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9506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幼儿园教师如何备课? 达拉特旗第十一幼儿园 2017年9月21日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备课? 二、备课备什么? 三、怎么去备课?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一、为什么备课? 一

2、个问题:备课是什么? 一句箴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道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熟悉课标(纲要+指南) 目标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了解幼儿(评价) 选择内容、途径和方法 活动的准备 过程设计和延伸(时间、空间延伸)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二、备课备什么? 讲究“三备” 一是备教材 二是备教法 三是备幼儿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

3、的。 三、怎么备课? 这里专指狭义的教学活动计划,又 称课时计划或教案等,指教师根据具体 教学内容安排,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 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它阐明在 一定的活动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 完成什么目标等。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具体如下: (一)活动名称:指本次活动的具体名称 或主题。注意应标明班级、幼儿人数、活动日 期。 (二)活动目标:主要阐明期望幼儿通过 这一活动能达到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或行为 习惯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等

4、方 面。叙述要具体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 )活动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1.直观类方法:包括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 、 范例法、欣赏法等; 2.语言类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描述法等; 3.实践类方法:包括练习法、操作法、游戏法 、表达

5、法、发现法、记录法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如材料的名称、所用的数量、场 地的安排等。 2.经验准备,如果画小动物,就可以到动物园 参观,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五)活动过程: 一般包括开始、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1.开始部分:又称导入部分,主要目的 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 兴趣

6、。常用方法有:直观入法、演示导 入法、作品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音乐 导入法、经验导入法等。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2.基本部分:是完成各项活动目标的主要过程 。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如操作、练习、 实验、讲解、讨论、谈话等。要求围绕目标、 循序渐进、层次清楚,这一部分的时间相对较 长,约占整个活动的2/3。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3.结束部

7、分:主要是归纳整理本次活动的 内容,同时又要设法激起幼儿对下次活 动的强烈愿望。常用方法有六种:归纳 法、练习法、联想法、回应法、游戏法 、延伸法。时间不宜过长,约占整个活 动的1/6。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n(六)活动延伸(时间、空间、目标的延伸 ) n如果有未完成的内容或其他相关的内容 ,可以利用其他时间继续进行。 n1.巩固、拓展、延伸 n2.如果有未完成的,可以利用其它时间继 续进行。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

8、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活动案例赏析】 大班童话欣赏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方法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一、活动名称: 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童话欣赏大班 )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体验童话故事中快乐和悲伤 两种不同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语言、动作和音乐等不同形 式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自由表达的快 乐; 3、结合真实的生活事例,幼儿能够体会

9、并且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活动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游戏表演法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树叶妈妈头饰一个, 双面树叶挂饰若干;梧桐树的图片(春 天和秋天);磁带、录音机、钢琴。 2、经验准备:熟悉故事中歌曲部分 ,会唱歌曲。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梧桐树挂图,引出童话故事 (二)欣赏

10、童话 1.第一遍听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提问:关于谁的故事?春天和秋天的树叶娃娃有 什么不一样? 2.第二遍听故事,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体会故事 中快乐和悲伤的情感,引导幼儿用歌曲表达感情。 提问:春天和秋天的树妈妈心情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唱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歌曲)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3.第三遍听故事(录音),进行经验的迁 移,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分段欣赏故事:春天段秋天段第 二年春天段 (幼儿自由交谈吧,并在公众面前表达) (三)表演童话,体验快乐

11、听录音故事,师幼分角色表演故事。体验 表演成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结束)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教师上好公开课的七大准备: n(一)备内容 n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 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 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n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 格的内容,这

12、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 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 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 洒自如。 n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 、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 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二)备目标 n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 是否

13、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 特色的好课。 n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 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 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n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 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 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 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 应尽量避免。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

14、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备自己 n1 . 知 识 储 备 “ 要 想 供 给 幼 儿 一 碗 水 , 教 师 自 己 必 须 有 一 缸 鲜 活 的 水 ” 。 在 上 公 开 课 之 前 , 幼 儿 教 师 要 吃 透 各 领 域 的 教 学 特 点 , 熟 悉 整 个 教 学 体 系 , 做 到 心 中 了 如 指 掌 , 才 能 做 到 整 合 有 度 又 有 效 。 n2 . 自 身 能 力 每 位 教 师 在 教 学 上 都 有 自 己 擅 长 的 一 面 , 在 备 课 时 , 幼 儿 教 师 要 充 分

15、考 虑 自 身 的 优 势 和 不 足 , 尽 量 在 活 动 课 中 展 示 自 身 的 长 处 , 做 到 熟 而 精 , 得 心 应 手 。 反 之 , 很 容 易 产 生 不 自 信 的 心 理 , 影 响 教 学 效 果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四)备幼儿 1 . 经 验 储 备 幼 儿 的 生 活 经 验 直 接 影 响 到 公 开 课 的 效 果 。 在 选 择 公 开 课 时 , 要 考 虑 幼 儿 的 已 有 经 验 , 若 需 要 前 期 收

16、集 资 料 的 , 应 事 先 安 排 幼 儿 相 关 活 动 , 让 幼 儿 积 累 必 备 经 验 。 n2 . 年 龄 特 征 幼 儿 是 活 动 的 直 接 参 与 者 , 他 们 的 状 态 直 接 影 响 公 开 课 的 效 果 。 备 课 时 , 要 结 合 幼 儿 的 年 龄 特 征 、 生 活 经 验 等 , 用 他 们 感 兴 趣 的 事 物 或 话 题 来 吸 引 他 们 , 调 动 他 们 的 积 极 性 。 如 小 班 不 适 合 “ 大 灰 狼 、 巫 婆 ” 之 类 的 材 料 , 大 班 的 孩 子 则 喜 欢 这 种 刺 激 性 的 教 法 。 n3 . 注 重 个 别 差 异 不 同 的 幼 儿 存 在 个 体 差 异 。 备 课 时 , 要 考 虑 不 同 幼 儿 之 间 的 能 力 差 异 , 设 置 不 同 梯 度 的 问 题 , 以 供 不 同 层 次 的 幼 儿 回 答 , 让 每 位 幼 儿 都 能 体 会 到 成 功 的 喜 悦 , 对 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