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599702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rm(ph),cht=1;否则,cht=0。如果1三、数据中国市场的上市公司个股和大盘的收益率数据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hinatockmarketamaountingresearch,简称csmar),该数据库按照国际标准数据库(cr和urstat)的调整技术计算个股收益率,对于上市公司的红利、配股、拆细等因素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回报率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信性。采样区间从1992年1月2日到2000年12月31日,包括了沪深两地所有上市公司的日收益率和月收

2、益率数据(采用不考虑现金再投资的收益率)。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按照平均加权方法计算,分散化指标根据公式(1)计算。为了检验行业中的羊群行为,对于行业资产组合也分别计算了分散化系数,按照csmar的分类标准公司将所有上市公司分为6类(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综合、工业、商业)。美国市场的数据由am公司提供的ustat数据库,我们选择构成标准普尔500(standardamool500)指数的500只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为样本。为与中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取样时间为1992年1月到2000年12月,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取样时间一致。行业资产组合按照pus-tat的经济部门(economicector)分

3、类标准公司将所有上市公司分为10类(能源,材料,工业,服务业、零售业、医卫、金融、信息技术、远处通讯服务和公用事业)。表1给出了分散度的平均水平、标准差和用来计算这些统计数的平均公司数。中国市场日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平均值为243。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的分散度最低,只有166;工业的分散度指标最高,平均分散度为245。在美国市场中,整个市场日收益率的分散度平均值为171,从行业上看,信息技术类的分散度指标最大,公用事业类的分散度指标最小。四、中国市场羊群行为的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所有行业的回归系数1和2显著为正,按照行业分组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也分别显著为正。即在市场收益率为5的极端高水平时个

4、股收益率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在市场收益率为5的极端低水平时,个股收益率也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在1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回归系数1(001)显著为正,且大小约为2(005)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收益率为1的极端高水平时,个股收益率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分散。这表明,在市场极度上涨时,个股趋向于分散的状态,羊群行为减少。这和我国的大牛市中各行业、各板块轮流上涨,轮流领涨的现象吻合。1(0.01)为负值(在统计上不显著),按行业分组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1(001)有两个为负,四个为正。即市场收益率处于1的极端低水平时,个股收益率反而表现出一定的集中。这表明在市场大幅度下跌时个股也许开始时趋向于分散,但是随着熊

5、市的进一步深化,个股收益率反而表现出一致下跌的趋向。这个结果支持在中国市场的熊市中存在广泛的羊群行为。比较1和2的相对大小,我们发现在5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2约为1的3倍,按行业分组的样本中2也均大于1;在1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1为负而2显著为正,按行业分组的子样本中各行业的2也都大于1。因此,中国市场中市场极度走高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在市场极端下挫时的羊群行为。从中可以推断,在市场大幅下挫的时候给投资者带来的抛售压力明显大于在市场上升时的给投资者带来的购买冲动。在市场大幅下挫时,大盘的走低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当心自己的持有的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挫,于是纷纷抛出股票,这种卖方的羊群行为反过来使得许多股票

6、价格同时下降,这样形成了价格下降和抛售羊群行为之间的正反馈。但是在市场大幅上升时,固然有一些投资者看好市场,大幅增仓,但是也有些投资者也许当心价格已经太高,不愿跟人。因此此时投资者的行为相对分散,跟风行为低于在熊市中的羊群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可以发现投资者在市场大幅下挫和在市场大幅上升时的行为差异投资者对于损失和收益的不同态度。kahnemen,tversky(1979)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proecttheory),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投资者对待损失和收益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定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应大于同样数量的收益带来的正效应。即,投资者在损失区域的风险厌恶程度

7、大于在收益区域中的风险厌恶程度。可以用期望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本文的结果:在市场大幅下挫中,投资者的损失厌恶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导致了上述的群体性抛售行为,在市场大幅上升时,投资者的收益偏好程度却没有对应地增加,因此导致了上述的相对分散的投资行为(有购入也有抛售)。版权所有五、对美国市场羊群行为的检验结果下面以构成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只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美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特征,以比较中国市场和西方市场的羊群行为的特征上的区别。表3给出了对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分散度的日收益率回归结果。在极端10和5的水平上,全部行业以及分行业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1和2都显著为正(在置信度为1的水平上)

8、。即在大牛市和大熊市中的羊群行为程度都比较低。这个结果和中国市场的不一样。比较表4和表3可发现,中国的t统计值大部分都小于美国证券市场的t统计值,而且使用中国的数据的检验发现1为负值(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因此可认为以美国为参照对象,我国个股收益率对于市场收益率的羊群行为程度高。这个结论定是地说明了相对于西方投资者比较成熟的投资理念,我国投资者的理性意识还不健全,跟风等各种非理性行为现象比较突出。该结论和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研究结果(宋军,吴冲锋,xx)一致。在两种标准下1另外,我们对于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月收益率数据也进行了计算和检验,结果和各自的日收益率的结果大致相同。六、结论本文

