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145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人格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 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楚国贵族家庭,知识 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但由 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 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 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 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 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 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 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 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 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 进湖南省

2、汨罗江自杀了。 简介屈原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学 习屈原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 高尚品德。 一、字音(A) 属(zh )草稿 相随属(zh ) 惨怛(d) 帝喾(K ) 举类迩(r)而见(xin)义远 濯(zhu)淖(no ) 皭(jio )然 绌(黜ch) 详(佯yng) 离(罹l)忧 丹淅(x) 滋垢(gu) 屈匄(gi) 靳(jn)尚 被(披p)发 枯槁(go)哀郢(yng) 赵不内(纳 n) 三闾(l)大夫 温蠖(hu ) 汨(m )罗 汶汶(mn ) 何不

3、餔(b)其糟而啜(chu)其醨(l)皓皓(ho)渔父 (f ) 词类活用(B)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 人) (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 (4)、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 词,污浊的环境)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7)、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状语,用丰厚的礼物) (8)、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 破) (9)、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10)、莫不

4、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 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11)、 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12)、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虚词积累(B) 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 放为? 为之奈何?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赵王寿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而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 皆醉而我独醒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 啜其醴? 吾恂恂而起 语气词 对 语气词 替 为-所,表被动 转折,却 并列 修饰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形貌昳丽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 递进 承接 文言句式A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也 信而见疑,忠而

5、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张仪。 是以见放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判断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句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大破楚师于丹淅遂绝 齐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 尚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被动句的表现方法总结: 1、无专门词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兵措地削,亡其六郡。 2、介词“于” 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3、介词“见”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4、“见于”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介词“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为所” 夫直议者 ,不为人所容。 其后楚日益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为所”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6、8、介词“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其他重点词语 A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厌恨、痛心) (8)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 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13) 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14)齐与楚从亲(合纵) (15)楚诚能绝齐(如果) (16)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17)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18 )臣请往如楚(往、到) (19)奈何绝秦欢(断绝) (20)屈平既嫉之(憎恨) (21)人君无愚智(无论) (22)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24)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