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11947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doc 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所得税避税与反避税一、收入总额计算时的避税与反避税1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一般收入中的其他收入避税与反避税这里所指的其他收入是指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和现金溢余收入、包装物押金等。企业在记账时,这些收入最易被忽略和不进行处理,所以税务部门应该注意这部分收入的账务处理。2对企业返还流转税的避税与反避税对企业减税或返还流转税,一般应该并入企业利润征税。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计征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计征所得税。3资产评估增值的避税与反避税资产评估增值是指在清产合资、对外投资

2、、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接受捐赠等增值时的税务处理。例如,纳税人在产权转让中的净损益除了上缴财政外,一律并入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通过将其净收益不入账减少计税依据,减少应纳税额。二、准予扣除项目上的避税与反避税1在借款利息上的避税与反避税借款利息上的避税与反避税主要是某些不予抵扣利息的避税。例如,企业对外投资而借入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该计入投资成本,不得税前扣除。2在工资、薪金问题上的避税与反避税企业一般喜欢通过作假账、工资虚报、冒领工资、多提福利费和滥发加班津贴,以加大成本费用开支。税务部门应注意工资支出的非正常性增长以及有无虚报职工人数的行为。3公益性捐赠的避税与反避税税法规定,企

3、业通过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进行捐赠,在年度应纳所得额的3以内的部分可以扣除。税务机关应从两方面注意:是否通过非盈利性的团体捐赠,直接捐赠不能扣除;是否在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4广告费用的避税与反避税广告费用在2000年开始进行限额扣除,其在当年销售收入的2以内,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税务机关在审核时应注意广告费用是否在销售收入的2以内。另外,白酒类广告费用不能扣除。三、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避税与反避税一些企业利用待摊费用账户,调节企业的产品成本高低,不按规定的摊销期限、摊销数额转入“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而是根据产品成本的高低,人为地缩

4、短摊销期。特别是在年终月份,往往喜欢将应分期摊销的费用,集中摊入产品成本,加大摊销额,截留利润。税务机关必须注意审查企业的“待摊费用”、“递延资产”账户各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审查其摊销费用的内容、数额,应摊销期限是否按规定期限和数额摊销。审查“预提费用”各明细账预提的费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有无扩大预提费用的计提范围。消费税的优惠政策及纳税筹划一、纳税人方面的优惠1994年开征的消费税,仅就四大类十一种商品征收消费税,其它产品无论是生产、批发、还是零售一概不征消费税,这四大类商品是:第一类:有余消费品;烟类酒类烟花鞭炮;第二类:奢侈消费品:护肤护发品化妆品贵重首饰;第三类:不可再生资源:汽油、

5、柴油;第四类:高档消费及高耗能:摩托车、汽车、轮胎、小轿车。二、纳税环节的优惠消费税一般有两类:直接消费税和间接消费税。前者一般指消费者本人作为纳税人,当消费者消费应税消费品时,交纳的消费税;后者指的是由生产者缴纳,而不是由消费者缴纳,尽管消费者是该税负的最终承担者。我国的消费税属于间接消费税,税负将纳税环节选择在生产环节,这样既可达到开征消费税的目的,节约征管费用,提高征管效率,又可减少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负担。三、消费税具有高转嫁特征消费税具有转嫁性,凡列入征税范围的消费品,一般都是高价高税产品。因此,消费税无论采取价内税形式还是价外税形式,其税负都具有转嫁性。这种转嫁性有利于消费税纳税人

6、运用税负转嫁手段将税收负扭转嫁给消费者从而达到进行税务筹划的目的。四、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免税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免税方法,由国税总局规定。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退税后如发生退关,或者国外退货进口时予以免税的,由报关出口者按规定期限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缴已退的消费税税款。由纳税人直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退税后发生退关,或国外退货进口时已予以免税的,经所在地主管科务机关批准可暂不办理补税,待其转为国内销售时,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缴消费税。消费税只对出口应税消费品免税,这是因为: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凡开征消费税的国家对其出口消费品都准予免税,故对出口消费品免税符合国际惯例。鼓励出口,提高本国产品

