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4559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讲解(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1第一节 区域概况1一、规划范围1二、自然条件1三、自然资源3四、社会经济6五、扶贫开发6第二节 生态功能定位7一、主体功能7二、生态价值7第三节 主要生态问题与原因9一、主要生态问题9二、原因11第四节 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13一、生态工程建设13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4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15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16第一节 指导思想16第二节 基本原则16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16二、优先保护、科学治理17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2、17四、以人为本、统筹兼顾17第三节 规划期与规划目标17一、规划期17二、规划目标18第三章 总体布局20第一节 功能区划20一、区划原则20二、功能分区20第二节 建设布局22一、水源涵养功能区22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3三、水土流失控制区25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28第一节 水源涵养能力建设28一、保护和建设山地森林生态系统28二、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9三、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29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30一、资源调查30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30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3第四节 生态产业建设34一、生态产业34二、林农培训35第五节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6一、防灾减灾体系36二、

3、基础设施37三、人口易地安置37第六节 生态监管38一、生态监测管理系统38二、生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39三、生态监测评估方法40第五章 政策措施42第一节 政策需求42一、生态补偿政策42二、生态移民配套扶持政策42三、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42第二节 保障措施43一、加强组织领导43二、加大资金投入43三、加强技术支撑44四、加强监督管理44附表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附图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位置图III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规划范围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位于湘桂、湘粤、赣粤交界处,行政区域包括江西、湖南、广东和广

4、西等4省(区)34县。总面积66772平方公里,总人口1280.4万人。表1-1 规划范围表省(区)县(市、区)江西省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井冈山市广东省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湖南省宜章县、临武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桂东县、汝城县、嘉禾县、炎陵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二、自然条件(一)地质地貌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主体在南岭山脉。西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经湖南省南部、江西省南部至广东省北部,东西绵延1400公

5、里,主要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等5条山岭组成。南岭山脉是我国南部最大山脉,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越城岭、都庞岭和萌渚岭的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骑田岭为块状山,大庾岭呈正东西走向。区内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少数花岗岩构成的山峰海拔在1500米以上。山岭间夹有低谷盆地,西部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东部盆地多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经风化侵蚀形成丹霞地貌。(二)气候水文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较匀。由于山岭对南北气流的阻挡,南北坡水热条件有差异,岭北常见霜雪,岭南则少有霜雪,此外岭

6、南降水比岭北多。本区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长江水系一级支流湘江和赣江,珠江水系干流北江、西江和东江等众多河流的源头区。(三)土壤植被本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700米以上有黄壤分布,山顶局部有草甸土发育。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8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樟、丝栗栲、苦槠栲、甜槠栲、钩栲、青冈栎等;8001300米为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香桦、漆树、红果槭、香枫、山毛榉、鹅耳枥等;13001600米为针阔混合林,主要树种有广东松、福建柏、长苞铁杉、铁杉、三尖杉和罗汉松等;16002100米的山顶多为矮林,局部有草甸分布。人工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

7、是中国南方用材林基地之一。三、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中,林地535.8万公顷,占80.3%;耕地67.0万公顷,占10.0%;草地11.1万公顷,占1.7%;湿地8.7万公顷,占1.3%;未利用地9.9万公顷,占1.5%;其他土地30.4万公顷,占4.6%。林地、草地和湿地是本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二)森林资源林地面积中,有林地445.3万公顷,疏林地3.1万公顷,灌木林地52.9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4.2万公顷,苗圃地0.04万公顷,无立木林地9.9万公顷,宜林地10.2万公顷。森林面积48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9%。按林种划分,防护林159.6万公顷、特用林3

8、4.7万公顷、用材林237.5万公顷、经济林24.3万公顷、薪炭林3.3万公顷。防护林占森林面积的32.8%。按起源划分,天然林230.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47.3%。除广东省蕉岭县以及湖南省嘉禾县、临武县、宜章县和新田县外,区域内其余各县森林面积都在10万公顷以上。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安远县、寻乌县和全南县,广东省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南雄市、仁化县、乐昌市和始兴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和融水县。森林植被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顶矮林、灌丛和竹林等7个类型。(三)草地资源草地面积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1万公顷,暂难利用草地面积1.3万公顷

9、。草地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融水县和三江县,广东省兴宁市以及湖南省宁远县、宜章县和新田县。分为高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等。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龙胜县南山草场面积0.3万公顷,海拔在15001700米之间。 (四)水资源本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6.2亿立方米,占4省水资源总量的3.7%(总量为717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79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10立方米)。湘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696亿立方米,年均产水模数为81.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赣江为638亿立方米,年均产水模数 76.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北江432亿立方米,年均产水模数92.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10、西江2300 亿立方米,年均产水模数64.8 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东江331 亿立方米,年均产水模数 92.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五)湿地资源本区湿地面积8.7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5.5万公顷,人工库塘1.8万公顷,湖泊湿地1.3万公顷,沼泽湿地0.06万公顷。河流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63.5%。受各种形式保护的湿地面积为0.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8.0%。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河口乡“十万亩古田”(海拔1600米)上分布有400公顷高山沼泽湿地。广东省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广东省第三大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广东省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六)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

11、种子植物176科836属2367种(包括变种和栽培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71种;被子植物168科812属229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4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华水韭、银杉、南方红豆杉、水松、伯乐树、银杏、仙湖苏铁等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福建柏、华南五针松、香樟、丹霞梧桐、喜树等33种。陆栖脊椎动物有385种,其中,兽类63种,隶属8目19科;鸟类217种,隶属13目33科;两栖类38种,隶属2目8科;爬行类67种,隶属3目13科。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华南虎、黄腹角雉、黑鹳、蟒蛇、白颈长尾雉、鳄蜥等8种。属国家I

12、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鹇、水鹿、虎纹蛙、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等42种。四、社会经济本区总人口128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5.6万人,占该区总人口的76.2%。农村劳动力362.1万人。(一)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国内生产总值1631.3亿元,财政收入172.4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5502.5元/人,低于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6977元)。(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331.4亿元、第二产业718.3亿元、第三产业581.6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3%、44.0%和35.7%,而全国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0.0%、46.6%和43.4%,说明第一产业(农

13、、林、牧、渔业)仍是本区的主要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仍较落后。 (三)农村和林区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和林区路网密度低、路况较差,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缺乏,教育、医疗和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广大农民和林区职工的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滞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江西省城镇化率45.7%、湖南省45.1%、广西壮族自治区4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3%。五、扶贫开发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本区部分县(市)属于我国扶贫攻坚连片特困地区中的罗霄山片区,包括江西省上犹县、安远县、寻乌县、井冈山市等4县(市)以及湖南省宜章县、桂东县、汝城县和炎陵县等4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14、,大部分县属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范围。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农林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第二节 生态功能定位一、主体功能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本区属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是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4省(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集中分布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存重点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二、生态价值(一)珠江和长江水系的重要源头本区水资源丰富,是湘江、赣江、北江、西江和东江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是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4省(区)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水源地。赣江和湘江是长江的主

15、要支流,东江、北江和西江是珠江的主要干流和支流,区域内众多的河流、湖泊和库塘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对维护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水体安全极为重要。 (二)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4省(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本区主体山脉南岭是中国著名的纬向构造带之一,是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分界线以及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对阻挡寒流南侵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区域内的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空气、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和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是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4省(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保障4省的生态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三)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本区既是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区,也是华东与西南植物区系的过渡区,是安息香科植物的原生地和分布中心,分布有世界同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