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8139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外地质勘查 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 主要内容 原始编录 地质填图 采、加、化 施工与管理 基本素质 五个方面 指导思想结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重点指出怎么加以改进,希各 项目组做好自我对照检查、改进提高,切 实提高野外地质勘查工作质量 目的 建立、建全野外 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实 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一.原始地质资料编录 1、客观真实、准确性。 野外原始编录时应尽量地反映观实际现象、不能推测; 在项目组内必须统一(原始命名、地层划分、填图单元, 图式表式、图例、地质点、工程、样品编号、文字描述内容 、操作方法)在行业规范、规定的基础上 全面(尽可能把工程揭露的地质现象全部记录)、及时(

2、编录、整理及再次编录实际材料图、野外连绘底图、集中 保管)、清晰、美观。 2、现场性。 原始地质编录及素描图必须在现场完成,不允许在现场只记 录数据和作示意图,后到室内追记和编图的做法强调一次 性 3、补充和修正。 允许根据岩矿鉴定和其他测试成果在原始资料上补充和修 正。具体做法: 根据岩矿鉴定结果,在原地质文字段描述的后面加以补 充岩矿鉴定结果或修正矿体、矿化体的位置和准确定名。 必须记注补充、修正的依据、修改者签名、日期。 绝不允许在原岩石名称上任意取舍和涂改。 4、定性、定名、定量、定位、定时。 5、文、图、表的一致性。 6、及时着墨。自检、互检、项目负责人检查验收并责任签 名。 7、未

3、经检查验收的资料不能作为报告、设计的依据。 二.野外地质填图 1、填图方案的设计 确定填图区位置、范围、比例尺、填图精度(精测、简测、草测)。填 图精度参考如下,一般情况下,简测为精测50%、草测为简测70%,通常选 择1/1万、1/2千简测。 地质图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最重 要、最直接的地质成果,填图好坏直 接关系到找矿认识和战略决策。 地质条件1/1万1/5千1/2千1/1千 精 测 简测精测简测精测简测精测简测 复杂8040320160160032025001200 中等6030240120120024022001000 简单40201608010001602000800 地质点空 格

4、 不允许超过 0.5Km2 不允许超过 0.25Km2 槽探折合20米槽探折合1个地质点10米槽探折合1个地质点 表示地质 体 宽度2毫米、延长6毫米,直径6毫米重要地质体可扩 大表示 提高一倍 作图误差一般界线2毫米,矿体1毫米, 填图单元段,有可能时也可为岩性层 岩性层,但层小于2毫米时为互层带 资料收集、编制底图 原则上要求相应比例尺地形图。但普查阶段一般缺少,则应尽量接近的小 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而成。 前人资料的收集、研究、运用(包括区域地质图和前人已有的各类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及相应的文字、岩矿鉴定资料,物、化探资料等等);如果有 同比例尺的航空照片或卫星照片,也要收集和编制解译图,作

5、为编绘对照草 图的参考。 编绘工作程度图和地质草图(包括前人的可利用工程、地质点)。 统一编号 确定勘查线及其编号(以主矿化体或带中心为00线,向图的左方(正西 、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为奇数,向图的右方(正东、北东和南东)及正 北方向为偶数);在一个矿区(床)尽可能不布置多组勘探(查)线 钻探、槽探、井探工程布置方案及其编号。尽可能的布设在剖面上,自勘 查线的左方(正西、北西和南西)及正南方向为小号,向勘查线的右方(正 东、北东和南东)及正北方向为大号。 确定工程、地质点、标本、样品等的编号。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 录规定DZ/T007893执行,一般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 确定和统一工作方法

6、。根据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岩浆岩、构造蚀变 区等不同而分别制定。 2、人员分工、材料准备 明确填图组人员组织及分工、工期。 准备相应的工器具、编录和记录用品、记录 本、各种表格、样品标本袋、丈量工具、地 形底图手图等等。 室内整理需要的底图(数据材料图底图等) 3、野外踏查 了解测区内大致地质情况(地层、构造、岩浆岩、 矿化蚀变、地质体及物化探异常相互关系、地形地貌 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尽可能选取露头好、控 制区内地层岩性、矿化蚀变等出露较全的地段),主 剖面无法全部控制,可分段设置辅助剖面。 用GPS测量剖面端点坐标,用罗盘加测绳半仪器法同时测绘地形及地质, 绘制路线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

