利用,火用损失增大。 2. 疏水冷却段(器)及其热经济性 疏水冷却段(器): 减少疏水逐级自流排挤低压抽汽带来的能量损失; 避免采用疏水泵方式带来的问题。 pj hj hwj pj+1 hj+1 hjhj+1 hwj+1 hwj+2 减少对低压抽汽的排挤,更多地利用了本级疏水热量 ; 使高压抽汽减小低压抽汽增大,减弱疏水逐级自流带 来的负面影响。 j级加热器内换热温差降低,火用损失减小。 pj hj hwj pj+1 hj+1 hjhj+1 hwj+1 hwj+2 外置式 内置式 下端差:

12、 疏水温度与本级加 热器进口水温之差 称为下端差(入口 端差); 上端差 第三节 给水除氧及除氧器 腐蚀热力设备及其管道; 造成传热恶化,降低机组的热经济性; 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会在叶片上沉积,不仅降低汽 轮机的出力,还会使轴向推力,危及机组安全。 给水除氧的必要性 给水除氧方法 1.化学除氧 2. 物理除氧 亨利定律亨利定律: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水面上的分压力成 正比。即单位体积水中溶解某气体量 b 与水面上该气 体的分压力 Pb 成正比。 热力除氧原理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汽)体 分压力之和: 1)在除氧器中ppjps 总压 各气体分压 水蒸汽压力 对热

13、除氧的要求: (1)水应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2)及时排走水中逸出气体; (3)除氧水与加热蒸汽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蒸汽与水 逆向流动,确保有较大的不平衡压差。 除氧器的热平衡及自生沸腾 除氧器的自生沸腾现象: 无须回热抽汽加热,其它各项汽水流量的热量已能将水 加热至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这种情况称为除 氧器自生沸腾。 危害: 回热抽汽管上的逆止阀关闭,破坏了汽水逆向流动; 排气工质损失加大,热量损失也加大; 除氧效果恶化; 威胁除氧器的安全 第四节 除氧器的运行及其热经济性分析 除氧器的运行方式 定压运行 滑压运行 除氧器的滑压运行 1.负荷骤升“返氧”现象,恶化了除氧效

14、果。 2.负荷骤降“闪蒸”现象,除氧效果更好。 第五节 汽轮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是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 算的基础和核心。 计算目的: 确定汽轮机组在某一工况下的热经济指标和各部分汽 水流量;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选择有关的辅助设备和汽水管道; 确定某些工况下汽轮机的功率或新汽耗量; 新机组本体热力系统定型设计。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定功率计算:负荷已给定,其结果为给定功率下汽 轮机汽耗量、各抽汽量及热经济指标。 电力设计院、电厂运行部门用得较多。 定流量计算:给定汽轮机进汽量,进行热力系统计 算,其结果是求得给定流量下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 及其热经济性指标, 一般为汽

15、轮机制造厂采用。 1)以凝汽器和加热器为热平衡对象 Qc=凝汽流在凝汽器中的冷源热损失:Dc*(hc-hc) +加热器散热损失:(1-加热器效率)*绝对放热量 +疏水流入凝汽器带来的附加冷源热损失:Dzd*(hz-hc ) 2)以整个回热系统为对象 Qc=进入热量-返回锅炉热量 =Djhj+Dchc-D0Hfw 汽轮机组热力系统计算中应注意的几点 (1)广义冷源损失 第三章 热电厂的经济性及其供热系统 热负荷分类 季节性热负荷:用热量主要与气候条件有关 采暖、通风、空调 非季节性热负荷:用热量与室外气温无关 热水供应、生产工艺用热 热电厂总热耗能的分配 热电联产总热耗能的分配方法: 热量法(热电联产效益归电) 实际焓降法(热电联产效益归热) 做功能力法(热电联产效益折中) 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 1、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tp 热电厂对外供电、热之和与输入能量之比 3600 tp h tp Q QW+ =h 2、热化发电率 质量不等价的热化发电量与热化供热量的比值 热化系数tp 供热机组最大供热能力与热网最大热负荷之比 小时热时热 化系数tp: 年热热化系数tpa: 第四章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第一节 热力系统及主设备选择原则 热力系统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热力系统)。 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汽轮机组 1.汽轮机容量 最大机组容量不易超过系统总容量的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