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9367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会计课件(第一周课外辅导资料)讲解(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 行 会 计 主 讲 人 :慎阳 Tel:18677311814 QQ:493189011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银行会计概述 n一、银行和银行会计 n(一)我国金融体制构成 n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商业 银行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格局。 n 三大金融管理机关是:银监会、证 监会、保监会。 (二)银行会计含义 n二、银行会计的对象 n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 内容。商业银行会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 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 具体体现在会计的六要素。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 本费用和利润。 n前三个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n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n后三个

2、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n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三、银行会计的特点 n(一)会计活动与银行业务活动具有统一性 n(二)会计反映、监督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n(三)会计核算方法具有独特性 n(四)会计核算过程具有原则性和及时性 n(五)财务会计部门与业务会计部门的双设性 第二节 银行会计的工作组织 n一、会计机构 n1、不直接办理对外业务的领导管理机构 2、直接办理对外业务的基层行处会计机构 n二、银行会计人员 n三、银行会计的劳动组织方式 专柜制、柜员制、接柜员与操作员相结合 四、银行会计制度 2002年1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实施,要求上市的金融企业执行新制 度,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

3、施。 n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 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n会计原则:有十三项原则,新增了“实质 重于形式原则”。主要原则有:实质重于 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 则、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划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 n第一节 会计科目 n一、会计科目和账户 n(一)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定义 n(二)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 n二、会计科目的作用 n三、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 n1.全面性要求 n2.适用性要求 n3.稳定性要求 n四、会计科目的分类 n.按经济内容分 n 资产类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 、 损益类 n2.按资

4、产负债表的关系分 n 表内科目 、表外科目 第二节 记账方法 n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n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n(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记账方向 n(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 记账规则 n三、试算平衡 n1.发生额平衡 : n各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各账户贷方发生 额合计 n2.余额平衡 : n各账户借方余额=各账户贷方余额 第三节 会计凭证 n一、会计凭证的种类 n(一)会计按形式分: n单式凭证 、复式凭证 n(二)按用途分 : n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n二、会计凭证的特点: n1.大量使用外来原始凭证代替记账凭证 n2.采用单式凭证 n3.凭证传递环节多 n三、会计凭证的要

5、素: n四、会计凭证的处理: n(一)凭证的编制 n(二)凭证的审核 n(三)凭证的传递 n(四)凭证的整理、装订、保管 第四节 账务组织 n一、明细核算 n核算程序:首先编制或取得凭证,然后 ,登记分户账,为适应某业务的需要设 登记簿补充登记,最后,每日营业终了 ,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 n(一)分户账 n有四种格式:甲种账、乙种账、丙种账 、丁种账 n(二)登记簿 n(三)现金收付日记簿 n(四)余额表 n 1.计息余额表 n 2.一般余额表 n二、综合核算 n核算程序:首先,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 编制科目日结单,其次,根据科目日结 单总的发生额和余额登记总账,最后, 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

6、额和余额编制 日计表。 n(一)科目日结单 n(二)总账 n(三)日计表 n三、账务核对 n账务核对是对综合核算与明细核算两个 系统中的账簿、账表、单证的数字记录 进行检查核对的工作。分为每日核对、 定期核对。 n四、记账规则与错误更正方法 n(一)记账规则 n1.账簿的各项内容,必须根据传票的事 项记载,严禁弄虚作假。 n2.记账应用蓝、黑墨水书写,红色只用 于划线和错账冲正 n3.账簿上的文字及金额,一般占全格的 1/2。 n(二)、错账更正 n1.手工错账更正法: n划线更正法 n红蓝字传票更正法 n蓝字反方向更正法 n2.电脑错账更正 第三章 存款业务核算 第一节节 存款业务业务 概述

7、 n一、存款业务定义: n存款是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社会闲散资 金的活动,是银行吸收信贷资 金的主要 渠道,开展信贷活动的重要前提。 n二、存款的种类 n单位存款 、财政性存款 、个人储蓄存 款 n三、存款业务核算要求 n1.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 n2.正确使用账户 n3.努力提高服务质 量 第二节 单位存款的核算 n一、活期存款的管理 n(一)单位活期存款账户的种类 n1.基本存款账户 n2.一般存款账户 n3.临时 存款账户 n4.专用存款账户 n(二)单位活期存款账户开立的条件及管理 n1、开立条件 n2、管理 n(三)使用的会计科目 n利息支出或应付利息 n定期存款 、活期存款 n二、单位

8、活期存款的核算 n(一)存入现金的核算 n会计分录 : n借:现金 n 贷:活期存款 n(二)支取现金的核算 n会计分录 : n借:活期存款 n 贷:现金 n三、单位定期存款的核算 n(一)存入款项的处理 n借:活期存款 n 贷:定期存款 n(二)支取款项的核算 n1、到期支取 n借:定期存款 n 应付利息/利息支出 n 贷:活期存款 n2、过期支取 n过期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n四、存款利息的计算 n(一)计息基本公式 n利息=本金X存期X利率 n(二)活期存款利息计算与核算 n1、计息时间:按实际天数,算头不算尾。 n2、计息方法 n余额表计息:适用于余额变动频 繁的存款账 户(又

