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261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9.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光设计与集热器讲解(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聚光设计与集热器 3.1 聚光原理 太阳聚光设计的意义: 非聚光情况下,太阳能集热工质的温度一般低于 100。 为提高工质温度从而扩大应用范围,或者为提高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采用适当的聚光 方式,将自然状态下能量密度较低的太阳辐射能汇 聚到很小的接受表面上,以产生高温工质或高光通 量。 3.1.1 聚光的必要性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热电转换效率与聚光比及吸热器温 度之间的关系 两种基本的聚光形式 1. 反射式聚光 2. 折射式聚光 3.1.2 抛物面反射聚光 n抛物面焦点上的光源(焦点)所产生的平行光束 抛物线方程: 实际太阳光线所产生的成像 n太阳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并非平行光

2、,而是张角为32的发散光,因此 不可能完全聚焦。经抛物面聚焦后所产生的图像宽度W,随着反射点 P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太阳图像宽度W计算公式 聚光抛物面实例 3.1.3 抛物面的离散化 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 n当为提高聚光比而扩大抛物面时,会产生如下 问题: (1)抛物面的重量及转动惯量随尺度增大而急 剧增大,为跟踪设计带来困难。 (2)抛物面过大难以解决风荷载问题。 (3)连续抛物面的精确机械加工不容易实现。 此外,在普通抛物面聚光器中,吸热器必 须和集热面一同转动,造成无谓的动力消耗。 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Linear Fresnel ReflectorLFR), 因由法国工程师Augstin

3、-Jean Fresnel 发明而得名。 n每一个带状镜元的倾角和跟踪速度均不相同,需要进行 具体的设计计算。 西班牙Novatec Biosol公司建造的PE-1太阳能电站的LFR镜场 。该电站2009年成功试运行,是世界上第一座LFR型电站。 3.1.4 折射式聚光设计 n从平凸透镜到菲涅尔透镜 通常聚光比愈大则透镜愈厚。为了减小 透镜厚度,将凸面做成阶梯球面,同样能 够达到很好的聚光效果。 进而,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又将阶梯 球面近似地用平面代替,从而形成了“菲涅 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给定的焦 距f来具体确定每一个阶梯平面的倾角。 菲涅尔透镜的设计原理 阶梯平面倾角与折射

4、光线倾角、及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的关系: 阶梯面倾角与当地平面参数r、W 及焦距d之间的关系: 菲涅尔透镜聚光 3.2.1 聚光比的定义 (1)几何聚光比集热器的收光孔面积Aap与吸热器的吸热面积Aabs之比。 3.2 聚光比 由于镜面在光学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导致通过收光孔的射线并不是都 能够汇集到吸热面上,因此,Ce总是小于Cg。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0称为“光学散射损失因子”。 (2)辐射通量聚光比 聚集到吸热器上的平均辐射强度Iab与入射太阳辐射强 度I之比。 (3)抛物面聚光器的理论聚光比 设右图所所示的抛物面,其焦 平面与其收光孔重合。 假如太阳光线是绝对平行的,则 右图抛物面聚光

5、器的聚光比应趋向 于无穷大,因光线都聚焦在一点。 而事实上,由于太阳圆盘有32 的张角,所以抛物面所能够达到的 极限聚光比只是 槽式抛物面 碟式抛物面 式中Fa,s为抛物面的收光孔对太阳所张的角系数,代表入射太阳光与抛物 面法向z之间的夹角, 在1690之间变化。 3.2.2 吸热器温度与聚光比的关系 对于任何形式的集热-吸热系统,通过热平衡分析可以导出其吸热器的运 行温度Tabs与几何聚光比Cg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 吸热器以导热和对流方式损失能量所占总接收的辐射能的份额。 吸热器的吸收率。 r 聚光器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x 太阳圆盘所张的半角,大约等于4.7mrad, e 吸热器的

6、发射率。 Tsun 太阳表面温度。 Tamb 镜场环境温度。 聚光比与吸热器工作温度之间的关系图 LFR集热器的聚光比计算 3.2.3 LFR镜场的聚光比 LFR镜场光线反射示意图 上式表明,同样的镜元当其与吸 热器的距离不同时,它对聚光比 的贡献不同。 LFR镜场聚光比与镜元个数及塔高的关系 3.3 非聚光型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分类 跟踪 类型 集热器类型吸热体类型聚光比范围 使用温度范围 () 静止 平板平板130-80 真空管管型150-200 复合抛物面管型 1-560-240 单轴 跟踪 5-1560-300 线性菲涅尔管型10-4060-250 圆柱槽式管型155060-300 抛

