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97452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制度研究 ( 主持人:吴俊 ) 文 学 制 度 研 究 未完成的 “ 探求” 5 9 未完成的 “ 探求” 关于 “ 探求者“ 事件的若干反思 赵普光牛亚南 1 9 5 7 年 6 月初 , 江苏作家高晓声、 陈椿年、 方之、 陆 文夫、 叶至诚 、 梅汝恺( 曾华、 艾煊后来加入 ) 开始酝酿结 成 “ 探求者” 文学月社 , 并且要创办一个同人刊物 探求 者 。 但这个刊物还没来得及 出版, 就在轰轰烈烈 的“ 反 右 ” 运动 中流产了 探求者 溯 台 死腹 中, “ 探求者” 成员也 未能幸免于难, 他们的文学探求遭 到了无情打击 , 他们 的写作梦想因政治运动的浪潮而破碎。 一群

2、风华正茂的 年轻人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 与新时期以后“ 探 求者” 部分成员重 回文坛 , 取得 较大成绩相比, 而重要参与者叶至诚文学梦想的破碎及 其创作心态的裂变, 似乎更值得深味。 夭折的探求者, 未 完成的文学梦, 或有性格的原因, 更是时代的悲剧。 反思 文学 “ 探求 ” 未完成 的原因, 对于当代文学史研究不无启 示意 义 一 、 “ 一 花独放、 一家独鸣”? 关于“ 探求者” 事件是如何发生 的, 我们有必要先 回顾一下当事人 的追记。 叶至诚后来说 : “ 一九五七年 , 毛主席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发表, 促 使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人 民内部矛盾方面 : 毛

3、主席关 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的发展 又相适应又相矛 盾的论述 , 促使我们去观察和分析哪些是适应的, 哪些 是矛盾的 , 从 而感到建设社 会主义的具体 道路 还需要 探索。 当时已经显露 出严重危害的官僚主义使我们痛 心疾 首, 王蒙同志的 组织部来 了个年轻人 、 刘宾雁同 志的 在桥梁工地上 本报内部消息 引起了我们极 大的兴趣和共鸣。 再加上听说上头讲要把王蒙同志从 围攻 中解救 出来 , 增添 了我们反对官僚主义的胆量和勇 气, 我们冀求在文艺战线上充当一名改革的战士。此 外, 我们深为当时文艺作品( 包括我们的作品在内 厝 遍存 在的公式化、 概念化所苦, 急切希望从题材、

4、 立意、 表现方 法各方面找到摆脱公式化、 概念化的出路。” 陆文夫也有对这件事 的回忆 : “ 我和方之、 叶至诚、 高晓声聚到了一起 , 四个人一见如故, 坐下来便纵论文 艺界的天下大事 , 觉得 当时的文艺刊物都是千人一 面, 发表的作 品也都是 大同小异, 要改变此种状况 , 吾等义 不容辞 , 决定创办同人刊物 探 求者 , 要在 中国文坛上 创造一个流派。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 便 由高 晓声 起草了一个 启事 , 阐明 探求者 的政治见解和艺术主 张 ; 由我起草 了组织 章程 , 并 四处发展 同人 , 拖人落 水。 我见到高晓声的那天就是发起 探求者 的那一 天 , 那是

5、 1 9 5 7年 6月 6日”固 从叶至诚和陆文夫 的以上描述可见 , 他们的追忆 是从作为 当事人 的角度来考 虑的, 但这件事 的发生毕 6 0 彩 : 评论2 0 l 5 年 第 l 期 , g s o N 竟离不开时代 的波谲云诡。l 9 5 6 年 4月, 毛泽东提 出 “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到 l 1月, 中宣部召开第一届全 国文学期刊工作会议 , 研究和部署如何贯彻“ 双百” 方针 问题。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等积极主张文学期刊应 当“ 多样化” , 对清一色的“ 机关刊物” 表 示了不满。 中宣 部副部长周扬在作会议总结报告时明确提 出“ 同人刊物 也可 以办”

6、 , 这是“ 为 了有利于提倡不同风格、 不 同流派 的 自由竞争 ” 。 当时正在北京参加 中国作协文学讲 习班 的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组组长、 雨花 杂志的主编陈椿 年 , 和全体学员也列席旁听了中宣部的这次会议。 他后 来 回忆说 “ 周扬的总结报告肯定将作为文件传达下去 , 但我却按捺不住喜悦之情 ,立即写信把这喜讯告诉 了在南京的朋友高晓声和叶至诚。 当时并没有想到 ,更 没有提出 咱们也来办它一个 , 我只是以为今后的创作 环境必将更加宽松 自由了, 为此感到由衷的兴奋, 忍不住 想和朋友们分享而已”年轻人总是容易激动 , 高 晓声、 叶至诚等人得到消息后, 开始了他们的准备工作。

