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肝超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99188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淤血肝超声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淤血肝超声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淤血肝超声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淤血肝超声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淤血肝超声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淤血肝超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淤血肝超声(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挫伤较轻微,仅见实质性脏器局部回声增粗、增高或不均匀性改变,考虑与外伤相关;挫裂伤包括挫伤和裂伤,即:既有实质回声改变又有包膜的破裂;即真性破裂。破裂个人理解应该是挫裂伤的俗称。血肿实质内部破裂,病变处实质见无回声区或包膜下无回声(前者实质内血肿,后者包膜下血肿;注:新鲜血肿多呈高回声)。总之平时我是这样报的:无积液的,单报挫伤、血肿;有积液的,脏器回声有变化的,报*脏器挫裂伤、*脏器血肿;腹腔积液另报。-一己之见关于脾破裂学到了很多。早期脾破裂超声图象不一定典型,破裂口的位置,裂口的大小,肠气的干扰等影响,有时不一定能看到明显的低回声区,即出血点或破裂口,不一定看得到包膜下的积血,但是由于血

2、窦的开放,脾脏体积都会肿大,伴随腹腔、盆腔少中量积液,这时候要高度警惕脾破裂可能,如果等到脾脏被大量血液遮挡显示不清时,病人早就休克了。淤血肝1. 病因淤血性肝肿大是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的重要病征。较常见的病因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三尖瓣返流,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及缩窄性心包炎等。2. 病理由于以上疾病导致右心扩大,右房压力增高,下腔静脉压力也增高,从而造成没有静脉瓣的肝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肝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静脉扩张。同时,右心衰竭导致肝细胞缺氧,萎缩,网状支架塌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结果为肝功失常,肝小叶纤维化,最终导致心源性肝硬化。3. 临床淤血肝患者常有右上腹胀,疼痛等症状,同时心

3、衰症状也较明显。临床查体会发现肝大,压痛,质地较软,有充实饱满感,肝颈返流实验阳性。4. 声像图表现淤血肝声像图表现较典型,肝脏体积略增大,被膜光整。肝脏回声均匀,肝静脉各级分支显示清晰,衬托出肝脏透声增强,而回声则减低,三支肝静脉增宽,分别超过10mm,下腔静脉增宽2.0cm5.脾大6.腹水7.右房大8.三尖瓣返流再补充一点,有时可出现窦后性门脉高压,表现为门静脉周期性短暂性返流脾大右房大0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即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较少见,多好发于年轻女性,但与口服避孕药无关。FNH是仅次于海绵状肝血管瘤的第二位肝脏良性肿瘤,

4、表现为肝脏内界限分明的结节,一般小于5cm。在结节切面中有特征性的中央性星型瘢痕,自纤维化轴心区向周围呈纤维索状,形如舵轮。中央瘢痕含有增生的胆小管和肝动脉,但无门静脉。本病多发于4050岁,90%为女性患者。该病发病机理不太明确,曾认为与口服避孕药有关,但发现不少病例无服药史,而认为可能与错构过程、局灶性损伤、血管功能不全有关。也有认为由于动脉对局部肝实质灌注过多,从而导致继发性肝细胞增生。大多数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影像检查或其他疾病剖腹手术时无意被发现。鉴别诊断:需与其鉴别的肿瘤包括肝细胞肝癌(HCC)、血管瘤及少见的肝纤维板层样肝癌(FLHCC)、肝腺瘤等。与HCC 鉴别要点: (1

5、) HCC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早期强化, 但其强化特征为“早进早出”, 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界限一般清楚;FNH为除中心瘢痕外均匀显著强化,界限往往不清或欠清,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病灶为稍高密度或等密度。(2) 较大的HCC病灶强化往往不均匀, 因为其中心往往发生坏死, 而FNH 病灶除中心瘢痕外, 病灶的强化均匀一致, 且瘢痕的有无和病灶的大小无关。 (3) HCC 动脉期扫描有时可见到供血动脉, 较细小, 但显示几率低且多位于周边。 (4) 中心显示瘢痕以及瘢痕的延迟强化高度提示FNH 的诊断,(5)包膜的出现则高度提示HCC 的诊断与血管瘤鉴别要点3:典型的血管瘤增强特