9、称加法余额表计息法) n公式:利息=计息积数X日利率 n计息积数=本金X存期(天数) n账页计息(又称乘法账页计息) n适用于存款余额变动 不多的存款户,一 般都适用2种账页 n(三)定期存款利息计算(利随本清 即逐 笔计息) n1、计息时间:按对年(360天)、对月(30 天)、对日(实际零头天数 计算头不算尾 )计算 n2、计息方法:利随本清,即在存款到期日 支取本金的同时一并计付利息。 n3、存期内如遇利率调整,按尾定之计息 ;逾期支取,逾期部分按支取日挂牌活 期存款之计息。(逾期部分利息支付时 用“利息支出”科目 第三节 个人储蓄存款核算 n一、储蓄存款定义:是城乡居民个人节 余待用的

10、存入商业银行的资金。 n二、储蓄存款的政策和原则: n三、储蓄存款品种(即种类 ) n四、操作规程 n五、会计科目 n1、“活期储蓄存款”按储户设 立分户 账 n2、“定期储蓄存款”按储户的存款种类 设分户账: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 取息、整存零取、定活两便 n六、活期储蓄存款业务核算 n七、定期储蓄业务 核算 n(一)开户 n借:现金 n 贷: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 n(二)到期或过期支取 n(三)提前支取:利率用活期 n1、存期计算:年对月对日 n2、计息方法:利随本清 第四章 贷款资产的核算 n第一节 贷款业务核算 n一、贷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 n(一)贷款业务的意义 n贷款有称放款,是商

11、业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以债权人地位,将货币资金给借款 人,借款人需要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 本付息的一种信用方式。 n(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n1贷款按发放的期限不同划分为短期贷 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n2贷款按是否具有政策性可划分为商业 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 n3贷款按资金来源及贷款风险承担人不 同可划分为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 n3贷款按资金来源及贷款风险承担人不 同可划分为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 n4贷款按其本息是否逾期超过一定天数 可划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 n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 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是指非应 计贷款以外的贷款。 n二、贷款业务的核算要求 n(一)

12、根据不同类别的贷款,指定相应 的贷款核算方式。 n(二)认真履行贷款核算手续 n(三)正确反映贷款数据,严格监督信 贷指标 n三、各种贷款业务的有关规定 n(一)信用贷款的规定 n1贷款的申请。 n2贷款的审批及合同的签定。 n(二)保证贷款的规定 n1保证人是否具有保证资格。 n2保证人的资金实力及保证意愿。 n3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 n4保证的法律责任。 n(三)抵押贷款的规定 n1贷款的申请 n2抵押贷款的规定 n(1)严格选择抵押物 n(2)认真验证产权证明 n(3)准确评估抵押物价值 n(4)合理确定抵押率 n(5)完整填列抵押物清单 n(6)作好抵押物的登记和保管 n(四)质

13、押贷款的规定 n(五)抵押贷款审批及借款合同的签定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 n一、贷款发放的核算 n(一)贷款账户设置 n1信用与保证贷款设置。 n2抵押和质押贷款账户设置。 n二、贷款按期收回的核算。 n(一)信用与保证贷款收回的核算 n会计分录: n借:活期存款 n 贷:短期贷款 n 或:中长期贷款 n 利息收入 n(二)抵(质)押贷款的回收 n会计分录: n借:活期存款 n 贷:抵押贷款 n 贷:利息收入 n三、贷款展期的处理 n短期贷款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不得 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不得超过3年 。贷款展期只限一次。 n四、不良贷款的认定与核算 n不良贷款指贷款通则中

14、规定的逾期贷款、呆 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及担 保等表外业务项下的垫付款项,从垫付日起纳入 不良贷款的核算,并按“一愈两呆”的认定标准 进行分类。 n逾期贷款是指到期应收回而未能收回的贷款。逾 期90天以内的不良贷款,列为催收贷款。银行对 逾期贷款应及时查明原因,积极组织催收。 n列入呆滞贷款后,经确认已无法收回的贷款,列 入呆账贷款。 n贷款到期后为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 全部原贷款的,应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认 定不良贷款。 n(一)信用与保证贷款逾期的账务处理 n借:逾期贷款 n借:短期贷款 n 贷:中长期贷款 n借:非应计贷款 n借:短期贷款(红字) n或:中

15、长期贷款(红字) n或:逾期贷款(红字) n(二)抵押贷款逾期的处理 n五、贷款利息收入的计算 n(一)贷款利息的有关规定 n1短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n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 ;按月结息的,每月的20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 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 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 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 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n2中长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n3贴现按贴现日确定的贴现利率一次性 收取利息。 n4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算,累计期限 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之日 起,按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 达不到新的期

16、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 档次利率计息。 n5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 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 ,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贷款逾期或挪用期 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短期贷 款也可按月)计收复利。如同一笔贷款既逾期游击 战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 n6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日之前归还借款时,贷 款人有权按原贷款合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 n(二)贷款利息的计算 n1定期结息的计息方法。 n2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 n(三)贷款利息的账务处理 n(四)非应计贷款利息的核算 第三节 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n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有关规定 n二、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n提取时的分录: n借:营业费用 n 贷:贷款损失准备 n冲减时的分录: n借:贷款损失准备 n 贷:营业费用 n三、贷款损失准备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