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9499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史概论近代数学的兴起解读(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讲 近代数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1517世纪初) 5.1中世纪的欧洲 5.2向近代数学的过度 5.3解析几何的诞生 5.2.1代数学 5.2.2三角学 5.2.3从透视学到摄影学 5.2.4计算技术与对数 5.1中世纪的欧洲 - 欧洲中世纪的回顾 公元5-11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 直到12世纪,同于受翻译、传播阿拉伯著 作和希腊著作的刺激,欧洲数学与开始出 现复苏迹象。可以说,12世纪是欧洲数学 的翻译时代 欧洲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力的数 学家是斐波那契 斐波那契(L.Fibonacci,1170-1250): (1202 算盘书) 算盘书主要内容: 整数和分数算

2、法; 开方法; 二次和三次方程以及不定方程; 系统介绍印度-阿拉伯数码; 算盘书可以看作是欧洲数学在 经历了漫长的黑夜之后走向复苏的 号角。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13世纪末,在意大 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 国,于16世纪在欧州盛行的思想文 化运动。是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在各领域取得 很大成就 ,数学成就只不过 是其中之一 5.2向近代数学的过度- 希望的曙光-欧州文艺复兴时期 的数学 代数学 三角学 从透视学到射影几何 计算技术与对数 5.2.1代数学 欧洲人在数学上的推进是从代数 学开始的,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成 果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领域, 拉开

3、了近代数学的序幕。主要包 括三、四次方程求解与符号代数 的引入这两个方面。 1. 三、四次方程根式求解的成功 第一个突破: 约1515年费罗发现形如:x3+mx=n (m,n0),代数方程的解法 并将解法秘密传给自己的学生费奥 1535年,意大利另一位数学家塔塔利亚 ,也宣称自己能解形如:x3+mx2=n (m,n0)的三次方程。费奥向塔塔利亚 挑战,要求各自解出对方提出的30个三 次方程。 结果是,塔塔利亚很快解出形 如: x3+mx2=n 和x3+mx=n (m,n0)两类型所有方程,而费 奥只能解出后一类方程 后来,塔塔利亚把解法传给了 卡尔丹 塔塔利亚(niccolo fontana,

4、 1499?1557,绰号tartaglia意为口吃着) 卡尔丹卡尔丹(1501-15761501-1576)医生、数学家、预言家)医生、数学家、预言家 。大法大法公布了三次方程的解法。公布了三次方程的解法。 大法(Ars Magna ) (p, q 0) 实质是考虑恒等式 若选取a,b,使:3ab=p, a3-b3=q,不难解得a,b p, q 0 2.四次方程求解 费拉里费拉里(1522-15651522-1565),卡尔丹的学生,获得),卡尔丹的学生,获得 解一般四次方程的解法。解一般四次方程的解法。 x4+ax3+bx2+cx+d=0 基本思想是通过配方、因式分解后降次 关于四次方程的

5、解法,以后韦达和笛卡 尔都作过研究,并取得成果,由此引发探求 五次方程根式解的尝试,经拉格朗日、阿贝 尔、伽罗瓦的努力,阿贝尔首先证明了一般 的五次及以上方程无根式解,伽罗瓦在此基 础上创造了群论,将代数研究推向纵深。 3.代数符号体系与代数运算 韦达(F.Vieta):(1591) 近现代数学一个最为明显、突出的标志 ,就是普遍地使用了数学符号,它体现 了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与简练。文艺复 兴时期代数学的另一重大进展,便是系 统地引入符号代数。 韦达是第一个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字 母。他的符号体系的引入导致代数性质 上产生最重大变革 韦达韦达(1540-16031540-1603),), 法国

6、数学家,(法国数学家,(原是律师原是律师 与政治家,业余时间研究数学与政治家,业余时间研究数学 。)。)创立符号代数;发创立符号代数;发 现根与系数的关系。现根与系数的关系。 l 16世纪最大的数学家 l 代数学之父:1591年分析引论 5.2.2三角学(从球面三角到平面三角) 航海、历法推算以及天文观测 的需要,推动了三角学的发展 。早 期三角学总是与天文学密不可分, 这样在1450年以前,三角学主要是 球面三角 。后来由于间接测量、测 绘工作的需要而出现了平面三角 三角学,起源于古希腊。为了预报天体运行路 线、计算日历、航海等需要,古希腊人已研 究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了球面三角 形两

7、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球面三角形内角之 和大于两个直角,等边对等角等定理。印度 人和阿拉伯人对三角学也有研究和推进,但 主要是应用在天文学方面。 15、16世纪三角学的研究转入平面三角,以 达到测量上的应用目的。 在欧洲,最早将三角学从天文学独立出来的 数学家是德国人雷格蒙塔努斯( J.Regionomtanus,1436-1476)。 雷格蒙塔努斯的主要著作是年完成 的论各种三角形。这是欧洲第一部独立 于天文学的三角学著作。全书共卷,前 卷论述平面三角学,后卷讨论球面三角学 ,是欧洲传播三角学的源泉。雷格蒙塔努斯 还较早地制成了一些三角函数表。 三角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法国数学家 韦达所做的平面三

8、角与球面三角系统 化工作。他在标准数学(1579) 和斜截面(1615)二书中,把解 平面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的公式汇 集在一起,其中包括自己得到的正切 公式: 三角学在今天 的应用 三角测量:在导航,测量及土木工程中 精确测量距离和角度的技术,主要用于 为船只或飞机定位。它的原理是:如果 已知三角形的一边及两角,则其余的两 边一角可用平面三角学的方法计算出来 。 5.2.3从透视学到射影几何 由于绘画、制图的刺激而导致了富有文艺 复兴特色的学科透视学的兴起,从而 诞生了投影几何学。 意大利艺术家布努雷契(f.brunelleschi, 13771446)由于对数学对兴趣而认真研究 透视法,他