7、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除出口消费品外,其他应税消费品一律不予减免税,这是由开征消费税的目的所决定的,开征消费税是为了引导消费方向,调节消费结构,抑制超前消费,为此消费税征税范围只限于非生活必需品、高档消费品和稀缺资源消费品。凡购买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如果没有相应的负担能力,一般就不会发生应税消费品消费行为。这就决定了应税消费品的购买者不能要求用减免税方式来满足其超前消费的需求。所以一般情况下,消费税不存在给予减免税的照顾问题。一、进项税额方面的优惠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这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进项税额是购买货物或应税劳务时购货发票上

8、注明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但有例外(购进农产品支付的运输费,收购废旧物资除外)。二是进项税额表示销售方在购买货物时,也同时支付了货物所承担的税款。进项税款对纳税人的节税优惠主要有:1购买对方产品时,只要对方有增值税发票,且所购货物为抵扣产品,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可用来抵扣。2如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而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3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纳税人购买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第二,纳税人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第三,纳税人被确定为是混和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

9、并经批准视同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则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应税劳务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增值税完税凭证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四,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按照买价依据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等于买价乘以扣除率。这里所说的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时支付给农业生产者的价款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农业特产税。其中支付给农业生产者的价款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4免税农产品的抵扣特例根据规范化增值税的要求,购进的免税货物是不能予以抵扣的,这是增值税的一项原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是,各国对免税农产品一般都做为特案处理。这是因为:第一

10、,各国农民大多都是分散经营的,对其征收增值税非常困难。因此,大部分国家对农民都免征增值税。第二,农民本身虽不缴税,但生产农产品的投入物是征税的,故农产品的价格中含有增值税。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购进免税农产品的价格中所含税款不予扣除,则会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单位和经营农产品的商业单位存在着重复征税因素。为此,国家增值税允许扣除购进免税农产品价格中所含的税款。5支付的运输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运费依据7扣除率计算项税额。6废旧物资收购部门向社会收购的废旧物资,按实际收购价格依据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7不能抵扣的进项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

11、的;第二,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尚未按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有关事项,或者是所注明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不符合规定的;第三,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所使用的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和器具。二是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第四,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时货物或应税劳务;第五,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第六,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第七,非正常损失的货物;第八,非正常损失的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上述第七、八两项的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

12、经营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具体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在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其他非正常损失等。8因进货退回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冲减,作上述冲减处理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在购货方已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财务处理,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销售方必须取得从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回或索取折让证明单,方可作为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货方在未收到购货方送交的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红字专用发票的存根联和记账联作为销货方冲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凭证。其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作为购买方冲减进项税额的凭证。9纳税人把按规定不

13、准计入进项税额的项目,已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对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应税劳务,要按其购进价格计算的税额冲减当期的进项税额。10如果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以及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11纳税人因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而无法明确划分进项税额的,经税务机关同意后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非税营业额全部营业额1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规定的

14、征收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进项额,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低得多,仅为6。二、免税优惠增值免税优惠分为两种类型:有抵扣权的免税优惠和无抵扣权的免优惠。和其他国家一样,除某些特定货物外,对出口货物都实行有抵扣权的免税;对国内销售的非出口的免税货物则实行无抵扣权的免税。现将增值税免税项目分以下几类:1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其中,农业生产者是指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和水商品的初级产品。凡农业生产者销售这些自产的初级产品时,既不征税也不准扣税。2避孕药品和用具。这类免税属于对货物的免税。即对避孕药品和用具,从生产零售批发,全环节免征增值税,因而也不存在扣

15、除进项税额的问题。3古旧图书。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对销售这些古旧图书者,既不征税也不扣税。因为购进这些古旧图书时,没有据以扣税的专用发票,因此无需扣税。对销售这类图书给予免税照顾,则可以使国家传统文化、知识得以保护、继承和发扬。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由残疾人专用的物品;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指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销售使用过的除游艇、摩托车以及应征消费税的汽车以外的货物。这些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不存在进项税款,因此无需抵扣税款;从使用方向看,这些货物类似用于最终消费,基本不存在下一环节需要扣税的问题。对它们采用无抵扣免税既不会造成重复征税也不会对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财务报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