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复习课件11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1135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光复习课件111.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声、光复习课件111.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声、光复习课件111.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声、光复习课件111.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声、光复习课件111.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光复习课件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光复习课件11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 声声 现现 象象 产生产生 : : 物体振动物体振动 传播传播 条件条件: : 介质 介质 速度速度: : 与介质有关 与介质有关 形式形式: :声波声波 特性特性 音调音调: : 响度响度: : 音色音色: : 分类分类 乐音乐音: : 噪音噪音: : 利用利用 传递信息传递信息: : 传递能量传递能量: : 声能声能 听声听声 条件条件: : 人耳构造人耳构造: :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三、声音的特征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音的利用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知识点: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

2、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 二、 声音的特征音 调、响度和音色 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三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知识点: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 2.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 、固体物质作介质传播,真空 不能传播声音。 1 1、人耳的构造、人耳的构造: : (2) (2)中耳中耳: : (3) (3)内耳内耳: : 2 2、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 : 声音声音 声波声波 空气空气 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3、大脑大脑 3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 (1)(1)外耳外耳 : : 3.回声现象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 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 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合 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 (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但应先知 道声速V、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 ,再应用S=Vt计算。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江苏宿迁2004 ) C 中考连接: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4、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 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芜湖2004 ) D 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 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质空气 氧气铝铝铁铁铅铅 物质质的密度(Kg/m3)1.29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 5000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 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

5、度的增大而增 大(南京市2004) C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北京朝阳2004) D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长春市2004)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D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 的声音吸引,表明 也能传声。 (福建漳州2004 ) 空气 水 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 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

6、音是靠 的。 (南京2004) 振动 空气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 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 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 表的“滴嗒”声,是靠 传播的 ;(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 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的. (吉林2004) 枕头 水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 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河北2001 ) 340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10、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 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

7、出, 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 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 能是 (湖北宜昌2004 )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没形成真空状态.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相关知识 1.音调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 原来位 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称之为响度。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 越小,响度越大。所以说,响度与发 声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 离发声体的 远近有关系。

8、3.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 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 的另一个特征。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苏州2004 ) C 中考连接: 2、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 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 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 的( ) (威海2004)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B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 的叫声相比较,_叫声音调高 ,_叫声响度大。 (长春2004) 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

9、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出的声音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高. (大连2004 ) 水牛 蚊子 响度 音调 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 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 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 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口 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 播的(江西2004) 音色 空气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 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 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不同. (泰州市2004) 音色 响度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 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 (2004年河北省) 响度

10、 音色 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 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 。 (写出两点) (哈尔滨2004)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 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 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 述现象可归纳出:(1 1)声音是由物体)声音是由物体 的的_产生的;产生的; (2) 。 振动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相关知识 1.噪声及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 指

11、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 声音,均为 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 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 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 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丁丙 抽气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

12、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 噪声污染 (连云港2004) D 中考连接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章的基本知识。 2、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提高探究、分析、综合能力。 练习一:1.小红同学家住在偏远 的山区。他每天早晨起来,都到村 边的河里挑两桶水给军属张大妈家 送去。若小红家、张大妈家与河岸 的位置如图的所示。则小红应怎样 走路径最短? 小红家 张大妈家 小河 小红家 张大妈家 小河 A A1 O B 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即:像和物关于镜面成轴 对称图

13、形。 、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 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 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 : C 练习二: 1. 水中的潜水员看天空中飞行的 飞机,看到的飞机( ) A.是实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B.是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C.是实像,位置比实际位置底 D.是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底 B 2.在图中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 置及反射光线: O 空气 水 A A1 OO1 水 空气 情景二: 小明有一次在玩中发现:太 阳光通过绿色玻璃后照射到红布 上,红布呈现黑色。你能告诉他 原因吗? 记住了吗 ? 光谱白光 色散 物体的颜色 色光三

14、原色:、。 颜料三原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 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 决定。 不可见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 蓝 品红 黄 青 反射的色光 透过的色光 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一、填空: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 光年 是 单位。 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 1m,像距物体 m,若物体向平面镜靠近0.2米 ,则像与物体相距 m。 过量的 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 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 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 折射角为 。 3108 长度 2 1.6 紫外线 36o 二、选择:

15、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A.只有太阳、烛焰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 D.三个都是 .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 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A B 凸 透 镜 凸透镜 相关概念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运用: 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 镜.望远镜等 对光线的作用: 焦点: 焦距: 光心: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于主轴的交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的中心点 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情况: 光心 焦点 焦点 主轴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凸透镜 能够成像,那么请问同学们想知道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通过 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做实验前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实验任 务单,来按要求完成实验: 物距:U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成 像。 倒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