9、试图运用几何方法进行绘画。 数学透视法的天才阿尔贝蒂(l.b.alberti , 14041472) 的完全是数学性质的论绘画 (1511)一书,是早期数学透视法的代 表作,书中除引入投影线、截影等一些概 念外,还讨论了截影的数学性质,成为射 影几何发展的起点。 重要人物 布努雷契 意(F.Brunelleschi,1377-1446) 阿尔贝蒂(L.B. Alberti ,1404-1472) -早期数学透视法的代表 作 富有独创精神的数学天才-德沙格 (g.desargues, 15911661) (笛沙格) 德沙格的工作 德沙格(1591-1661),法国陆军军官, 德沙格定理。德沙格发

10、表了本关于圆 维曲线的很有独创性的小册子试论锥 面截一平面所得结果的初稿 ,从开普 勒的连续性原理开始,导出了许多关于 对合、调和变程、透射、极轴、极点以 及透视的基本原理 1、两投影三角形对应边交点共线,反之,对应边 共点的两三角形,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德沙格 定理) 德沙格定理 德沙格 德沙格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从对合点 问题出发首次讨论了调和点组的理论 。在对合概念的基础上他又引入共轭 点与调和点组的概念,认为对合、调 和点组关系在投影变换下具有不变性 。 即投影线的每个截线上的交比都相等: 如下图,有( A B , C D )=( AB,CD) 2、交比在投影下的不变性; 3、对合、调合

11、点组关系不变性。 对任一直线上的定点O,称直线上的两对点A, B和A,B是对合的,如果成立:OAOB=OA OB 帕斯卡 帕斯卡(1623- 1662),著作 圆锥曲线论( 1640),在射影 几何方面他最突 出的成就就是帕 斯卡定理:圆锥 曲线的内接六边 形对边交点共线 。 拉伊尔(1640-1718),著作圆锥线, 最突出的地方在于极点理论方面有所 创新,获得并且这样的定理:若一点 Q在直线p上移动,则该点Q的极带将 绕直线p的极点P转动。 5.2.4计算技术与对数 十六世纪前半叶,欧洲人象印度、阿拉伯人一 样,把实用的算术计算放在数学的首位。 1585年荷兰数学家史蒂文发表的论十进制算

12、术系统探讨十进数及其运算理论,并提倡用 十进制小数来书写分数,还建议度量衡及币制 中也广泛采用十进制。 这种十进位值制的采用又为计算技术的改进准 备了必要条件。 这一时期计算技术最大的改 进是对数的发明和应用,它主要 是由于天文和航海计算的强烈需 要,为简化天文、航海方面所遇 到繁复的高位数值计算,自然希 望将乘除法归结为简单的加减法 。 苏格兰贵族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正是 在球面天文学的三角学研究中首先发明 对数方法的。1614年他在题为奇妙的 对数定理说明书的小书中,阐述了他 的对数方法。 纳皮尔(1550 -1617),利 用两种不同的 运动之间的关 系,建立了“ 对数”关系

13、。 称为纳皮尔对 数。 对数的实用价值很快为纳皮尔的朋友,伦 敦雷沙姆学院几何学教授布里格斯 (henrybriggs,15611631)所认识,他与纳皮 尔合作,决定采用 ,则 时得 到 ,这样就获得了今天所谓的“常 用对数”。 布里格斯( 1561-1631) ,建立了以 10为底的常 用对数,制 出第一张常 用对数表。 比尔吉(1552-1632),也独立发明了对 数。他对数思想的基础是斯蒂费尔的级数对 应思想,属于算术性质而略异于纳皮尔的做 法。 对数的发明大大减轻了计算工作量, 很快风靡欧洲,所以拉普拉斯(laplace, 17491827)曾赞誉道:“对数的发明以其 节省劳力而延长

14、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5.3解析几何的诞生 诞生的社会背景: 历史地位:解析几何是变量数学的第一个 里程碑 解析几何基本思想: 1.平面上引进所谓“坐标”的概念; 2.平面上的点和有序数对(x,y)之间建立 一一对应关系; 3.以此方式,代数方程f(x,y)=0与平面上 一条曲线对应起来; 本质思想:用代数的方法去研究几何; 解析几何最重要的前驱是法国数学家 奥雷斯姆(N. Oresme, 13231382); 真正发明者归功于法国另外两位数学 家笛卡儿(R.Descartes , 15961650)与 费马(P. de Fermat, 16011665)。 笛卡儿(R.Descartes,

15、1596-1650): 几何学(1637) 我思故我在 证明帕普斯问题时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倾斜坐标系 求: l1 l 2 l 3 l4 C P 1 R 2 S 3 Q 4 A x y 新颖的想法: 1.曲线次数与坐标轴选取无关,但坐标轴 选取应使曲线方程尽量简单; 2.利用曲线的方程表示来求两条不同曲 线的交点; 3.大胆的想法:任何的问题数学问题 代数问题方程求解 一切问题化归为代数方程求解问题后如何 继续? 1.任意选取单位线段; 2.定义线段的加、减、乘、除、乘方、 开方等运算; 3.线段的巧妙表示:(a,b,c,); 4.一切几何问题成功转化为关于一个未知 线段的单个代数方程: z = b z2 = -az + b z3 = -az2 + b z + c z4 = -az3 + bz2 + cz + d 与笛卡儿怀疑、批评希腊几何学 思想相反。 另一位法国巨人:费马工作的出 发点是竭力恢复希腊几何 他俩工作的出发点不同,但方式都是 采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 费马(P.de Fermat, 1601-1665) (1629) 法国人、业余 数学家、 数论方面是承 前启后的人物 、 几何方面是一 个创造性人物 。 O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