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00924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最重要的指标,利润差异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实际经营业绩与管理当局所期望的标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差异发生的原因,为企业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能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盈利。利润差异分析的层次分解法是指将利润差异进行逐层分解,直至找出存在差异具体原因的方法。本文就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举例说明。例某公司制造三种不同型号的机器a、b、c,某年度的预算与实际损益表如下所示(单位:万元,以下均同):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公司的实际净利比预算水平少三分之一。是什么原因引起利润的差异呢?下面分

2、四个层次对利润差异进行分析。一、第一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将实际利润与预算利润进行比较,最初始的利润差异分析是:实际利润比预期利润少15(3045)万元(逆差)。二、第二层次。在这个分析层次上,对损益表中每个主要项目的预算与实际经营结果进行比较(固定成本指可追溯固定成本与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和)。可以看出,只有变动成本比预算降低了,其他都是不利差异。三、第三层次。在这个分析层次上,把公司业务水平的变化因素与成本、售价和经营效率因素分开来,编制弹性预算。这里的弹性预算是指在给定了实际销售量和销售结构的情况下,预期的利润将是多少。弹性预算计算结果列表如下:通过以上弹性预算的编制,我们可以计算第三层次的两种

3、差异:(1)销售业务活动差异(2.5万元),是因为未实现预计的销售水平和结构所致;(2)成本售价经营效率差异(12.5万元)是以实际销售量为基准计算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之间的差异,表示实际销售的单价和成本变动带来的影响。四、第四层次。在这一层次上,对第三层次所说的两种差异加以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分析2.5万元的销售业务活动量差异,它可以分解为销售量差异和销售结构差异,在计算这两个差异之前,先计算加权边际贡献:加权边际贡献=(1,0000.031,0000.042,0000.035)/(1,0001,0002,000)=0.035反映由实物销售量变化引起的预期边际贡献变化的销售量差异计算如下:销售量

4、差异=各产品的销售数量差额加权边际贡献=(-2000100)0.035=-3.5(逆差)反映由销售产品的结构变化所引起的预期边际贡献变化的销售结构差异计算如下:销售结构差异=各产品的销售数量差额(各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加权边际贡献)=-2000(0.03-0.035)0(0.04-0.035)100(0.035-0.035)=1(顺差)因此可以看出,在2.5万元的不利差异中,销售量的减少使企业损失了3.5万元;而由于企业减少了边际贡献较低的a产品的销售,使企业少亏损了1万元。版权所有其次,12.5万元的成本售价经营效率差异(不利)分解为销售价格差异和成本差异。计算如下:销售价格差异=实际收入-

5、以实际销售量水平计算的预算收入=(81-80)(200-200)(300-315)=-14万元(逆差)变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成本-以实际销售量水平计算的预算变动成本=(56-56)(161-160)(232-241.5)=-8.5(顺差)固定成本差异则已如以上分析为102-95=7(逆差)第二层次分析中的8万元边际贡献差异是许多不同的相互抵销因素的总和,列示如下:五、四个层次的综合分析。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售价的下降(逆差14),其次是固定成本的上升(逆差7)和销售量的减少(逆差3.5);对利润产生有利影响的因素是变动成本的减少(顺差8.5)和销

6、售结构的改善(顺差1)。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使得各种差异趋于条理化、系统化,把表示企业实际业务水平变化的销售活动差异和表示企业财务方面以及经营效率方面变化的成本、价格、经营效率差异分解开来,向企业内各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数据。这种方法对分析企业利润差异非常有效,在会计实务操作上具有现实意义。 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最重要的指标,利润差异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实际经营业绩与管理当局所期望的标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差异发生的原因,为企业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能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盈利。利润差异分析的层次分解法是指将利润差异进行

7、逐层分解,直至找出存在差异具体原因的方法。本文就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举例说明。例某公司制造三种不同型号的机器a、b、c,某年度的预算与实际损益表如下所示(单位:万元,以下均同):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公司的实际净利比预算水平少三分之一。是什么原因引起利润的差异呢?下面分四个层次对利润差异进行分析。一、第一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将实际利润与预算利润进行比较,最初始的利润差异分析是:实际利润比预期利润少15(3045)万元(逆差)。二、第二层次。在这个分析层次上,对损益表中每个主要项目的预算与实际经营结果进行比较(固定成本指可追溯固定成本与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和)。可以看出,只有变动成本比预算降低了,

8、其他都是不利差异。三、第三层次。在这个分析层次上,把公司业务水平的变化因素与成本、售价和经营效率因素分开来,编制弹性预算。这里的弹性预算是指在给定了实际销售量和销售结构的情况下,预期的利润将是多少。弹性预算计算结果列表如下:通过以上弹性预算的编制,我们可以计算第三层次的两种差异:(1)销售业务活动差异(2.5万元),是因为未实现预计的销售水平和结构所致;(2)成本售价经营效率差异(12.5万元)是以实际销售量为基准计算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之间的差异,表示实际销售的单价和成本变动带来的影响。四、第四层次。在这一层次上,对第三层次所说的两种差异加以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分析2.5万元的销售业务活动量差异

9、,它可以分解为销售量差异和销售结构差异,在计算这两个差异之前,先计算加权边际贡献:加权边际贡献=(1,0000.031,0000.042,0000.035)/(1,0001,0002,000)=0.035反映由实物销售量变化引起的预期边际贡献变化的销售量差异计算如下:销售量差异=各产品的销售数量差额加权边际贡献=(-2000100)0.035=-3.5(逆差)反映由销售产品的结构变化所引起的预期边际贡献变化的销售结构差异计算如下:销售结构差异=各产品的销售数量差额(各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加权边际贡献)=-2000(0.03-0.035)0(0.04-0.035)100(0.035-0.035)

10、=1(顺差)因此可以看出,在2.5万元的不利差异中,销售量的减少使企业损失了3.5万元;而由于企业减少了边际贡献较低的a产品的销售,使企业少亏损了1万元。版权所有其次,12.5万元的成本售价经营效率差异(不利)分解为销售价格差异和成本差异。计算如下:销售价格差异=实际收入-以实际销售量水平计算的预算收入=(81-80)(200-200)(300-315)=-14万元(逆差)变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成本-以实际销售量水平计算的预算变动成本=(56-56)(161-160)(232-241.5)=-8.5(顺差)固定成本差异则已如以上分析为102-95=7(逆差)第二层次分析中的8万元边际贡献差异是许多不同的相互抵销因素的总和,列示如下:五、四个层次的综合分析。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售价的下降(逆差14),其次是固定成本的上升(逆差7)和销售量的减少(逆差3.5);对利润产生有利影响的因素是变动成本的减少(顺差8.5)和销售结构的改善(顺差1)。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使得各种差异趋于条理化、系统化,把表示企业实际业务水平变化的销售活动差异和表示企业财务方面以及经营效率方面变化的成本、价格、经营效率差异分解开来,向企业内各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数据。这种方法对分析企业利润差异非常有效,在会计实务操作上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