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3992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5 杜甫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重难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2感受诗歌深沉感情。3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学习过程:第三课时任务四:能力检测(一)文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万壑(h) 渚(zh)清 萧(xio)条 环珮(pi) B.潦(lio)倒 千载(zi) 凋(dio)零 露(l)水 C.霜鬓(bng) 青冢(zhng) 单(chn)于 荆(jng)门 D.朔(s)漠 省(xng)识 嗟(ji)尔暮 砧(zhn)板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

2、一项是()A凋伤沟壑排遣飘泊 B催促箫瑟渲染落魄C文藻逶迤悲怆沉郁 D慨叹朔漠霜鬓苍凉3.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万里悲秋常做客 D艰难苦恨繁霜鬓4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白帝城高急暮砧(捣衣石) B. 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的沙漠)C.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百年)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极)6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玉

3、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无边落木萧萧下(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7,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丛菊两开他日泪(他日:往日) B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紫色的舞台)C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衰颓,失意) D画图省识春风面(省识:曾识)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一项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B.独留青冢向黄昏 秋天漠漠向昏黑C.生长明妃尚有村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良曰“长于臣。”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 B

4、万里悲秋常作客 C.分明怨恨曲中论 D艰难苦恨繁霜鬓10.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1.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2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

5、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13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6、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14.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

7、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二)文本精品(1)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完成第15题。15前人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2)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617题。16.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17.“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字如何理解?(3)阅读登高,完成1819题。18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其

8、作用是什么?19本诗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20.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1.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子美少陵野老杜拾遗、杜工部 李杜 儒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诗史 诗圣2、唐初古体诗绝句律诗四八颔颈一(一

9、)注音:Xio zi dio l bn chn jng xng kuzhnhfishuzhnpizhlio(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凋落衰败(2)连(3)指赶裁新衣(4)急促(5)奔向(6)还,尚且(7)一经,一旦/离开/紫宫,宫廷(8)曾经(9)诉说 (10)回旋 (11)落叶(12)尽头 (13)为-悲,经常,客居异乡(14)晚年(15)极其 遗憾 (16)刚刚 (17)徒然(三)解释古今异义词语中的古义。(1)晚年 (2)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极其遗憾 (3)远离故乡 (4)图画(四)词类活用.凋伤:形容词使动。使-凋落衰败下: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落下,飘坠。(1)塞上风云接地阴

10、丛菊两开他日泪(2)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3)无边落木萧萧下(4)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一)1:“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3意象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 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 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4:(1)色彩是:火红艳丽, 暗指

11、:曾经辉煌的盛唐 。 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表面意:萧瑟阴森。实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2)暗指:国家 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3)字面义:开了两次。 暗指: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都未果。 (4)“孤”的意思:形单影只 “一”的意思是:一直 故园心的意思是:思念家园的心。(5)诗句意思是: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心情: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5: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二)1 怨恨2明确:写景,“群山万壑赴荆门”。 3.描述诗句意思:群山起伏,

12、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雄伟,壮阔 “赴”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4.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5.对比、反衬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写出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

13、寂,6.明确:从字面上看,“空”是“白白的”“徒然”的意思。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昭君虽骨留青冢,魂灵却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这样一位美女,才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令人感动。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7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8.作者曾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借咏怀古迹,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三)1明确:“悲” 2前四句。 3风急 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