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3502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2.“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B神权与王

2、权结合C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4.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5.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

3、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 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6.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建立了行省制度 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7.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人皇宫,接受垂询,参

4、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削弱丞相权力 B解决王国分裂问题 C重建选官制度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8.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A宰相专权 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 D过度分权9.有学者认为:“极端中央集权并不是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最佳模式。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最为符合这一看法的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5、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10.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11.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相符的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汉武帝:“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

6、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唐太宗:“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宋太祖:“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 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13.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

7、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14.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15.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置“三公”“九卿” D全国郡县化16.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A大大

8、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17.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材料中贾谊()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你 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18.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文化交流的强

9、化 D民族融合的强化19.南京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并没有带来欧洲所期望的那么大的贸易扩张。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A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C清政府决定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南京条约侵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20.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1.近代

10、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2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增辟通商口岸23.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

11、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为地隔绝于世”指中国闭关锁国 B“陈腐世界的代表”指的是英国C“现代社会的代表”指的是中国 D“殊死决斗”的双方都是非道义的24.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25.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主权不断丧失的过程,列强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先后为()开

12、设工厂 领事裁判权 派兵保护使馆 协定关税。AB C D26.义和团运动期间流行一首民谣:“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这可以用来佐证义和团A.以农民作为运动主力 B. 成员的饮食习惯怪异C. 以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 只以天津为斗争基地 27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 这说明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C.中国的抗

13、战是持久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28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崭新的阶段”是指( )A.全面抗战的爆发 B.全民族抗战的实现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D.民主革命全面开始29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30.中共洛川会议提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民政府已正式对日宣战,全民族抗战开始 D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1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1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 B C D3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