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603772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WPS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8.1半刚性基层存在裂缝半刚性基层存在裂缝 3.8.1.1表现特征 半刚性基层基层产生收缩裂缝,主要表现为温缩、干缩 和水泥硬化收缩三种裂缝形式,导致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 缝或对应裂缝。 3.8.1.2原因分析 1 水泥剂量偏大或水泥稳定性差。 2 原材料塑性指数高,石料含泥量超过规范规定,细集 料、石粉塑性指数超标。 3 混合料拌和计量不准,含水率偏大,成型后因水分散 失出现干缩裂缝。 4 基层强度形成之前,未按要求进行养生。 5 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未达 到龄期即开放交通。 6 高温季节施工因结构内部水分急剧散失,强

2、度升高, 导致基层内部产生干缩应力,产生体积收缩应变,从而出 现横 7 压实度不够,基层空隙率大。 3.8.1.3防护措施 1 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宜采用骨架密实结构,在满足设计 强度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2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确保料源稳定,水泥初凝时间、 细 度、 比表面积、 凝结时间、 安定性、 抗压强度等指标必须满足 规范要求;在碎石材料加工生产的同时,必须配备 振动预 抑筛和除尘装置,以减少集料的含泥量。 3 严格控制拌和及碾压时的含水率,保证计量的准枷, 在碾压时混合料含水率宜较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率大 0.5%-l % 4 压实成形后,应及时用透水上工布覆盖,保证在 7d 内 及时

3、洒水保湿养生,严禁在终凝前失水而影响强度形成, 纵横向施工接缝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5 严禁车辆在基层强度未达到龄期前通行;在水泥稳定 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喷洒透层沥青或做下封层,有条 件时应立即铺筑沥青面层。 6 地表温度低于 2-3时不宜施工,严防基层受到霜冻。 夏天高温施工时,在摊铺前对下层洒水湿润,摊铺压实施 工应连续紧凑 7 基层压实要及时,且压实度应满足要求。 3.8.2半刚性基层层间整体黏结性不足半刚性基层层间整体黏结性不足 3.8.2.1表现特征 半刚性基层层间整体黏结强度不足,出现推移、分离等 现象 3.8.2.2原因分析 1 水稳层间没有喷洒水泥净浆,导致层间黏结强

4、度不足 而出现推移 2 级配偏细、 细集料偏多,导致层间黏结性能降低而出现 分离现象。 3 半刚性基层顶面透封层遭破坏,沥青下面层施工温度 偏低、油石比偏小导致底部松散。 4 基层表面松散物未清扫干净 3.8.2.3防治措施 1 水泥稳定碎石分层施工时 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 下基层之间、上基层与下基层之间喷洒水泥净浆,以提高基 层间、基层与底基层间的有效黏结。 2 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成型表面的粗集料颗粒应均匀 分布。 3 养生期结束后,应先清扫基层,并立即喷洒透层或黏 层沥青。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可先做下封层,以防止基层 干缩开裂,同时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随后,宜在铺 设下封层后的1

5、030d内开始铺筑沥青面层的下面层。 4 加强施工现场组织管理,降低施工车辆对沥青透封层 的损伤和破坏,适当提高沥青下面层施工温度,以增强半 刚性基层与柔性面层之间的黏结性能。 5 摊铺沥青下面层前,应及时清扫由于施工车辆运输造 成的水泥稳定碎石顶面石子松散脱落颗粒。 3.8.3沥青面层层间污染沥青面层层间污染 3.8.3.1表现特征 沥青面层施工受交叉作业等因素影响,表面受到污染, 主要表现为路肩及中央分隔带填土的污染 、沿线部分便道 接线及接缝施工处污染、路缘石安装及附属工程施工带来的 砂浆污染、交通工程施工及各种油污造成的污染等。 3.8.3.2原因分析 1 路面交叉施工作业,各种施工机

