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前世今生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2822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弦前世今生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弦前世今生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大调(以C大调为例)1、 C-Am-F-G,这是80-90年代老歌喜欢用的和弦进行(美国人称之为50年代进行),典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如果现在用,会有复古的感觉;2、 C-G-Am-F,和第一个用的同样四个和弦,顺序一调换,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国外歌曲较常用(美国人称其为流行朋克进行(Pop-punk progression),中国歌曲较少用;3、 C-G-Am-(G,Em,C/G)-F-(C,Em)-(F,Dm)-G,括号表示可以相互替代。没错!这就是卡农使用的黄金八和弦!在现在的中国乐坛里面被用烂的一种!话说那个视频【玩死曲婉婷_视频在线观看】就是用来吐槽这个和弦进行的;4、

2、F-G-Em-Am-(F,Dm)-G-C-(C,C7),连续四度进行的变体,其在目前的中国乐坛的滥用程度仅次于上一个的卡农和弦进行。更有甚者,会直接连续用这两种和弦进行,或者轮着用,典型突然好想你。其实周董的青花瓷的和弦进行也是基于这两者的;5、 C-G-Am-Em-F-G-C-C,卡农进行的变体,只是把终止式提前了而已。把这个和弦进行从头用到尾的如稻香6、 C-F-C-G,三个骨架和弦也会有自己的一份天空。2.小调(以a小调为例)1、 Am-Em-F-C-Dm-Am-(Bdim,Dm,F)-(E,G),其实就是卡农和弦进行,只不过改成小调的而已。小调的口水歌多用这种进行。2、 (Am-)Dm

3、-G-C-F-Bdim-E-Am(-A7),连续四度进行,典型你怎么舍得我难过。3、 Am-Em-F-C-Dm-E-Am-Am,大调里面第5种的小调版本。4、4、Am-G-F-(Em,E)-Dm-C-(Bdim,Dm,F)-E,根音连续下行,从头到尾用这个的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5、 Am-C-F-G,虽然是小调,但用的大调和弦比较多,有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国外音乐用这种比较多。6、 Am-F-C-G,类似上一个,典型如晴天的主歌和导歌。7、 Am-Dm-Am-E,同大调第6种。附录、变体以上只是常用和弦进行里面的一些套路。要想有创新,不妨在一些地方用一些变体。常用的如用调外和弦来代替普通和弦,

4、或者用七、九等和弦代替三和弦。1. 七和弦代替三和弦可以保持根音不变,增加一个七音,如Am-Am7。也可以在原根音下方三度增加一个音构成下方三度的七和弦,如Am-Fmaj7。一般说来,七和弦有以下功用:(1) 小七和弦:有模糊调性的作用,一般常用于中国风。以C调为例,如果把歌曲里面大部分C、Am用Am7及其转位代替,F、Dm用Dm7,G、Em用Em7,那就会别有一番风味。(2) 大七和弦:大七度有扩张的感觉,加上了三音和五音其不协和感会降低。这种和弦也有模糊调性的感觉,更多的会有一种舒适、放松的听觉效果。(3) 大小七和弦(如G7):这个和弦的三音和七音是减五度,有极为强烈地向内解决倾向!也就

5、是说这个和弦一般用来作副属和弦使用,其下一个和弦一般只能是其上方四度(或下方五度)的三和弦,如G7-C,D7-G,E7-Am等等。如果不是为了这种效果,请慎用。不建议初学者把副属七和弦用于阻碍进行。(4) 小大七和弦:不常用。主要为了营造一种奇幻的效果,其七音可以看作和弦外音点缀。(5) 半减七和弦:主要是为了缓冲减三和弦的强烈冲击感而增加了一个七音,听起来会稍微缓和一点。毕竟在连续四度进行中,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减三和弦。2. 修改三音,即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互相转化,或者变成挂留和弦。对于一个正常的三和弦,其根音和五音就是纯五度,所以唯一能改的就是三音。这种方法用得比较普遍,以下以C大调为

