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890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近代社会衰落的原因1. 政治上: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封建专制走向末期,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2经济上:原始的农业经济仍是经济体系的主体,商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即使是农业的发展也是时断时续,往往是朝代初期很重视,末期就受到严重破坏。3军事上:中国的封建王朝发展主要还是比较原始的军队,中国的武器根本没法对付西方的洋枪洋炮;中国的军队军纪也比不上西方,特别是清朝末期,吸食鸦片让中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削弱。4文化思想上: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

2、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尽培养了一批奴才;当西方的文人思想家哲学家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时候,中国的文人还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吟诗作对、歌功颂德、编纂四库全书;中国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思想让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去从事商业。5对外关系上: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二)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特征。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

3、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3.基本特征(1)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

4、础和统治支柱。(3) 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5)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6)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

5、,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三)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

6、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2.政治控制:控制中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2.粉碎瓜分

7、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义和团运动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中国内部因素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2.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颁

8、布,从天津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它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

9、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阶级局限性。(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太平天国也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没有实现的现实依据。(4)不能保持农民队伍的团结一致。农民意识导致农民运动领袖之间的内讧,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5)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缺乏理性的认识。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二)洋务运动的兴衰1.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建立

10、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历史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失败的原因: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管理上的腐朽性。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1.戊戌维新运动。(1)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2)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废八股等问题展开了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

11、交锋。(3)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颁布变法上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史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史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改革了社会风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

12、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2)清末“新政”的破产(主要内容: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兵制,训练新军;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奖励工商,兴办实业)。(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的成立。(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中国资产

13、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2)兴中会的成立。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学说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4.资产阶级同改良

14、派的辩论:(1)围绕三民主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进行论战。(2)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3)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

15、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1)各地武装起义和保路风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保路风潮以四川最为激烈。这是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2)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随着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2.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