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600287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5圆周率的历史|北师大版(2014秋)(共14张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周率的历史 的探索之路 几何法时期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 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 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 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后来他发现3.14这个数值还是 偏小。于是继续割圆到1536边形,求出3072边形的 面积,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圆周率。 刘 徽 (约公元225年295年) 卡西 中世纪晚期阿拉伯 数学家、天文学家。 主要表现在他所著的 算术之钥、圆 周论、弦与正弦 之书等书之中。 圆周论中的圆周率 ,是由圆内接正四边 形算起,依次使边数 加倍,准确到小数点 后16位,打破了祖冲之 (

2、429500)保持了近 千年的7位小数准确的 记录。 鲁道夫范科伊伦 (1540年1610年), 荷兰数学家。鲁道夫科伊 伦把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 在计算圆周率上。他运用的 是1800年前阿基米德所适 用的割圆法。他用2的六十 二次方边形,将圆周率计算 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对 自己的这个成就感到非常自 豪,以致这个数被刻在他的 墓碑上;直到今天,德国人 还常常称这个数为“鲁道夫 数”。 分析法时期 由于用正多边形逼近圆,计算量很大, 再向前推进,必须在方法上有所突破。 随着数学的不断反战,人类开始摆脱求 正多边形的繁难计算,求圆周率的方法也日 新月异,开始步入分析法时期。这时候代表 人物有梅

3、钦、弗格森和伦奇。 算法的突破: 第一个快速算法由英国数学家梅钦(John Machin)提出,1706年梅钦计算值突破100 位小数大关。 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D. F. Ferguson) 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的808位小数值,成 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计算机时代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9 年,美国制造的世上首部电脑ENIAC(Electronic Jean Guilloud和Martin Bouyer以电脑CDC 7600发现了 的第一百万个小数位。 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用克雷2型(Cray-2 )和IBM3090/VF型巨型电

4、子计算机计算出值小数点 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2010 年1月7日法国工程师法布里斯贝拉将圆周率算到小 数点后27000亿位。2010年8月30日日本计算机奇才 近藤茂利用家用计算机和云计算相结合,计算出圆周率到 小数点后5万亿位。 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 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刷新了 2010年8月由他自己创下的5万亿位吉尼斯世界纪录。 虽然圆周率的计算还有无限空间,但是 我们已经知道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科学家已经证明只要精确到小数点后39位 ,对天体的计算已经误差只有一个原子大 小了,所以再计算下去已经没有了实际意 义。但是这条对圆周率的探索之路,却推 动了数学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