9、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利用公开的价格数据,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测度的优越性在于它需要的数据易于获得,计算方法简单;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它是对于投资者羊群行为的一个很保守的测度。本文研究充分考虑了分散度测度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分散度的相对大小的比较上。一方面,将中国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另一方面将市场收益率处于极高和极低水平的分散度回归系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中国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都存在着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在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的现象,该结果可用期望理论中的决

10、策者对于损失、收益的不同态度来解释。 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rm(ph),cht=1;否则,cht=0。如果1三、数据中国市场的上市公司个股和大盘的收益率数据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hinatockmarketamaountingresearch,简称csmar),该数据库按照国际标准数据库(cr和urstat)的调整技术计算个股收益率,对于上市公司的红利、配股、拆细等因素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回报率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信性。采样区间从1992年1月2日到2000年12月31日,包括了沪深两地所有上市公司的日收益

11、率和月收益率数据(采用不考虑现金再投资的收益率)。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按照平均加权方法计算,分散化指标根据公式(1)计算。为了检验行业中的羊群行为,对于行业资产组合也分别计算了分散化系数,按照csmar的分类标准公司将所有上市公司分为6类(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综合、工业、商业)。美国市场的数据由am公司提供的ustat数据库,我们选择构成标准普尔500(standardamool500)指数的500只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为样本。为与中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取样时间为1992年1月到2000年12月,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取样时间一致。行业资产组合按照pus-tat的经济部门(economicect

12、or)分类标准公司将所有上市公司分为10类(能源,材料,工业,服务业、零售业、医卫、金融、信息技术、远处通讯服务和公用事业)。表1给出了分散度的平均水平、标准差和用来计算这些统计数的平均公司数。中国市场日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平均值为243。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的分散度最低,只有166;工业的分散度指标最高,平均分散度为245。在美国市场中,整个市场日收益率的分散度平均值为171,从行业上看,信息技术类的分散度指标最大,公用事业类的分散度指标最小。四、中国市场羊群行为的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所有行业的回归系数1和2显著为正,按照行业分组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也分别显著为正。即在市场收益率为5的极端高

13、水平时个股收益率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在市场收益率为5的极端低水平时,个股收益率也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在1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回归系数1(001)显著为正,且大小约为2(005)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收益率为1的极端高水平时,个股收益率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分散。这表明,在市场极度上涨时,个股趋向于分散的状态,羊群行为减少。这和我国的大牛市中各行业、各板块轮流上涨,轮流领涨的现象吻合。1(0.01)为负值(在统计上不显著),按行业分组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1(001)有两个为负,四个为正。即市场收益率处于1的极端低水平时,个股收益率反而表现出一定的集中。这表明在市场大幅度下跌时个股也许开始时趋向于分散,但

14、是随着熊市的进一步深化,个股收益率反而表现出一致下跌的趋向。这个结果支持在中国市场的熊市中存在广泛的羊群行为。比较1和2的相对大小,我们发现在5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2约为1的3倍,按行业分组的样本中2也均大于1;在1的标准下,所有行业的1为负而2显著为正,按行业分组的子样本中各行业的2也都大于1。因此,中国市场中市场极度走高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在市场极端下挫时的羊群行为。从中可以推断,在市场大幅下挫的时候给投资者带来的抛售压力明显大于在市场上升时的给投资者带来的购买冲动。在市场大幅下挫时,大盘的走低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当心自己的持有的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挫,于是纷纷抛出股票,这种卖方的羊群行为反过来使得

15、许多股票价格同时下降,这样形成了价格下降和抛售羊群行为之间的正反馈。但是在市场大幅上升时,固然有一些投资者看好市场,大幅增仓,但是也有些投资者也许当心价格已经太高,不愿跟人。因此此时投资者的行为相对分散,跟风行为低于在熊市中的羊群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可以发现投资者在市场大幅下挫和在市场大幅上升时的行为差异投资者对于损失和收益的不同态度。kahnemen,tversky(1979)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proecttheory),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投资者对待损失和收益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定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应大于同样数量的收益带来的正效应。即,投资者在损失区域的风险

16、厌恶程度大于在收益区域中的风险厌恶程度。可以用期望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本文的结果:在市场大幅下挫中,投资者的损失厌恶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导致了上述的群体性抛售行为,在市场大幅上升时,投资者的收益偏好程度却没有对应地增加,因此导致了上述的相对分散的投资行为(有购入也有抛售)。版权所有五、对美国市场羊群行为的检验结果下面以构成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只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美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特征,以比较中国市场和西方市场的羊群行为的特征上的区别。表3给出了对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分散度的日收益率回归结果。在极端10和5的水平上,全部行业以及分行业的子样本的回归系数1和2都显著为正(在置信度为1的水平上)。即在大牛市和大熊市中的羊群行为程度都比较低。这个结果和中国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