7、1 9 5 7 年 5 月 , 学 习归来的陈椿年加入 了“ 探求者 ” 的队伍。 “ 但是 , 按照当时的办刊程序 , 创力 探求者 还 必须 向上级请示。 于是 , 高晓声、 陈椿年 、 方之、 叶至诚等 人找到省文联党组书记、 文化局 副局长钱静人 , 钱 的意 见是不要搞正j L 经的文学杂志, 提议在 江苏文化报 上辟出整版篇幅, 每周用一期篇幅发表同人作品。 高晓 声认为这个主张不符合他们办同人刊物的初衷。 于是 , 时任团市委宣传部长的方之找到省委分管文教的书记 处书记 , 得到的回复是 : 同人刊物是可以搞的 , 但怎 么 搞还要再商量。 不久 , 由陈椿年执笔的文章 意见和希

8、 望 在 雨花 1 9 5 7 年第 7期上发表 , 这篇文章基本上 已经涵盖 了 探求者 的总体主张和想法 , 反映了他们想 办同人刊物的愿望。 至此 , 作为结社的前期理论准备都 已基本就绪。 ” 陆文夫和高晓声分别为刊物起草 了 探求者文学 月刊社章程 探求者文学月刊社启事 o 在 启事 口 章程 中他们反复申说 的是“ 大胆干预生活” , 勇于发表 自己的意见。 时过境迁 , 尘埃落定, 我们不能否认这群探 求者年轻人的激情与胆识 , 然而他们这些年轻人怎么也 没有想 到, 在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中, 自己终于成为被 “ 枪打 ” 的“ 出头 鸟” 。 到 1 2 月 , 除陆文夫u d

9、 - s s 诚没被 戴“ 右派 ” 帽子外, 高晓声、 陈椿年、 梅汝十 岂 、 曾华等均被 划为“ 右派 ” 分子。 二 、 “ 反右” 的后遗症 虽然叶至诚没有被划为 “ 右派 ” , 但“ 右派 ” 的“ 帽子 拿在群众手里 ” , 随时有被戴上的可能, 他的处境并不 比 那些被划的强 多少。 这种突然而至的灾难对此前生活还 算顺利的叶至诚打击太大 了。 他的老友顾尔镡说, 刚刚 3 0岁出头的叶至诚 , 本来一头黑发 , 可是几个月下来 , 竟然生出了许 多白发。 那时 , 他一边没完没 了地 写检查 和 “ 互相揭发 ” , 一边一根又一根地将头发凑在燃烧的烟 头上。 据叶至诚的好

10、友顾尔镡回忆 : 几个月下来, 他 “ 由 一 个探求的狂士变成 了一个逢人便笑呵呵、 点头弯腰的 阿弥托佛 的老好人 , 好老人 ” 。 “ 文革” 开始 后, 这些“ 右派 ” 当然再次成为打击的 对象。 d - J g 言说: 在这场史无前例 的浩劫 中, 常人所 享受到 的苦头, 父亲无一幸免。 肉体上的痛苦 用不着再说 , 父亲精神 上 所 受到的折磨 , 真正罄竹难书。 文化大革命彻底摧毁 了 父亲经过反右残存 下来的那点可怜意志, 诚惶诚恐认罪 反省, 不知所措 交代忏悔 , 父亲似乎成 了一个木头人 , 随 别人 怎么摆布。 我帮 着父亲一起在街上 卖过造反派油印 的小报 ,

11、也不止一次帮着父亲推板车去郊区送垃圾。 父亲那时候 只拿很 少的生活费, 卖小报算错帐 了要贴钱 , 还有人 敲 竹杠向他借钱 , 父亲一生 中从来没像 当时那 么贫穷过 , 穷得 自己必须精确地计算出一天只能抽几 支廉价香烟。 我 清楚地记得 父亲抽的是被誉为“ 同志加兄弟” 的阿 尔 巴尼亚香烟 只要一 角七分一 包, 这也许是 中国历史上 最便 宜的洋烟。 父亲成 了剧 团里最好的劳动 力, 挖 防空洞 , 敲碎石 子 , 打扫厕所 , 脏 活累活都 能揽 下来的一把好手。 我们那 时候在 旁边的一家工厂里搭伙 , 父亲每顿都能吃六两米 饭 。 终于熬到“ 文革” 结束。 平反陆陆续续开

