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培训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02403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体育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体育培训(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 村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指 导 于海涛 河南教育学院 教授 体育教师培训的背景 一、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育事业的 迅速发展,学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日 趋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课 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新世 纪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 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总课时减少的情 况下,体育课程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充 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 重视。广大教师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者为 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n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 n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仍

2、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n。最近一次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 n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n,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 n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 n增加,城市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 n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 n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 n。在去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专业 n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 n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这些 n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 二、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学校 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o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o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 o大问题

3、,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 o质教育是我们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 o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o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o,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同时也关系到 o每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人 o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也是 o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当中 o,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提出来 o,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o和切入点,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 三、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 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 v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 v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 v素

4、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 v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 v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 v检出率继续上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 v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 v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v是其主要原因。 v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 v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 v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v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 v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 v活动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这些 v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 v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v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 w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w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w:“健康体魄是青少

5、年为祖国和人民 w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 w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 w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w“为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w水平,现就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 w小时体育活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开齐并上好体育课 各地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 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 ,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 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 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 时。地方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 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 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 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寄

6、宿制学 校要实行学生出早操制度。 (三)、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和学校为落实学 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调整作息制 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 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2530分钟大课间 体育活动形式。 (四)、落实必要的物质保障 n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中 n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中 n小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 n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购 n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 n体育场地设施。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中小学校要切实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 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认 真落实。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 体育

7、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部门 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 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 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 师,均应计算工作量 (六)、建立督导、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 l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 l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 l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 l检查。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这 l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 l、学校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 l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保证 l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四、河南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下降 l 五年内超重比例上升31.32%;肺活 l量下降达14

8、4ml;近视比例上升24.04%。 l 缺乏锻炼,营养结构失调,户外活 l动少等是诱因。 l 省教育厅正式发布2005年全省学生体 l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 l体质全面下降,个别年龄段,肥胖学生超 l过20,大学生近视比例超过80。 1、身体胖了,体质差了 2、肺活量小了,耐力差了 3、腿劲小了,协调力差了 4、年级高了,视力“近”了 第一章 小学体育课程概述 n 学校体育(包括两课两操)是学校 n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 n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 n的课程设置把体育列为必修课程,规定 n小学l2年级每周应开设4节体育课,3 n9年级每周应开设3节体育课。认

9、真上 n好体育课,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n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 n长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小学生运动兴 n趣和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 n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 n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 n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 n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n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n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 n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n,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 1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主要手段 体育课程主要是一门技能性的课 程,它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体育课 程教与学的主要手

10、段是以活动性游戏 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学 生通过自身的运动实践锻炼身体、学 习运动技能,在运动实践中陶冶情操 、改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l 2增进学生健康是体育课程的主 l 要目的 l 少年儿童时期是身体发育和生长的 l关键时期,通过体育课组织和指导学生 l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对于保证和促进 l小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l人体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l良好的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体育活动 l不仅具有增强学生体能的作用,同时还 l具有改善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l等多种作用。 v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 v适应的重要基础,参与体育活动 v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

11、适应 v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 v该引导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 v学习运动技能,陶冶情操,改善 v心理品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全体学生身心 和谐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 育。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明 确指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 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这对学校体 育工作,尤其是学校体育课程提出了 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任务和要求。 二、体育课程的价值 v1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v 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最直接、最 v显著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 v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v 2获得体育知识技能 v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

12、,学生能够 v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 v会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终 v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 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 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 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 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 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 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 生活态度。 三、体育课程的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学生 通过体育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 学习结果。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面向全 体学生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通 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v 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党 v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13、,体现全 v面和谐发展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v 其次要依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 v征,依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来 v确定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目标。 v 另外,要依据体育课程的性质、特 v征和主要功能来确定目标。 1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依据 2体育课程的目标 n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 n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 n 增强体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n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身体活动中 n表现出的能力,良好的体能可以保证人 n们胜任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不易疲劳,有 n能力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体能 n一般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 n、灵敏性、速度等多种基本素质。掌握 n和应用

14、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是有效增强 n体能的前提,也是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 n 小学阶段增强体能的目标主要是 n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柔 n韧性、反应能力、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n。小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应能够 n正确完成实际生活中的走、跑、跳、 n攀爬等动作;能够随同集体完成各种 n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 n;能够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 n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能 n够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 n、抛掷、转体的练习;能够从事发展 n柔韧性的各种动力性练习等等。 l 小学阶段掌握应用体育知识的目标, l主要是获得一些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如 l知道并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动

15、作名称和运动 l项目;能观看电视中的体育比赛和表演; l能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等。 l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的目标主要是初 l步掌握简单的体育动作。如能在球类游戏 l中做出拍球,投篮和运球等单个动作;能 l做出滚翻、劈叉等单一的体操动作;能参 l加有组织的野外活动,运用识别方向、识 l图、求助等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随着 l年级的提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要求 l也应随之提高。 (2)、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o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 o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 o调节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 o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合 o作与交往能力等。 v 小学阶段培养心理品质的目 v标,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 v中的心理感受,正确理解体育活 v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 v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 v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如 v能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 v活动、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 v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等。 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社会适应 能力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 精神和体育道德。如不妨碍他人 参加游戏或运动。能够按顺序轮 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 游戏中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 尊重;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 动等。 (3)、培养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