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98920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体横滨未来区案例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滨港未来21区 (1)项目背景 横滨在1895年成为一个开放贸易口岸后,城市围绕着它的港口发展,它的人口和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在20世纪末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中,横滨通过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 转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21世纪未来港”。 它是横滨向国际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尽管横滨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已有多年,由于临近东京 ,历史上长期处在服务于东京的地位,未能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而拓展作为一个中心城市的功能, 很多在横滨成长的企业也将总部迁往东京。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横滨长期在商务和文化上依赖于东 京。为了改变这个面貌,推动横滨成为一个独立和自我完善的全球化的大都市,横滨市政

2、府1981年 启动了“横滨21世纪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了六个超大型项目,而21世纪未来港则是其中的核心。 日本国内区位城市区位 横滨港未来21区 (2)构想 米那托米拉依21(Minato Mirai21)的日语涵义是“21世纪的新港口城市”。它的构想最早诞生 于1965年,由当时的横滨市长提出的,为的是重新开发西面沿海的一片属于三菱重工的码头用地。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码头功能的完全退化,实施这个计划的时机逐渐成熟,所有与之相关的用地都 被整合入1992年的用地计划中。1984年横滨21世纪未来港公司正式成立,建筑师大高正人被任命 为项目的总规划师,一个城镇委员会也于1988年相应成立,负

3、责协调和管理城市。 横滨港未来21区 (3)横滨现状 面积 434,98k (2007.3.1 ) 人口 3,607,125人 (2007.3.1 ) 户数 1,509,031户 (2007.3.1 ) 外国人登记数 71.173人 (2007.2末) 市内生产总值 12兆6,814亿日元 (2003) 个人平均所得 320万6,000日元 (2003) 横滨港的贸易额 10兆4,972亿日元 (2005) 民营企业数 107,187家 (2004.6.1) 民营从业人员数 1,185,294人 (2004.6.1 ) 外资企业总数 188家 (2005.12) 上市企业 123家 (2007

4、.1) 大学数 11所 (2006.5.1) 短期大学数量 7所 (2006.5.1 横滨港未来21区 (4)项目简介 u横滨港未来21区原是临海的造船基地,从1983年才开始填海造地和开发建设。 u横滨港未来21区是在1989年曾举办横滨博览会的旧址上兴起的建筑规模达300-400万m2,耗资约140亿美元一座未来都市。 u项目分布在东京湾横滨港沿线,整体通过约20年的开发而形成如今的大型滨水区。 u摩天楼群、酒店、会议中心、购物中心、游乐园、帆船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办公商业设施鳞次栉比,代表横滨的新开发区。 横滨未来港21区,简称MM21,是横滨博览会旧址上兴起的一座未来都市,建筑规模达30

5、0-400万 m2,耗资约140亿美元,目前是一个融合了观光旅游、商务、购物、会议、展览、博物馆与一体的 新城市片区综合体。 概况: 未来21区鸟瞰图(左上角填海前原貌)未来21区的平面布局图 横滨港未来21区 (5)横滨港未来21区的地理位置及区位交通 横滨港21区位置紧靠现有的横滨市中心,东北濒临大海,面对海湾大桥,有着发达的铁路、公交和 航运系统方便出行。 u 横滨港未来21区原是三菱重工的造船厂,后经1983年底开始 填海造地和开发建设,现紧靠横滨市中心,濒临大海。 u 横滨港未来21区周边交通发达,有发达的铁路交通网(包括 港未来站、新高岛站、樱木町站和横滨站)和公共交通网( 包括横

6、滨市営巴士系统和京滨急行巴士系统) 。 u 另外横滨未来21区紧靠横滨港,航运系统发达。 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地 理 位 置 轮 廓 图 铁路交通网 横滨港未 来21区 公共交通网 横滨港未 来21区 横滨港未来21区 (6)中央地区规划概况 建筑物,场地大小,高度,Pedesutorian网络及其标准,如建筑立面的显示,相应的高度 信息化社会,城市灾害预防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的注意和城市管理规则都将被重新限制和定义。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u一个全世界的国际文化中心 u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u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横滨港未来21区 (7)新港地区规划概况 绿化总面积约一十八公顷四

7、十一公项(43%),以确保边境线彼此之间的绿色长廊连接,建立了山下公园到中 心区的水域和生态的网络。 促进城市发展以及保存和利用的历史资产,如搬迁的摩天轮,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城市的兴奋和充满乐趣 全新的港式码头 国际大道,包括道路网络维护,水上运输,获得确保道路系统的多样性。 促进生态系统和水净化恢复。 横滨港未来21区 (8)交通系统规划概况 干线道路 城市的主要干线公路,贯穿中央地区的Minatomirai大道,通过Minatomirai街灯连接 到首都高速神奈川1号横(侧)新干线。同时作为一个主要干线道路的国际大道,连接山内地 区和新港地区,作为接连港口干线的道路配置地上普通交通与地下港湾

8、的关联交通,这样可以使 市中心的交通更加通畅。与国际大道Minatomirai大道连接的道路和各街区的服务道路也整备, 人行道种了林荫树。 道路铁道 21世纪未来港交通发达。可 以花30分钟从东京到达这里,乘 坐东海道新干线和地铁15分钟即 可到达,从横滨羽田机场到达中 心区不超过20分钟。 横滨港未来21区 (9)横滨港未来21区的交通枢纽功能 不仅拥有较发达的外部交通系统,包括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而且有着较 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人通道、长距离的步行传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 支持。 铁路 港未来站 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 新高岛站 横滨高速铁道港未

