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1198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学案鲁人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水田园诗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及其常用表现手法。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一、明确 概 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代表诗人: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二、常见意象与意境:1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

2、谐、富有生活气息。2.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三、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王维汉江临泛李白望庐山瀑布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孟浩然过故人庄王驾社日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

3、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 过香积寺(王维)四、常用表现手法(一)描写:1.听觉角度:动静结合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2.视觉角度: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 远近3.细致程度: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

4、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三)修辞:在古

5、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1把握意象 2. 分析意境 3. 体会情感 4. 鉴赏手法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课本所选诗歌 第三课时 达标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何遁山人归蜀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

7、”字的妙处。(4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2011山东)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参考答案:1、(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

8、“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副画面活了起来。2(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3(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

9、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解释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变量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是否明显,会在回归系数1的估计值中反映出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