12、展。 雨花 杂志揭起 了为 “ 探求者 ” 平反的帷幕 。l 9 7 9 年 2 月 , 为 文 学 制 度 研 究 未完成的 “ 探求” 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调动江苏作家的创作积极 性 , 时任 雨花 主编的顾尔镡决定为江苏文艺界最瞩 目 的冤案“ 探求者” 平反。 他委托时任 雨花 理论组组长的 陈辽 起草一篇为“ 探求者” 平反 的社论。 据陈辽说 : “ 这 样, 我 以一周的时 间, 从 阅读 当年有关 探求者 的资料 和批判文章开始 , 逐步形成论点 , 最后写出了 探求无罪 有错必纠 的为 探求者 平反的社论。 ”经过修改 , 这篇文章刊登在 了 雨花 第四期上。 雨花

13、“ 探求者” 的平反产生 了很大影响 , 紧接着 , 人民大学书报复 印社 在五月份的 文艺理论 上全文转载了这篇社论。 多家文 艺-J : E T J E 道了这一消息。 持续二十年“ 伤痛” 似乎就这样 被 “ 抚平” 了。 从 “ 反右 ” 开始 到“ 文 革 ” 结 束, 探 求者 们 熬 了近 二十年。 在笔者的历史叙述中, 二十年当然是一瞬, 不过 是敲几个字 的工夫 , 但是在 当事人的体会 , 那真是度 日 如年。 叶至诚 下放 江宁县劳动改造一年后, 又被调回来 担任剧团编剧。 毕竟是应制之作, 这些剧本正像叶至诚 说的“ 绝大部分成了明日黄花” 。 可就是这些没有生命体 验

14、 的剧本慢慢地消磨掉了叶至诚的才气和锐气。 这里仅 举一例。 一 九六三年初, 方之约请 叶至诚 共同创作 一部以 当年破堤抗旱为内容的剧本 , 叶至诚欣然同意了。 剧本 既写了抗旱过程 中值得肯定的事情也批评和暴露 了一 些时弊。 万万没想到, 当时华东负责人一个“ 不准有三年 困难 时期的痕迹 ” 的指示 , 就把这个话剧彻底打入 了冷 宫。 叶兆言后来说到了父亲叶至诚 的状态: “ 父亲和方之 达成右派劳改回来以后 , 合写剧本 江心 , 写着写着, 被 领导发现 了 问题 , 惊魂未定, 又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为 了保险起见 , 父亲和方之不得不请当时不是右派的顾尔 镡伯伯来帮他I D

15、B 关。 即使是写歌颂 的剧本 , 也好像是 走钢丝 , 稍不留神就会出大问题。 ” 事实就 是这样, 中国的知识分 子经过 了太多这样 的事情 , 所以大都有 了“ 19觉性 ” , 说话 写东西前会 19己 先衡 量一遍 , 可是有时候不是不想, 而是不能把握住政 策的动 向及 真实目的 , 这更让他们彷徨。 叶至诚不可能 超离这个怪圈。 虽然他时时想“ 探求” 什么 , 但 总是稍微 61 一 冒头, 就被深深地压 了下去。 他不想 了, 他也不敢 了, 彻底盘旋在条条框框中。 叶兆言从小 目睹 了父亲所受 的这份“ 洋罪 ” , 所 以 他从 小就不认为作 家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当时“

16、 各式各 样的领导, 局领导团领导包括工宣队军代表 , 各式各样 的群众 ” 甚至 “ 跑龙套 的拉二胡的什么都不做的” , “ 只要 有嘴就可以对父亲发号施令。 ” “ 无数次下乡体验生活, 无数次三更半夜爬起来照别人的旨意修改作品 , 父亲在 没完没 了 没有 自己 的笔耕 中, 头发从花白到全 白, 越 窝囊越 没脾气 , 越没脾气越 窝囊。 ” 欧阳文彬也描述 过当时的情况 : “ 剧团开着门要演出, 一个剧 目演不了几 场 , 编剧就得不断地提供剧本。 超负荷 的重担压得他喘 不过气来 , 写出来 的本子只求能够通过 , 其他什 么也顾 不上了。 本子过不 了关 , 任务完不成的时候 , 急得走投无 路。 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