6、点为早期从周边开始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逐渐向中心扩展, 延迟期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而FNH 的强化方式为中心向四周弥散且均匀一致, 两者不难鉴别。但也有少数不典型的血管瘤, 在动脉期扫描中明显强化呈高密度, 而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为等密度, 这和FNH 难以鉴别。MRI 的检查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肝腺瘤为肝内少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其具有出血和恶性变的倾向, 主张手术治疗。腺瘤常可显示包膜,血供丰富, 在螺旋CT 多期扫描中的CT表现和FNH 相似,两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99m Tc 胶体硫核素扫描, 如病灶内有浓聚, 可提示FNH的诊断;另外FNH 还需与较少见的肝纤维

7、板层样肝癌(FLHCC) 鉴别。FLHCC 也可无肝硬化,并可见病灶中央低密度瘢痕区,但部分FLHCC 病灶平扫可见钙化, 增强后无明显特征, 与FNH 强化特征不同。临床鉴别要点主要是跟肝细胞癌(HCC)的鉴别,对下一步治疗方案有决定性的意义。除了影像学检查(CT,MRI、造影彩超)以外,病史,乙肝三系,HBV-DNA,肿瘤标记物(AFP),穿刺活检都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其中活检病理是金标准。恶变及治疗目前FNH尚无发生恶变的报道。鉴于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有时会呈现类FNH样瘢痕,因此,对疑有FNH癌变的病例应首先排除纤维板层型HCC和高分化HCC的可能性。对大于5cm,进行性增大的FNH,建议

8、手术治疗,方式为规则肝叶或肝段切除,标本送病理。观察图像似乎肿物 之外的肝组织回声增粗,结合肿物内部的血流丰富且为高阻,考虑肝Ca,良性的不会出现这么高的阻力。呈环状血流 ,血流阻力偏高,暂不做良性考虑,应该是占位性病变吧、 先考虑FNH(几年前做过一类似者,肝脏实性包块,大小约8cmX7cm,建议上级医院检查,一知名三甲医院增强CT考虑原发性肝Ca,术后病理FNH);2、肝海绵状血管瘤?3、错构瘤?4、肝腺瘤大多体积较小,边界清楚规整,常可见完整包膜反射。(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胸腔积液首先看它涉及几条线(腋前、中、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再看涉及几个肋间,一般小于3CM为微量,少于5C

9、M为少量,5-8CM为中量,大于8CM为大量飞鸟征很漂亮,是属于正常的声像图。“飞鸟”征:PV+IVC+GB,其中PV右支是鸟的头、PV主干是鸟的身子、IVC和GB是鸟的两个翅膀。考虑血块可能。占位以实行为主,也很少见有这么大的团块状絮状回声,且就这幅图来看,与膀胱壁没有必要的连接;腰椎手术要导尿,也就是要插尿管滴,呵呵。输尿管膀胱壁段Ca?输尿管膀胱壁段Ca?诊断: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子宫周边膀胱、直肠受侵犯,腹腔脏器转移肝,腹水腹部出现多部位占位,首先判断那是原发灶,那是转移灶,此病例考虑原发灶为子宫体癌,转移的子宫的肿瘤我很少听说。直接的浆肌层浸润生长,侵犯与子宫相邻的脏器,临床

10、有阴道排液、疼痛、出血,但临床大多见于50岁以上妇女。腹部出现多部位占位,比较常见的是库肯勃瘤这类情况,腹腔脏器肿瘤转移至卵巢,常见胃肠道肿瘤。肝硬化 主要是看声像下缘角变钝 回声增强,光点粗,肝静脉变细变窄 等难以鉴别的时候要看肝表面 肝硬化的肝表面呈锯齿状改变 我的导师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办法 就是用高频探头观察肝表面 可见肝表面不平整 碰到硬化结节 就更有底气这样下了肝实质弥漫性病变 回声一般增强,光点粗,记得要结合临床病史如果患者有明显脂肪肝声像 又有肝炎,但是光点粗 我的老师说要报肝实质弥漫性病变 呵呵 我私人一般在后面会同时加上脂肪肝淤血肝肯定是首先有右心衰病史 然后肝静脉明显增