7、物面槽式管型10-8560-400 双轴 跟踪 碟式点6002000100-1500 塔式-定日镜点3001500150-2000 n结构与外形 3.3.1 平板集热器 n采光面等于集热面,聚光比C=1; n不跟踪太阳,固定安装; n生产成本低廉; n热损失较大,介质温度较低(80)。 平板集热器的基本特点 工作原理 热损失与集热效率 对流热损失和辐射热损失的影响因素 (a)玻璃盖板的特性 (b)保温层 (c)吸热体表面特性 (d)风速 集热效率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Qu 为集热器内工质的加热功率,W; A 集热面积,m2; G 太阳总辐照度,W/m2。 n平板集热器热损失大的主要原因封闭腔内

8、空气的传热作用 n从平板集热向真空腔体集热转换的困难 (1) 真空封装技术 (2)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n热水保温瓶胆的启示 3.3.2 真空管集热器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1一内玻璃管; 2一外玻璃管; 3一选择性吸收涂层; 4一真空;5一弹簧支架; 6一消气剂 主要技术特点 (1)特种玻璃 采用硼硅玻璃 其热膨胀系数小(3.310-6);太阳透 过比高(0.90);耐热温差大于200;机械强度较高 。 (2)高的真空度 内、外管之间的间隙约为5mm,间隙抽 真空至10-3Pa。 钡钛消气剂的作用:能在真空集热管运行时吸收管内 释放出的微量气体,以保持管内真空度。 (3)选择性吸收涂层

9、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将铝氮/铝等 合金材料均匀沉积在内管表面上,以此吸收太阳光线。 工作原理 应用实例 3.4.1 碟式系统 n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 抛物型聚光碟 立轴 支撑与水平旋转 横轴 子午面旋转 吸热器 斯特林发动机 发电机 3.4 点聚焦集热器 碟式太阳能发电阵列装置装机容量50万千瓦,使用3.4万个 碟型斯特林系统,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 碟式聚光发电系统的技术特点 (1)需要双轴跟踪系统。 (2)聚光器、吸热器和斯特林发动机一体化,整体转动。 (3)斯特林机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可靠性低,寿命短,目 前商业化程度低。 (4)由于重量与可用空间限制,碟式聚光器无法与蓄热系 统相

10、结合,导致系统频繁启动、停止。 (5)美国一碟式实验系统的光电转换率达到31,保持着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高效世界纪录。 斯特林发动机简介 n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 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动力装置。原理是自动跟踪 太阳能聚光镜将太阳光聚焦于发动机头部,加热高压氢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通过曲 柄连杆机构带动发电机转化成电能输出。 斯特林循环的压-容图和温-熵图 (请学生观看网上工程热物理所斯特林机的工作演示,网址: 3.4.2 塔式-定日镜系统 定日镜形式 吸热塔的结构形式 混凝土塔钢塔 3.5.1 抛物槽式聚光器 3.5 线聚焦集热器 n抛物槽式聚光器的结构与 部件 抛物

11、型聚光面 长条型支架 水平横轴 子午面旋转 水平管吸热器 柔性连接管 抛物槽式聚光器实例 设计运行温度400、用于抛物槽式集热的真空管,长度2米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n结构较简单,技术相对成熟 n聚光比属于中低范围(C=10-85),相应的集热温度在 400以下。 n由于吸热管道连同集热表面转动,系统自身动力消耗较大。 n考虑自重与风荷载等因素,实用中单个抛物集热面的收光孔 面积一般不超过100m2。需要更大的聚光面积时要采取多个 抛物槽串联的形式。 抛物槽式聚光的优缺点 抛物状镜元 3.5.2 线性菲涅尔式(LFR)聚光器 LFR聚光系统的结构 LFR聚光镜场 不同月份镜元倾角的变化

