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4588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 哥特式.(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大學藝術學院 邓海燕 美術鑒賞外國美術 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 4.2 拜占庭美术 4.3 罗马式美术 4.4 哥特式美术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中世纪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1、诞生:1世纪罗马帝国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前身是犹太教。因为当时小亚细亚的犹太人 不堪忍受罗马统治的奴

2、役又无法挣脱苦海,便可望出现一个救世主。基督教便应运而生了。 2、关于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 3、发展: 早期,少数人的教派,遭到官方的敌视与镇压。只能在地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基督教的历史 1、闪米特人的一支(亚伯拉罕的子孙)迁徙到迦南地 2、逃亡埃及 3、摩西十诫 4、以色列建国;大卫与扫罗 5、巴比伦之狱 6、以色列覆亡 7、耶稣的诞生 8、基督教的诞生 9、基督教在罗马的发展:神圣约翰、神圣马可、神圣保罗 公元321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 10、基督教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

3、美術 摩西十诫 1、除了我以外你们不可以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 3、不可妄称我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4、当守安息日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他人妻子和财务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基督教基本伦理 1、不可杀人 2、不可奸淫 3、若非淫乱,不可离婚 4、不可起誓。敬畏上帝,尊重真理 5、不可报复,放下自我,学会饶恕,伸冤在神 6、爱仇敌,但不纵容犯罪 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 人的统一。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圣经 我对你们说,听着,要爱你们的敌人,要善待那些怨 恨你的人,要在赞美那些诅咒你的人

4、,要祝福那些痛骂你 的人。如果有人打了你一边脸颊,就给另一边让他打;如 果有人取走了你的斗篷,就不必再留住你的上衣。对每个 乞求你的人,给他们所要的东西;对拿走了你东西的人, 不要再找他们归还。如果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 样对他。 基督教中的 爱 ,在近代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关于平等、自 由,博爱的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佛教的基本精神: 1、人生是苦的; 2、苦的原因在于欲望; 3、只有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4、要做到这一切,只有通过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 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涅槃为终极目的 涅槃亦即“无为”、“寂灭”。 佛教

5、具有消极性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一些基督教常识 全世界有15-21亿基督教徒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以欧洲为中心)、东正教(以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为 主),新教 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组成,前后由四百位作者历史约 1600年写成,旧约又名希伯来圣经,是耶稣诞生以前的著作。 新约是耶稣死后由他的门徒写成, 基本教义:十诫,三位一体,原罪、救赎、因信称义,天国与永生,地狱 与惩罚,末世论等等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1、古罗马时期,战争是常态,强者征服弱者,互相残杀、人口减半,罗马帝国没有精力抵抗 蛮族入侵。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滚滚而来,来的全是野人, “当时的情景犹如

6、在宫殿 的桌椅之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群”。 2、世界史上著名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从4世纪开始,来自欧洲中部、罗马帝国东方和北方 的日耳曼人、科尔特人等游牧民族,由于匈奴的入侵,开始大规模的向西迁徙,涌入罗马帝国 富饶的黑海地区。直到6世纪末,这种迁徙活动从未停止过,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 “蛮族”国家的建立。 3、在罗马帝国内部,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占领广大殖民地造成罗马人骄奢腐败堕落,造成社会 黑暗,大批的底层民众看不到生活希望,他们转而信仰基督教,从而使基督教不可阻挡的成为 了罗马的国教;“相信世界为苦海,以醉心于上帝为无限幸福。”到了三世纪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控制西方世 界的强

7、大力量。 4、蛮族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罗马人,但在文化上却被基督教征服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光辉文 化一去不复返; 5、基督教不关注科学与技术,排斥一切与基督教不相符合的哲学、文化等,从而使整个欧洲 陷入科技倒退,文化倒退,经济倒退; 由于欧洲17、18世纪的学者在当时对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多。常用“野蛮,黑暗”来命名,黑 暗中世纪也由此流传下来。 中世纪野蛮黑暗的原因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 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 角色。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但是,中世

8、纪的艺术仍然是丰 富多采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 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 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 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是又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最 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 ,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 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 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

9、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美术为什么与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蛮族美术 4.1.1 绘画和镶嵌壁画 基督教还处于地下状态时,信徒们按圣经 内容在地下墓窟的4壁和顶部画了不少壁画, 手法虽较稚 拙,形象却基本是仿照希腊罗马的, 比如墨丘利式的“善良的牧羊人”、胜利女神 式的天使等。还有各种线条组 成的圆形或方形 图案,中间有花环、鸟类、四足动物,还有四季的 象征物作装饰母题。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 琅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花 板应用比较广泛。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 且基督教的胜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 督在使

