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2846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1.5分)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BCD2(1.5分)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B决策程序规范化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3(1.5分)中华

2、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4(1.5分)剑桥中国史在评价秦朝时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这里所说的秦朝的成就可以名之为“革命”的主要依据是()A废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B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5(1.5分)礼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

3、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尚不能劝其努力,罪亦不能戒其怠情。”这反映了()A世家大族把持的人才选拔制度B不论贵贱、选贤用德的人才观C注重血缘和门第的世卿世禄制D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6(1.5分)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该段记载可以印证北宋时期()A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专业分工B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京城中的劳动力完全商业化D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7(1.5分)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新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

4、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钱穆意在强调()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C废除宰相与历史趋势相悖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8(1.5分)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9(1.5分)美国学者科恩认为:理想的民主应该

5、让公民“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识别问题,提出建议,权衡各方面的论证与论点,表明信念并阐明立场一般而论,即促进并深化思考”。比照科恩的上述观点,我们发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A民主参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有限的B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C确保城邦国家的政治决策正确而有效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10(1.5分)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者立论相同,但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

6、民利益的立场D三者立论不同,但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11(1.5分)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 料结 论A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B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D南京临时

7、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AABBCCDD12(1.5分)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A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C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13(1.5分)工业革命定义之争一文中

8、指出:“不少学者倾向于把18 世纪80 年代作为变革的起点,工业经济的迅速变化仿佛从天而降。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是指()A工厂制推广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经济的发展B联动式蒸汽机广泛应用并推动各工业领域的革命C机床的发明和标准化生产使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D蒸汽机车的鸣叫声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14(1.5分)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

9、,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新政()A只是遭到政治对手的抵制B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C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D损害了资本家的长远利益15(1.5分)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D政治革命与文学改良具有同等作用16(1.5分)维新派认为,“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

10、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禁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新派和义和团对于当时列强侵华的原因持相近的观点B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维新派和义和团的观点完全一致C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D义和团的反侵略行动理性地践行了“扶清灭洋”的目标17(1.5分)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B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

11、分配问题C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18(1.5分)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现阶段的目标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亦即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性质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中国而奋斗。我们果然是这样做了。不但在现在和过去已经证明,而且在将来还要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A中国革命的最终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B解放中国农民是新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C新民主主义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相同19(1.5分)下表为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

12、大事。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正确的是()时 间事 件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B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C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D工业革命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20(1.5分)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

13、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21(1.5分)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C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D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22(1.5分)“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

14、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23(1.5分)如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24(1.5分)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25(1.5分)“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