12、LFR聚光设计要点: 镜元形状与尺度 镜元布置方式 太阳跟踪装置 吸热器 管路系统 吸热器外形与结构 n镜场余弦损失 (a) 东西镜场与南北镜场(镜元水平布置) 东西镜场:镜元分列吸热器管线东西两侧,吸热器呈南北走向。 南北镜场:镜元分列吸热器管线南北两侧,吸热器呈东西走向。 (b)余弦损失的衡量标准余弦系数 镜元反射的余弦损失是指相对于阳光垂直照射反射面所能得到的 最大辐射能而言的减弱程度,它与光线入射角的余弦有关。 余弦系数定义为 光学损失分析 s太阳高度角 s 太阳方位角 镜元倾角 南北镜场-坐标系与太阳光路 (c)余弦系数与镜场的布置方式有关 n从余弦效率的年平均值来看,在地球的低纬度

13、地区,采取东-西两侧 布置的镜场余弦效率较高。 n在中高纬度地区,东西场和南北场虽然年平均效率相当,但南北场在 冬季的余弦效率较高,因此更有优势。 LFR聚光集热系统采用单轴跟踪,故反射光在吸热器上会沿其轴 向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当太阳光线入射角度较大时,部分反射光将 从吸热器末端移出,形成末端偏移溢出损失。偏移程度越大,末端损 失程度也越大。 n吸热器末端溢出损失 对于南北场,反射光偏移沿东西方向运动 ,用e表示, 镜场的纵向长度越长,偏移对系统光 学效率的影响越小。以西班牙的参考PE-1 电站为例,其LFR镜场纵向长度为980m, 由南北场和东西场引起的最大末端偏移溢 出损失分别占总辐射的

14、4.6%与2.6%,年 平均末端偏移损失在1%左右。 PE-1电站末端偏移量镜元位置的变化 南北场 东西场 n 镜元的阴影与遮挡问题 n大气传播衰减 由较长的反射光传播路径Tp而产生,光路愈长,衰减损失愈 大。可用下式计算大气传播效率, 计算表明,对于反射光路径在50m以下的镜场,由大气传播引起的系统光学 损失为1%到1.3%之间,东西场效率稍高于南北场效率。 什么是镜场的阴影和遮挡? PE-1太阳能发电站的镜场参数:塔高7.4m,镜元21行,镜元宽0.8m,长 800m,镜元之间0.16m等间距布置,线性吸热器置于南北镜场中央。 阴影和遮挡损失通常用“阴影与遮挡效率”来衡量,它通过被遮挡或阴

15、影面 积之和与镜元总面积A之比来定义, 阴影和遮挡所产生的影响怎样衡量? 实际镜场的阴影和遮挡效率以西班牙PE-1太阳能电场为例 PE-1镜场平均阴影与遮挡效率随时间的变化 PE-1镜场镜元间距对阴影与遮挡效率的影响 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截面形式 (四种吸热器形式) 3.5.3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由美国学者Winston发明,早起 用于高能物理中的射线检测,1974 年开始用于太阳能技术。 特点: 聚光而不成像, 不需跟踪, 只需随季 节少量调整角度 聚光比一般在10以下 工作温度在80250之间 适合于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系统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聚光比 聚光比定义为收光孔面积与吸热 器面积之比,

16、即 每一侧的反射面由抛物面和圆渐开 线组成;G和F分别为左、右抛物面 的焦点。 分析各几何部分的相互关系,可以 得到复合抛物面的最大聚光比为 复合抛物面集热与平板集热的效率比较 (1)双轴跟踪与单轴跟踪 双轴跟踪用于点聚焦装置(塔式、碟式) 单轴跟踪用于线聚焦装置(槽式、LFR式) (2)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不需要检测太阳位置,仅仅依靠预先计算好的当地的 太阳视运动规律编制程序,来达到控制目的。开环控制需要高精度的 太阳位置算法。 闭环控制基于反馈原理,通过检测太阳位置,得到控制器的 反馈输入信号,然后控制伺服机构驱动聚光装置转动。闭环系统不能 克服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少单独使用。 (3) 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负责存储信息、发布指令以及记录时间,包括单片 机、时钟日历芯片、键盘显示芯片、LED显示灯等。 执行机构使聚光镜产生转动的部件组合,包括步进电机、减速 装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