10、徒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 紧凑,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 也有自然景色描绘。 善良的牧羊人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蛮族美术 4.1.2 雕塑 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 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 石棺雕刻上。3世纪前后,石棺上 对福音书或圣经题材的处理,就 与传统希腊罗马的雕塑形象几乎 完全相同。罗马圣玛丽亚安蒂 夸教堂就有一哲人模样在读一卷 书,伴随着宗教化的牧羊人两侧 ,是约拿休息与耶稣施洗礼的场 面。到4世纪,这类雕像叙事性更 强,内容也丰富起来。石棺外表 往往展开以耶稣生平故事作 成的 饰带浮雕,直接描绘耻辱性惩罚 的磔刑也被象 征性的荆

11、冠和 十字架代替了。罗马及其附近发 现了最大 的早期基督教石棺群, 地中海其他地区也有发现,359年 的尤纽斯巴苏斯石棺是其中的 代表作。 尤纽斯巴苏斯石棺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蛮族美术 4.1.3 建筑 12世纪,基督教就在罗马帝国各处传播。 早期基督教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在奴隶 制度压迫下,深感痛苦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精 神面貌。初起时还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 在私人宅第秘密集会,这就是最早的教堂雏型 民居教堂。叙利亚大马士革的杜拉欧罗普 斯是典型一例。它有一个长长的纵向圣所,1间 洗礼室并4间小屋,可供礼拜、布道和葬仪之用 。基督教徒死后,多合葬于一种地下

12、墓窟。随 着教会的扩大,各地下墓窟被走廊连接起来, 形成了地下城市。这种墓窟在罗 马城区很普遍 。 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另一类主要型制是希腊式 集中型。它的平面呈圆形、多边形或等臂十字 形,是源于45世 纪纪念性建筑的综合。337 350年为皇族所建的罗马圣科斯坦扎教堂是 个圆形的厅式建筑,中心区由立柱划开,周围 是回廊式或十字型的过道。西班牙的森特塞列 斯陵 墓也是圆形的,可能是350年被暗杀的君士 坦丁儿子的墓葬。 地下墓窟 圣康斯坦察教堂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蛮族美术 地下墓窟壁画 公元三世纪 12世纪,基督教就在罗马帝 国各处传播。早期基督教反映了 当时一些奴隶

13、和贫民在奴隶制度 压迫下,深感痛苦却又无力改变 现状的精神面貌。初起时还处于 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 第秘密集会,这就是最早的教堂 雏型民居教堂。叙利亚大马 士革的杜拉欧罗普斯是典型一例 。它有一个长长的纵向圣所,1间 洗礼室并4间小屋,可供礼拜、布 道和葬仪之用。基督教徒死后, 多合葬于一种地下墓窟。随着教 会的扩大,各地下墓窟被走廊连 接起来,形成了地下城市。这种 墓窟在罗 马城区很普遍。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君士坦丁堡时期(330395)的罗 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3951453 )美术。拜占庭原为希腊的殖民城市,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于此,

14、 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美术源自罗马 ,确立于56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繁荣 期延续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君 士坦丁堡。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 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 取材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 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拜占 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国 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 在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术还被看作东 西方融合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 饰的华丽,强调人物精神的表现。在拜占 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 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 华贵的景象。 圣维塔莱教堂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

15、庭美术 4.2.1 绘画 圣维塔莱教堂祭坛两侧的镶嵌画是拜占庭美术的著名作品。画中正面 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 ,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 :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画中人物 面部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这在拜占庭美术中是罕见的。 圣维塔莱教堂祭坛镶嵌画 拜占庭镶嵌画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镶嵌画没有体积感,画中的人物有着纤细的形体,专注的大眼睛 ,庄严的神态以及华丽的衣饰,画面有着严格的秩序,布局有着统一的 模式,色彩单纯,人物被赋予神性。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

16、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4.2.3 建筑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顶式的 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国政教统一,君权 至上的思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来的圣索 非亚教堂在一次民众暴动中毁于大火, 查士丁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目的 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大的穹 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砌成,技术上存在 极大的冒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类的修缮 工作持续不断。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比例协调,其美 难以言喻,可为奇迹”,其实结构非常 简单一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纳了一个正 方形四角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顶,穹顶 居于中间是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圣索菲亚教堂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4.2.3 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 美術鑒賞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