6、例。(1)四级小和弦(Fm):一般来说,把一个大三和弦变成小三和弦会有一种柔和的作用,但是一般主和弦C不会变成小三和弦(否则会改变调性)。属和弦G也基本上不会这么改,否则其三音就构不成导音,没有向主和弦进行的倾向了。所以这么改的一般只有下属和弦F,即变成Fm。这个和弦实际上是和声大调的和弦,不仅仅会将下属和弦的色彩改变,而且其三音为降六级音有强烈地向属音进行的倾向,所以Fm后面一般接的是主和弦C。变格终止式中的四级和弦常为小和弦,如蒲公英的约定、一生有你。如果用大和弦来变格终止反正没有终止的感觉。注意,旋律里面如果有六级音(La)的话不要这么改,否则将会造成增一度的极大的不和谐。(2)副属和弦

7、(B、E、A、D):而将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话,其离调的三音反而会有强烈趋向于其上方小二度音,即和弦根音的上方四度。所以,这种和弦多数置于其上方四度和弦之前作为副属和弦使用。根据以上关于大小七和弦的分析,这种副属和弦加个七音未尝不可。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和弦进行中有一对连续的和弦,后者的根音是前者根音的上方四度或者下方五度(如Em-Am)的话,你就可以把前一个和弦的改成大三和弦或者大小七和弦。但是,这种技巧切忌连续使用!连续使用调性就乱了,就不是离调了!至于导大三和弦B,已经不属于只修改三音的范畴了,但是由于其情况与其他三个相同,故在此并列。(3)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小调中

8、把乐曲结尾的终止式的主和弦改成大三和弦,如a小调以A而不是Am结尾。本来小调是有阴暗、忧郁的特性的,但是最后这么改会给人一种变成大调的感觉,也就是说,忧郁到最后,就豁然开朗了,有一种风雨过后终于见彩虹的感觉。现在我才知道这种情况叫辟卡迪三度。(4)挂留和弦:一般来说,挂四和弦(sus4)的四音是不稳定的,有向大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故一般放在同根音大三和弦之前使用。如属挂留和弦(Gsus4)可以作为半终止式的倒数第二个和弦使用。同样,挂二和弦(sus2)的二音也有向小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当然,这两种挂留和弦互为转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5)上面提到的五级小和弦(Gm):虽然说它在主

9、调中失去了功能,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被用到。实际上,它是副调里面的和弦:上主副调(小调)的下属和弦,或者下属调的上主和弦。也就是说,这个和弦大多数会这么用:Gm-A7-Dm(上主副调的4-5-1)或者Gm-C7-F(下属调的2-5-1)。前者在东风破中出现过,用得很妙。3. 根音不在音阶中的离调和弦这种情况比较复杂,这里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介绍。(1) 降七级和弦(C大调的B):a)可以看作重下属和弦,即下属调的下属和弦,对应的用法是B-C7-F或者B-F。也可以在连续四度进行中作为Bdim的代替。这种情况下可以扩展成大七和弦。b)可以代替二级和弦(C大调的Dm),你仔细听记得第七小节的地方就能

10、发现。(2) 降六级和弦(C大调的A):这个和弦有极为明亮、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下属功能,可以用作A-B-C,在乐曲结尾使用有种高调圆满结束的感觉。而作为主功能,可以用来作为终止式中主和弦的替代,与G-Am的阻碍进行不一样,G-A的阻碍进行有种金碧辉煌的感觉4. 转调衔接和弦有时候,离调和弦不一定只是为了离调,有时候是为了转调!一般来说,乐段之间的转调可以是上方/下方小三度的转调、上方/下方纯五度的转调、还有纯粹为了在高一点的音上面重现主题以示升华的上方大二度/小二度的转调。当然,也有其他不符合这些的转调,如My heart will go on是转到上方大三度的调。如果直接转调,未免生硬