6、械及车辆滴油、 撒料造 成路面污染。 2 中央分隔带填土施工造成的泥土污染和绿化带浇水形 成的泥水污染,及其他工程施工施工造成的砂浆污染等。 3 基层透封层表面散落的集科或覆盖集科含泥量较大。 3.8.3.3防治措施 1 路面施工应实行“两同步,一控制”, 即中分带施工与 水稳层施工同步完成,路基绿化与路基施工同步完成;严 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长度, 一般以 8-lOkm 作为一个施工 节段,分节段逐步推进 2 应实行施工现场交通管制,规范车辆的行驶路线,运 输车辆的车厢必须严实, 以防止车辆滴油、 撒料。 施工机械 修理、拆装及停放位置应铺垫土工布等防渗漏材 料,以免 油污污染 3 科学安排工

7、序,统筹协调路面交叉施工作业,在沥青 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尽可能完成易产生污染的工程。当不得 已而采取交叉作业时,应在作业场所铺设足够宽度的隔渗 上工布或其他防止污染的材料。 4 沥青面层铺设前,应对全线的施工便道进行全面排查, 控制便道数量,其余全部封闭;此外,应对破损的便道进 行维修,确保便道上无黄土,有条件时可在便道口增设冲 洗设施,防止施工车辆将便道泥土带入路面。 5 对于散落的集料,应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3.8.4 沥青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沥青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 3.8.4.1表现特征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底部开裂,裂缝渐渐 扩展到上部,引起沥青面层开裂。同时,沥青面层还有

8、温度、 疲劳等产生的裂缝及刚性路面的反射裂缝等。 3.8.4.2原因分析 1 半刚性基层的干缩和冷缩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 2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不能满足工程项目所在地区温度 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要求,气温骤降和反复的温度变化 产生温缩裂缝 3 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面纵向开裂。 4 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两层施工结合面处理不当而产 生裂缝 5 路面基层未按规范和标准施工,其强度和密实度达不 到要求 6 终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偏低,沥青黏结力下降,碾 压时的推力易产生碾压裂缝。 7 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3.8.4.3防治措施 1 优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组成设计,加强对水泥混合料 的

9、压实度和含水率的控制,配备足够数量的胶轮压路机, 加强洒水保湿养生, 以效降低干缩和冷缩开裂造成的沥 青路面反设性裂缝。 2 通过优化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采用骨架密实级配并 适当增大沥青用量, 以改善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3 严格控制路基施工,避免路基产生滑移、 不均匀沉降; 施工接缝应按规范设置。 4 控制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 当发现封层破损时,应提前 进行补洒;严格按验证后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 拌和,定期检查油石比、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不合格的混 合料必须废弃;摊铺时应保持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 行。碾压必须及时,严格控制洒水量,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 过快 5 严格控制终压时沥青混

10、凝土的温度,并及时碾压。 6 加强施工接缝质量控制,做到接缝紧密,结合良好 3.8.5 车辙车辙 3.8.5.1表现特征 在高温和渠化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出现永久变 形 3.8.5.2原因分析 1 基层强度不足,或上基层有不稳定夹层,导致路面横 向推移形成波形车辙。 2 沥青的用量偏高,导致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差。 3 沥青混合科级配偏细,粗集料处于悬浮状态,在持续 高温环境下,黏聚力降低,抗剪强度降低而导致路面的破 损。 4 压实不足,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够。 5 层间结合处理不当。 基层与面层间透层油渗入不到位基 层与面层的黏结强度低。 6 没有考虑纵坡的影响,上坡路段上的沥青混凝土长时

11、 间承受荷载与高温,需要具有较大的抗车辙能力,但是设 计中没有对此进行特殊的要求。 3.8.5.3防治措施 1 提高基层的强度和刚度,加强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杜 绝夹层出现 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 应严格通过室内马 歇尔实验确定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尽可能采用较低 的油石比 3 加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矿料质量管理,改善集 料级配。建议中、上面采用机制砂,并控制机制砂的粉尘含 量,且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在中面层中掺加聚酯纤维 或抗 辙剂等。清除面层后,应对夹层进行处理,再铺筑面层。 4 应严格按照工艺试验要求配备机械,以保证压实质量。 5 在半刚性基层上及时施作下封层,碎石撒布量以沥青 不粘轮为准。由于沥青洒布量大,因此,该层还能起到封水 和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 6 对长大陡坡路段的路面应进行特殊设计。对纵坡大于 2.5%、坡长大于 500m 的路段,其路面结构必须进行特殊设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