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99046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课《孙权劝学》(共张)(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 一夜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是是司马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编年体通史,记,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 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2、 ,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 整个历史借鉴。 (资,帮助。治,治理。通,贯通。鉴,借 鉴。)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 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居涑(s )水乡,世称涑水 先生。谥号文正,宝元年间中进 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 课文重要人物资料快递 一、孙权 二、鲁肃 三、吕蒙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 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取大乔为妻 。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他在外交上能 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 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东汉末,他继 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 大败曹操与赤壁。公元229年,称帝与

3、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建立 吴国,在位23年。 v曹操与孙权对阵,曹操攻而 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 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 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赞语。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 晚辈英贤。 鲁肃(172-217),字子 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 远东南)人。三国时吴国 名将、战略家、政治家 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 有方,名闻遐迩,而且 虑深思远,见解超人。 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 敬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 ,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 关系。 吕蒙(178-219),字 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安徽阜南人,少依孙 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 领其军。后从

4、孙权攻占 各地。曾随周瑜、程普 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后 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 读史书、兵书,长进甚 快。鲁肃卒,代领其军 ,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卿 孰 涉猎 当涂 治经为博士邪 刮目相看 qng sh sh t y gu 生字注音: 读准字音 岂(q) 邪(y) 遂(su) 更(gng ) 疏通文意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对说现在掌管 大事 用事务 难道 想成为 通“耶” 只 应当历史 罢了说与相比怎样 认为 蒙乃 始就学。

5、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开始和 讨论议事 非常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主谓间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到了的时候 不再是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q)欲卿/治经为(wi) 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gng)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

6、”肃遂蒙母,结友 而别。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 卿今者才略,非 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 分 角 色 朗 读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 由。要重读强调。 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 事,

7、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古今异义 1、博士 2、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 一词多义 当 以 见 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掌管 应当 用 与“为”组成认为 知道 识别 关键词语 w 当涂:当道,当权 w 岂 :难

8、道 w 邪 :通“耶”,表反问语气 “吗” w 但 :只 w 见 :了解,知道 w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w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成语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 他人有转变。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关键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 士吗!”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延用至今的词 w 岂:难道 欲:想 不同语气的词 w w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

9、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 法灵活法灵活 邪!反问语气邪!反问语气 “ “吗吗” ” 耳耳 限止语气限止语气 “ “罢了罢了” ” 乎!感叹语气乎!感叹语气 “ “啊啊” ”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4、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 请各用两个字来回答以下各 题 1.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 孙权怎样的心理? v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郑重严肃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 可见关心和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表达了吕蒙

10、和孙权怎样的心态和感 情? v“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孙权对吕蒙 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后一句,语重 心长,言辞恳切,含关心爱护之情。 3.“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 这样说有何作用? v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显得说 服力强。 4、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惊”字 写出了鲁肃的什么心态和感情?又说明了什么? 对吕蒙的变化感到吃惊,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赞 叹。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大有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是吕蒙埋怨鲁肃吗?表现了 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v这不是埋怨

11、鲁肃,而是吕蒙对自己才略的进步感到自豪 与骄傲。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 书学习的? w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w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 w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字以为大有所益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请简要说明。 v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 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是同僚关系,对话 则有一种调侃的风趣幽默趣味在其中。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说明了一个 什么道理? v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不断变化,不 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的人和事。 课堂讨论 分析人物: 孙权: 吕蒙: 鲁肃: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能听取别人意见

12、,勤奋好学 爱才,敬才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善劝 好学 关爱部下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 爱才 敬才 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吕蒙 听劝 学有所进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有两个成语出自这篇文章,分别是哪两个?各是什么 意思?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查成语词典,解释下面成语。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 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w启示: w1.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

13、读 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 卷有益”的道理。 w2. 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 他人,要以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 事。 w3. 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 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写作技巧学习 1.详写“劝学”、“议论” ;“就学”、“结友”则一 笔带过。 2.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 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3.文章以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 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 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 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 并努力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了人只肯 学就会大有长进。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

14、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邪,通“耶”。反问语气,带有责备意味 限制语气,译为“罢了、而已”,带有教导的意味 ,语重心长 表示感叹语气,带有自豪得意的意味 课后研讨与练习 重点语句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多)了解以往的事罢了。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蒙辞以军中多务。应

15、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蒙以军中多务辞 ”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译:译: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以:拿,用,介词。以:拿,用,介词。 孰若孤 ? 谁又像我的事务那么多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译: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 何:怎么,为何。何:怎么,为何。 要求读出语气和感情 知识拓展 w 一次,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吕蒙推脱军务繁多,没有时间。孙权说:“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吕蒙乃悟,开始学习,日积月累, 他读的书,超过了宿儒耆旧

16、。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 。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 ,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于是有人 就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 也,君宜顾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w 鲁肃遂见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君受 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 仓猝回答说:“临时施宜。”吕蒙说:“今东西虽 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于 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 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 背,赞叹道:“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 于此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还说:“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明!从 此,二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请在文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吕蒙的变化: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在这个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