9、来线 樱木町站 东日本旅客铁道根岸线 横滨市营地下铁3号线 高岛町站 横滨市营地下铁3号线 横滨站 JR东海道线、横须贺线、 湘南新宿线、京滨东北线、 根岸线 京滨急行电铁 东急东横线 巴士 横滨市営巴士 57系统156系统 163系统 141系统 京滨急行巴士 141系统 航路Portservice 水上巴士(Sea Bass) 港内游覧 横滨港未来21区的外部交通系统横滨港未来21区的内部交通系统 概括: u 从“MM21”总入口的樱木站到横滨国际和平会议中心的“皇 后大道”,从横滨到临港公园的“国王大道”以及连接二者的 散步大道,实现人车分层,互不干扰。 u 在前往日本丸纪念公园、横滨里

10、程碑大厦的高架行人通道上, 铺设了长距离步行传送带,以便行人舒服方便。 uPukari码头有直接抵达横滨国际会议中心的游艇。 樱木町站 横滨港未来21区 (10)步行者空间(慢性系统规划): 行人网络 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从樱木町驿前相连向(横滨滋滨国际和平会议场)的女皇轴,从横滨站方面向与接连港口公园连接的 王 轴,步行者网络作为骨骼被围系这2个轴,形成了直接交做的guranmoru轴的3个金银丝缎。宽度25m 的gurarunoru,作为广大的开敞演出空间。 自动人行道 从释站舒适访问 移动人行道,行人网络,作为“轴”皇后的樱木町站的一部分,日本纪念公园是一个行人通道连接点,具有

11、里程 碑意义。它明确了大楼的方向。 樱木叮站前广场,步行广场 加强终端 樱木叮站前广场是21港未来的门户港区,空间宽敞明亮。设有新闻办公室,公交车,出租车,桥车并且配备了 一般的位置。 横滨港未来21区 (11)标志性建筑分布 MM21地区为重点企业建设总部及办公空间,鼓励创意设计型生产服务,聚集全市最主要的商务、 会展、商业、文娱功能,并且以独特的建筑景观和新生活空间设计,成为横滨观光必游之地。 临 港 公 园 太平洋国 际会议中 心 州际酒 店 皇后广 场 地标大厦 横滨美术 馆 三菱重工 大楼 船舶博物 馆 摩天 轮 横滨红砖仓 库 横滨水手 商业大厦 日产全球总 公司陈列馆 横滨美术馆

12、三菱重工大楼 交通换 乘中心 、集散 地 临港公园 世界最大的会议会展中 心 横滨港未来21区 (12)横滨港未来21区的运营管理模式 横滨港未来21区在开发运营过程中引入公、私部门合组的第三公证单位,同时采用多方投资的战略 ;在运作管理过程中采取以区域环保和交通为依托,主打商贸服务业,并配以办公、酒店的多元管 理模式。 项目开发的多元投资战略 神奈 川县 投资兴建艺术博物馆、航海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私营 公司 投资兴建贸易和商业大厦。 横滨市 投资进行填海造地、平整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部 门和地 方财政 联合负责该地区有巨大影响的国际会议中心和未来 21世纪港口的铁路工程。 u 设立公

13、、私部门合组的第三公正单位,MM21开发公司;使 订定的Master Plan能有计划的且符合公、私利益的状态下完 成,提高效率。 u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采取多元投资的战略,由政府和社 会共同参与整个21区的开发。 u 在运作管理过程中以环保和交通为依托,打造商业、办公、 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港口商业中心。 概述: 横滨港未来21区 (13)横滨港未来21区的建设发展历程 横滨港未来21区在60年代进入筹划阶段,随着1983年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横滨造船厂迁出本地,该 项目正式开始动工,随着30年的发展,横滨港未来21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商业、办公、交通、旅 游为一体的综合港口都市综合体。 项目开发

14、的时间过程 1965-83年1989年1994年1999年2004年2010年 港湾未来 21区的项 目筹划阶 段 横滨博览会开幕 , 横滨海事博物馆 的建成,临港公 园一部分开始使 用,美术广场的 开放,决定港湾 未来21中央地区 地区计划的城市 规划,横滨美术 馆正式建成。 国际桥的开 通,国立横 滨国际会议 场的建成, 三菱重工横 滨大楼建成 ,首都高速 湾岸线开通 。 新港地区街 区的开张, 运河公园开 通,红砖公 园一部分开 始使用。 港湾未来线开通 ,港湾未来商业 广场大楼建成, 县民共济广场大 楼建成, LEAF 港湾未来建成, GENTO YOKOHAMA建 成。 TOC港湾未

15、来建成 ,富士施乐R18G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人口和10000人的居住人口 建设内容:商务办公楼、大型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横滨港未来21区 (22)横滨港未来21区可借鉴的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 绿色环保理念绿色环保理念 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设施设备 便利的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网络 保留历史遗迹保留历史遗迹 整个21区的构建都是本着“人文、环保和自然”的理念,包括其整个 规划的过程中园林的面积占到了1/4,而且创造了即安全又舒适的游人 步行空间的理念,给办公者和游客带来了舒适安逸。 从高档写字楼到国际会议中心,都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该规划还特 地

16、建设了具有抗震性能的两个5000吨级的救灾码头,包括在节能,环 保制冷等方面也采用了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 外部不仅拥有较发达的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 ,而且有着较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人通道、长距离的步 行传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支持。 保留历史遗迹是21区的另一大特色,在原址留有的建于1911年的红砖 仓库被精心保留下来改为红砖公园,当年船厂的石砌船坞竣工,很好 的融合了现代的建筑特色。 经验教训: MM21的规划时间之长,先进技术采用之多,如此超前的环保、抗灾设计以及大面积的填海造地,使得该地区转让地价和使用期的物 业管理费用直线攀升,加上经济危机影响,使得工期的进展和效益的回收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