7、图。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全仪器测量。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专门记录本(或记录卡),作好野外记录和编录,仔细观察 各种地质现象、测量各种数据。记录岩石名称、岩石特征、蚀变矿化、古生 物化石、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等产状、接触关系、穿插关系等,重点或特殊地 质现象需素描或照相。 系统采集代表性的岩(矿)石、蚀变标本并编号装袋。及时整理、岩矿鉴 定。统一岩石定名,整理一套标本,陈列在工作区,供填图工作中岩石对照 勾绘地质构造剖面以野外获得的地质界线和产状数据,确定地层单元, 层序,接触关系,含矿层,计算地层厚度,连接构造。根据有关规范,制定 统一地层(岩石)符号和岩性花纹、统一图例、图式。 根据区域地层岩性分布

8、特征和测区实测资料建立填图区地层岩性柱状图; 大致分析沉积环境、沉积旋回或火山沉积旋回。 确定填图标志层(体),确定填图单元。 编制实测剖面小结 矿区地质图实测 地质剖面图 1:250001:20001:1000 1:100001:10001:500 1:50001:5001:200 1:20001:2001:100 4、测制地质剖面(已经有过实测剖面的地区可以利用前 人资料,不重新测制,但要核对,熟悉、统一岩性定名和地层岩性分层。)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一般要 比填图比例尺大(参考如右) 。 5、野外地质填图 参加填图人员,熟悉岩石定名、统一地层岩性分层标准,熟悉作业规定。 分组和分片分配地质

9、点、工程、标本、样品编号(也可以地质点、工程编号来 标识标本、样品编号)。 地质观察点和地质观察路线的原始地质编录可用野外记录簿(或地质观察点卡 片)记录。编录内容应详细记录点号、位置、露头描述、路线地质情况及地质界 线、构造线在空间的连接关系,详细测量地质体的产状(重要接触关系或特殊地 质现象要素描、信手地质剖面图或照相);并在现场将地质点标在手图上,填上 地层、岩性界线、代号花纹和产状,跟进连图(平面和剖面)。 地质观察点尽可能地定在界线上,地质界线、断层线、矿化体尽可能在野外实 地连接;基岩覆盖区部分可根据工程揭露、航片、卫片资料、物化探资料按实地 走向、地貌特征等进行推测。 当日检查、

10、整理原始的现场编录资料(标本、样品及声象资料)、将手图转绘 到室内清图上、并着墨;补正文字记录,编制实际材料图。 坚持阶段性(每周)生产、安全讨论会,具体问题及时处理,统一认识、及时 编制地质图底图。 填图组的野外相互检查、核对。 编制填图小结。 项目组或上一级管理部门野外检查验收。 三、采 样 、加工、化验 1、采样是从天然露头、探矿工程中按照规范要求,采取 有代表性的矿石、矿化蚀变体作为化验测试样品的工作。通过样 品的化验测试,获取有用和有害组分及其含量,进行矿体圈定、 计算储量(资源量)、评价矿床经济价值。因此矿产勘查中的采 样工作极其重要,决不可等闲视之。 样品分割 分类型、品级分割,

11、剔除夹石,不跨层,要有代表性。 有色金属样长一般不超过2米,不小于0.5米;贵金属样长一般不超过1.5米 ,不小于0.3米。 在类型相似厚大矿体的钻孔中采样原则上按回次分样采取;相邻回次采取 率相差15%时,不能合为同一个样品(都在最低合格标准内可以合并)。 样品布设 原则上要垂直矿体(层)走向,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以斜切,但样槽与产状交 角不要小于300;采样面要平整;由于条件限制,需要错位采样时,必须平行 移位,不能有空档,在有倾斜时要特别注意。 采样规格 在新区或新矿种地区,采用刻槽采样时,理论上 要进行采样规格试验。但现在很少做这样的工作了 ,都采用类比或经验,一般采用103(Cm)、 5

