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01324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焊接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3330110课程名称焊接实训开设学期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总学时70学分4适用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二、课程定位与作用(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焊接操作”与“焊接工艺制定与实施”两个首要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焊工考证对应的课程。(二)课程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 焊接材料的选用、生产加工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本课程将灵活运用金属材料及热加工、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的

2、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弧焊电源等前修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后续课程如焊接结构的生产、焊接检验、焊接工装设计、顶岗实习等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三、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焊接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对焊接学科来说,它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金属材料焊接常规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金属材料焊方法与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课程目标参照机械加工行业企业、 焊接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

3、程的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基于金属材料焊接教学内容规划和教学项目的实施, 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金属材料焊接的工作能力, 为将来胜任焊接技术专业及不同就业岗位技术工作、 掌握先进技术的应用、具备突出的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能力目标1.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2.能熟练查阅常用手册、国家及行业标准等; 3.掌握常规金属材料焊接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熟悉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4.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并能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正确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参数,确定焊接工艺规程; 5.能正确分析焊接工艺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产

4、生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 6.能独立完成典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作。(二)知识目标1.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特点;2. 熟悉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 掌握金属材料焊接的概念;4. 熟悉常用金属焊接性的检验方法、特点及选用原则;5. 能够根据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焊接分析及常规的工艺试验。(三)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3. 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交往沟通能力;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

5、职业精神。五、课程内容设计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 重构重组课程内容,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采用“教、 学、 做” 一体的工作过程教学法, 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将知识点与技能点有机结合, 让学生学得更快。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探索吸收知识、 练好技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强化团队精神, 为后续焊接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本课程内容。(

6、二)主要教学内容模块划分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模块学时理论实操合计1安全教育222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试验方法333非合金钢(碳素钢)及其焊接工艺994合金结构钢及其焊接工艺11.511.55 不锈钢及其焊接工艺 8.58.56耐热钢及其焊接工艺5.55.57铸铁及其焊接工艺668非铁金属材料的焊接7.57.59异种金属的焊接6610新材料的焊接33合计6262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序号教学模块能力目标1安全教育1.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文明生产;2.焊机安全操作规程;3.焊机的日常保养。2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试验方法1. 能够理解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2. 能分析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方法;3.

7、掌握金属材料焊接性试验的内容、方法和种类。3非合金钢(碳素钢)及其焊接工艺1. 能够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及制定焊接工艺;2. 能够根据碳素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选择焊接材料及制定焊接工艺;3.掌握防止碳素钢产生焊接裂纹的方法。4合金结构钢及其焊接工艺1. 熟悉常用合金结构钢的种类及特性;2. 掌握合金结构钢常用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5不锈钢及其焊接工艺 1.熟悉常用不锈钢的种类及焊接性;2.正确选择不锈钢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 6耐热钢及其焊接工艺1.熟悉常用耐热钢的种类及焊接性;2.正确选择耐热钢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 7铸铁及其焊接工艺1.熟悉常用铸铁的种类、特性及焊接性;2.正确选择铸铁的焊

8、接材料及焊接工艺。 8非铁金属材料的焊接1. 熟悉常用有色金属的焊接特点,合理选择焊接材料;2. 掌握常用的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9异种金属的焊接1. 了解异种金属的分类以及异种金属焊接的主要问题;2. 掌握常用的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10新材料的焊接1.了解几种新材料的分类以及焊接的主要问题;2.掌握常用的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六、课程实施(一) 教学团队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有本专业具有高级工证或中级以上职称教师 68 人;其中,焊工实训指导教师24人。(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以及与课程相应的软件作支

9、持。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校外要求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做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三)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项目导向法,辅助采用讨论法、示范法。任务驱动法:以学生能够看懂焊接示意图的技术要求;能够选择正确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参数;在焊接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焊接裂纹、气孔、夹渣等为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达到任务的完成,每个人都会发挥其个人的能动作用。讨论式教学法:本课程要求每一名学生完成金属材料焊接实训项目,每2到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内经常讨论问题,课堂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代表发言

10、的方式进行。真实情景教学法:教学组织完全模仿真实产品的生产、研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入异种近似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以完成产品为目的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四)教学评价、考核要求在过程性考核观的引导下,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考勤、课堂表现、文明生产、实训过程和综合焊接件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1过程考核(40%):对学生完成每个项目学习的过程给出评价,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安全规范、行为习惯等,所有项目评价的平均值为课程过程考核分值。 2项目考核(60%):实习教师针对学生焊接的工件,根据焊接要求的评分标准等,进行评分考核。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组织由

11、主讲教师与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及实训指导手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视听光盘、教学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的调用。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生产制造部的企业资源,结合生产中真实产品的加工,让学生在真实产品的焊接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的水平。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专业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教学相关的电子教材、视频资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在网上点播学习。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试制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八、其他说明 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