11、,使用一些和弦衔接会更自然。转调衔接和弦一般符合阳奉阴违原理:即表面上是原调的离调和弦,即原调的调内和弦的替代品,但暗地里其实是新调的重要功能和弦,当转到新调的时候听者才恍然大悟。前两者可以使用的和弦比较简单,小三度的可以直接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弦转调,如C变Cm之类的,甚至可以利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属和弦完全相同来通过半终止式转调;而纯五度的更不需要离调和弦,纯粹将属/下属和弦当主和弦即可。下面来讲一下转到上方大二度和小二度用于衔接的和弦。(1) 上方大二度调:和原调只相差两个升降号,故较容易。常见的做法是把半终止的属和弦G当作新调的下属和弦,一般在G后面加一个看似阻碍进行的六级大三和弦A,然后再

12、从新调主和弦D开始新的乐段。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离调和弦转到A和弦,然后再衔接新调。一个人失忆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后面又直接升高半音,总共升高了一个小三度)。我的歌声里的做法是,从原调G调先离调到上方大二度的a小调即C调(这样只需要动一个升降号),然后再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相同的属和弦E和弦转到A大调。(2) 上方小二度调:和原调相差五个升降号,也就是说要降低原调里面除了下属音和主音以外的其他五个音,故必须通过降号多的离调和弦衔接,如上面提到的降六级和弦。还是以C大调为例,通常是用降六级和弦A代替终止式的主和弦C造成明亮的感觉,然后又可以把它当作新调的半终止式(A和弦是D调的属和弦)然后开始新调。即.

13、-G-A-(开始D调)D-.。丝路的做法是,从F调半终止式的C和弦开始,下一个和弦并不是预期中的主和弦F,而是同主音的小三和弦Fm作为Bridge乐段的开始,而Bridge乐段是D调(即下方大三度调),也就是说那个Fm是过渡调式的三级和弦;在Bridge乐段结束的终止式D和弦后,又转到其上方纯四度调G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迂回的转调过程:F调-D调-G调。5. 用得出神入化的典范这里再提一下那首我们的爱(F.I.R(飞儿乐队)演唱歌曲),它是离调和弦用得出神入化的一个典型。首先,它主歌的开头并没有使用f小调的主和弦Fm,而是转而用下中和弦D。并且主旋律与其相对应的却是和弦外音E也就是说听起来像九

14、和弦,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而那个地方对应的歌词是主角回忆小时候,这种飘渺的听觉会让人感觉到描述的场景不在当前,只在遥远的回忆中。当然,用得好可以这么用,用得不好是适得其反。主歌基本上都是D-E-Fm的循环,给人一种最后才定下来的感觉(类似的用法见离歌副歌第一句)。到了副歌,就是正常的主和弦开头的进行;但到了副歌的末尾处,D-E结束后连续出现了三个根音都是主音的和弦:Fm-Fsus4-F。看起来Fm已经结束了,但是后面为了形成一种最后的温暖的残留感觉,使用了一个大三和弦(参见第2(3)条),于是就用了一个挂四和弦来过渡(参见第2(4)条)。这首歌的Bridge才是最亮的地方。从一个离调的G和弦

15、开始,一直使用离调和弦,感觉换了一个调,并且一直向下大二度模进,于是甚至分不清它换的具体是什么调,反正是降号比原来多的调。歌词为不要再问你是否爱我,现在我想要自由天空,要离开这被捆绑的世界,不再寂寞,而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离原调越来越远的离调和弦群,正好可以表现这种幻想着无拘无束,忘记从前的一切的意象。Bridge的最后,又从离调最远的降下属和弦B开始连续二度上行,将之间离的调一步步拉回原调,暗示着从想象重新被拉到现实的悲伤中:B-C-D-E-Fm。总之,这首F.I.R.的作品使用了各种离调和弦的技巧,将其所需要表现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远远胜过目前中国乐坛90%以上只使用六个调内和弦的各种平庸作品。 经典和弦进行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