12、3(Cm)规格,在老区或以前做过试验证明其有 代表性时是可以的,在新区或新类型区,原则上需 要进行采样方法试验工作。 采用刻线法,要特别小心,这种数据是不用以储 量计算的。 在矿体较小时,可采用剥层法。 样品重量要达到刻槽规格的要求。过去检查采样 时,都用样槽板进行衡量,现在也没有这样认真了 ,样槽不规则、槽底不平整、深度不够、样重不足 的情况常有发生。 样品重量 采取的样品要在现场直接称重,其重量与理论重量比较,重量之差不能超 过15-20%。 钻探岩芯采样,采用1/2分割法时,样品和保留部分重量之差也不能超过 15-20%,如果超差,要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网格打点法采样时,用天平称重

13、, 保证每采样质点的重量相等 采样编录 专门的样品记录簿(卡),记录样品编号、采样位置(工程号、地质点号 )、采样尺段,样长,岩矿石的地质、矿化、蚀变等特征,地质体产状,采样 线的方位及坡度角、采样方法、规格、重量、袋号、采样人和采样日期等等 1:50大比例尺样槽素描图、或照像、录像。 样品鉴定、测试成果报出后,结果核实,并修正、补充野外现场的原始记录 采样质量控制 不定期的进行(布样、规格、重量)现场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样品必须 重采。 样品台帐 采样登记表、送样单、分析报告单、分析结果登记表等,且填表人、检查人 、或送样人、收样人、项目负责人签名及日期。 2 、样品加工对原始样品进行破碎

14、、过筛、拌匀和缩分的工作. 因我们自已没有加工和化验室,一般是外委承担。重点考虑承担单位资职、责 任心、质量 确定加工K值。新区和新类型、新矿种,一般要通过加工试验确定K值,通常 情况下 有色金属K取0.2,贵金属K取0.4。 了解加工原始记录、缩分误差、样品损失率。 强调留取正、副样,并妥善保管(至提交报告、矿权转让后或报主管部门 批准后方可处理),副样留取一般在加工至20-60目,易氧化的矿石一定要求 封蜡。 。3、样品的化验是找矿工作者的眼睛,是圈定矿体、划分 矿石类型、品级、进行资源量/储量估算的主要依据。 了解分析方法、精度 及时分批、分级抽取内、外验样品进行检查分析,计算样品合格率

15、;如发 现偶然误差超差或有系统误差时,应及时与测试单位联系查明原因,采取补 救措施 。一般内验抽副样,外验抽正样分析检查。 根据内验结果更正不合格的基分结果,不必用外验结果来更正基分结果 四、工程施工与管理 签定工程承包合同中一定要强调承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责 任 1、槽探、浅井 施工深度不宜超过3米,浅井不宜超过15米,深入基岩0.3-0.5米为宜 ,由地质人员根据基岩覆盖程度在现场布设 在戈壁地区工作时,以往槽探揭露至关键的含矿构造带或异常带时 未揭露至基岩,处于盐碱壳中达不到地质目的,建议用槽探配合浅井 使用。 2、坑探 根据设计批复要求下达工程施工通知书给施工单位,说明设计坑口 坐

16、标、施工方位、坡度、断面规格、工作量,施工目的与要求、地质 情况说明; 工程放样、平地盘后正式开坑时复测,项目负责人尽量到现场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施工测量、及时指导、地质编录、采样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峻工,及时下达工程峻工通知书,组织工程验收 。 3、钻 探 钻孔技术档案 不是对付式的(只有签名,无表内容),应该是严肃的、及时的、必要的,严格 监督执行,明确岗位责任 下达开孔通知书,并向施工单位提供单个钻孔技术资料,方位、顶角,设计深 度、穿矿口径,测斜(包括测斜仪器)、井深验证、简易水文等的要求,预想的 钻孔地层(岩石)柱状图,说明简要地质情况;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要求,编制钻 孔施工设计,以便做好施工材料、设备、技术准备。 钻孔定位:孔位现场放样平地盘后复测、机台安装、定方位、倾角峻工后 孔位收测 钻进过程中班报记录工整、准确、岩心拉长、摆放颠倒、岩心编号、残留记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