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5540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州市高中联盟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满分为100分。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2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中国思想家有的认为 “齐物”,有的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明确提出上述思想观点的学派有 道家学派 法家学派 儒家学派 墨家学派AB CD3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诗书墨子春秋A B C D6.宋明理学家讨论的“理”和“气”概念,类似现代的“精神”和“物质”。王船山认为:“夫理以充

3、气,而气以充理,理气交充而互相扶持。”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理者,气之理” B“有是理后生是气”C“气者,理之依也” D“有理而无气,则理无所立”7.“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是A慎思明辨 B穷理格物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8“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9.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

4、儒家思想的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补充完善10.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1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进步,以下关于印刷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金刚经是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抱朴子仙药采用了活字印刷 古今图书集成是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书籍 旌德县志的印制使用了转轮排字盘A B C D12.“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文字改革的历史上留下了以秦文为标记的里程碑,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文字异形化的局面。”下列符合

5、当时“秦文”字体特征的是 A B C D13.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 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 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见右图)。此画的风 格应为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14.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15.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

6、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6.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轮船 D电报17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记载 :“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18.“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

7、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19.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型特征是A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20.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

8、”主要是指A资本 B劳动力 C世界市场 D资源21.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地区进行的殖民扩张,对殖民地造成的影响有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 加剧贫困与落后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 促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A B C D2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预定日期和远洋航线的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这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C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殖民霸主 D交通运输业因专利技术发展而发展23.1852年英国修改的专利法,宣布凡属独创性的发明和

9、见解均应受到法律保护并获得奖励,简化了申请专利的手续。规定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之后必须付诸实施;如果发明人自己不实施或妨碍他人合法利用,就要强迫实施或取消专利权。该法律的实施A延缓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C违背了自由主义原则 D完善了英国民主政治2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需要 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世界市场的形成25.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

10、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 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26.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下列有关近代以来飞机发展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莱特兄弟在19世纪初期发明 B带动石油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C对世界一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D深刻影响改变人类的战争形态2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

11、品并进行投资,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B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由此开始28.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神速,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迅速实现。30年代,导致他们的“美国梦”受挫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危机 B 政治动乱 C 世界大战 D 政府更迭29.“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做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0.罗斯福新政有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第一阶段已取得的成就。下列法律

12、法规是在第二阶段颁布的有农业调整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A B C D31.罗斯福曾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B调整工业生产,争取供需平衡C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D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32.近日香港凤凰卫视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好处C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