11、宽 肝实质还是低 有些大医院不下淤血肝这个诊断 就直接报肝静脉增宽 因为那里的临床医生很牛X,会分析嘛有些医院会报淤血肝 因为临床医生水平 有时确实需要明确的超声诊断以上是个人愚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高手继续指点腹主动脉 夹层患者突然下腹部疼痛来就诊,血压有偏高,100/150,超声检查腹部血管,腹主动脉上段内径都是正常的,横隔断内径19mm,左叶下缘段16mm,开口处内径13mm,分叉处内径10mm,于腹主动脉开口处见一条索状回声,长约49mm,如下图所示,(有一张横切的图未保存)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90%病人首发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腹痛,呈刺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您好

12、:我父亲今年61周岁,08年2月10号查出(2月7号开始痛)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部探查结果:腹主动脉上段内径21毫米,内可见一光带漂浮,将腹主动脉分成真假两腔,向上自腹主动脉腹腔干下方15毫米,向下延至左髋总动脉,右髋总动脉显不清。(髋字有误)我想请问专家,我父亲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吗,该怎么治疗,费用多少?我看到一文章如下:正常成人腹主动脉的直径为1.6cm2.0cm,当腹主动脉扩张膨胀至 2cm 以上时,即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据统计,瘤体直径增大到7cm以上时,死亡率可高达7080。在诊断为腹主动脉瘤而未手术的病人中,1年内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者约为15, 2年内约为30,5年内约为60%,

13、8年后无一例存活。直径5cm时,视各种情况可与保守治疗,但应密切随诊观察。我应怎样看这篇文章,这里所说的腹主动脉的直径为1.6cm2.0cm,瘤体直径增大到7cm,直径5cm和我父亲报告上所说内径21毫米是一个意思吗本帖最后由 金国 于 2011-5-9 23:08 编辑胆囊腺肌增生症一 病因: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病变。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先天性肌肉上皮异常之说; 有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之说;也有作者则认为与胆囊动力学障碍致胆囊内压力增高,使黏膜伸入下层和肌层而形成罗阿氏窦之说。二 病理:胆囊腺肌增生症又称胆囊腺肌瘤病,本症是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病变,病理上

14、表现为以粘膜增生肥厚为主并有退行性改变,并深入肌层或接近浆膜层,形成罗阿氏窦;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囊内易淤胆,可产生壁内结石;由于胆囊粘膜增厚,囊壁增厚可至正常的35倍。胆囊增生肥厚的肌层在高脂饮食的刺激下出现功能亢奋,使胆囊收缩排空增速。三 临床征象胆囊腺肌增生症女性发病率较高,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一般较长。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反复发作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物,由于胆囊腺肌增生症多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三者症状类似,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常出现误诊现象。四 超声表现1;超声表现特征:(1)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弥漫性、卵圆形或串珠状壁内小憩室,即罗一阿氏窦,窦内若有小强回声光点,会出现

15、彗星尾征。(2)胆囊壁增厚,若罗一阿氏窦较小,超声检查仅表现为胆囊壁非特异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较少见血流信号。(3)可做脂餐试验,胆囊腺肌增生症时,胆囊排空功能亢进。2;分型及超声表现:胆囊腺肌增生症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共3型。(1)局限型:常累及胆囊底部,超声见胆囊底部呈圆锥帽状增厚,胆囊其他无病变部位的囊壁声像图正常;(2)节段型;超声见胆囊壁呈节段性增厚,累及部分胆囊,使胆囊形成环状狭窄,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人形成“三角征”,未累及的胆囊壁正常,囊内透声好;(3)弥漫型:超声见胆囊壁弥漫形、向心性肥厚,内壁不平整,内腔狭窄。图1胆囊腺肌增生节段型;超声见胆囊壁呈节段性增厚,累及部分胆囊,使胆囊形成环状狭窄,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人形成“三角征”,未累及的胆囊壁正常。三 临床征象胆囊腺肌增生症女性发病率较高,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一般较长。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反复发作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物,由于胆囊腺肌增生症多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三者症状类似,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