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县学艺文庙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5314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县学艺文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县学艺文庙汇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面:说县学忆文庙编辑整理:许春阁、梁杰、芦丽娟开学第一课今天利用开学典礼之际,就来说说咱们这个“家”历史吧,我们这个家位于保定市的南城,在裕华路繁华路段,这段路曾是衙署密集区域,直隶总督署、莲池书院、老马号、大旗杆、留法学纪念馆、光园、教堂、清真寺等都坐落于此,这条街还有数不尽的老胡同、老街巷.“县学街”就是其中一条老街,曾经的县学街东起穿行楼,西至鼓楼脚下南大街口,路长约150米。如今,我们学校门前一段约60米长的南北巷还保留着“县学街”的街名。当年的“县学街”是建筑师傅集中的地方,类似现在的装修市场。早年就是因街中路北有明洪武年间所建“清苑县学”而得名“县学街”。“县学是官学,又有学署之

2、称,是各级政府的下属机构。官学到了元明清时期,自中央到地方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几级。我们县学街小学前身就是文庙。“县学”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学址在曾经县学街小学附近。作为县学,它的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完全服务于科举考试,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秀才,参加“乡试”。明清两代,县学毕业生不少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县学在经历了500多年后,随着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而停办。停办后的县学于民国初年(1912)办起清苑县立第二小学堂。民国3年(1914)改为直隶第二女师附属第二小学。上世纪30年代,文庙由国术馆占用,既教武术,又办有小学。 1948年保定一解放,即

3、从文庙崇圣祠院西侧开门,使当时的国术馆和女师二附小连通,合为一校,定名为县学街小学。说县学忆文庙在我们保定,有一些老的街巷胡同是以学府为名的,如贡院街(今市府前街)、府学后街、县学胡同等。曾经的县学街东起穿行楼,西至鼓楼脚下南大街口,路长约150米。街西段北侧有大、小钟树胡同,对面有两条死巷,西侧叫杨家胡同,东侧叫南胡同。如今,只有县学街小学门前一段约60米长的南北巷还保留着“县学街”的街名。1954年裕华路自南大街口东拓,将街南民房拆除展宽。1956年再次往东延拓至环城东路。县学街正式归入裕华路,只留下这南北向的一小段路,承载着老保定街巷的深深记忆。别看现在的县学街很短很短,又不似别的街巷宽

4、阔,还终日被裕华路的繁华掩盖,它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年就是因街中路北有明洪武年间所建清苑县学而得名县学街。保定地名文化一书中对早年间的县学街街面有简要介绍:“县学街原是一条古朴的小街,街上和民居杂陈的店铺多是檐板前伸的连板门面,除不多几家茶馆、成衣和杂货铺略大外,都是单间小店。这条街是一条古建汇集的老街,东头有应奎楼(俗称穿行楼),北望大慈阁,西头是鼓楼,东邻钟楼,尤其是占去多半条街的文庙和县学更为突出。”另有资料介绍,“县学街中段作坊铺集中,久大成衣局很有名气,张玉林的木旋活既规矩又细致,另有县学东侧的保忠水社,街西段有饭馆、面铺、茶馆、豆腐店、馃子铺、火烧铺、理发店等,行业种类较多

5、。据老人回忆:“多年前保定建筑界的老师傅们就说起过,当年县学街是建筑师傅集中的地方,类似现在的装修市场。他们每天早晨都会来到街上,要壶茶水,买几个特别好吃的大小像象棋子似的棋子火烧,等活儿、领活儿。这是那个年月建筑老师傅们在县学街的真实生活场景。专家介绍说,保定最早的学校是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的保州州学。元初重建保定城池以后,到清康熙八年(1669)成为路、省、府、县治同处之地,保定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中心城市,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官学、私学、书院等办学形式同时并存。作为官学,保定城内除建有府学外,同时还建有清苑县学。府学、县学又称儒学,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有系统的规制

6、建筑。自唐太宗贞观四年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始,文庙与府、州、县学即融为一体,成为“学宫”、“庙学”,它的建筑规制是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具体到清苑县学(以下简称县学),陈伯涛说,县学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学址在今县学街小学附近。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载:时学宫大成殿五间、东西庑二十四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明伦堂三间、东西斋六间、馔堂三间、东西号十间、馔厨三间,教谕、训导廨舍具备。因清苑县是保定府首邑,保定又是省会所在地,为此历任知县对县学都很重视,县学不断得到修葺和扩建,使县学宫的位置得以确定,建筑规模和规制日趋完善。这些在畿辅通志和清苑县志上都有记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时学宫主要建筑布

7、局为,文庙有大殿、启圣祠、敬一亭、戟门、棂星门、金声玉振坊、泮池坊和架有三桥的泮池。县学有明伦堂、尊经阁、东西斋三十六间,仪门、大门、教官宅四十间等。到清后期,县学宫的情况是,文庙前临街建有坐北朝南的照壁,两侧各有一座二柱三楼过街牌楼,县学前立有“儒绅登第坊”。学宫内古柏参天,肃穆静谧,殿庑除原有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激活老保定人的封存记忆 在中国教育史中,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学校是以官学、私学和书院等形式并存,其中官学的历史见于记载的可上溯到西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受到冲击,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门,到战国时,“百家争鸣”,私学大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懦学大师纷

8、纷设帐授徒,私学大开。到唐代出现书院,但当时只是藏书、修书、读书的地方,并非“课徒之处,肄业之所”,南唐开元四年才出现讲学授徒的白鹿洞书院。宋时书院大兴,有二百多所,其中白鹿洞、岳麓、嵩阳、雎阳和宋仁宗赐名的石鼓书院最著名。 官学,隶属官府,故又有学署之称。官学到明清时期,自中央到地方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几级。这些官学与私学的主要区别是:官学的管理人员有晶级,有固定俸禄。自学由朝廷明令各级政府按“额定”拨给学田,由县署代佃,代收租作为办学经费。官学教材为“钦定”,学规为官定。学生有出身。府、县学生为生员(俗称秀才),国子监监生三年肄业合格且成绩优秀者,可量才授六品以下官职。书院与官学的区

9、别是:书院经费来源是多方的赞助(亦有特殊官立者),可谓“社会办学”。有的书院也得到朝廷的“赐额”,主管赐以官衔,但只是一种虚衔。有的书院也得到朝廷的“赐田”,但不是“定制”。书院自选教材,自定规章制度,但都有传统性、权威性。书院择师择生不看出身,只以所教所学定取舍,系开放式教育。书院学生肄业期满不能得到“法定学历”,只是一些著名的书院有“定保举权”,即可以每年固定保送若干学生进入官学获取“出身”。由此可见,书院是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体制。保定的学校出现最早的是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的保州州学。元初重建保定城池以后,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成为省、府、县冶同处之

10、地,保定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中心城市,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官学、私学、书院等办学形式同时并存。作为官学,保定城内除建有府学外,同时还建有清苑县学。府学、县学又称儒学,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学址是有系统的规制建筑。自唐太宗贞观四,年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始,文庙与府、州、县学即融为一体,成为“学宫”、“庙学”,它的建筑规制是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清苑县学(以下简称县学)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学址在今县学街小学附近。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载:时学宫大成殿五间、东西庑二十四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明伦堂三间、东西斋六间、馔堂三间、东西号十间、馔厨三间,教谕、训导廨舍具备。因清苑县是保定府首

11、邑,保定又是省会所在地,为此历任知县对县学都很重视,县学不断得到修葺和扩建,据畿辅通志和清苑县志记载,明朝从永乐二年(1404年)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239年间,曾进行过重修、改建、拓迁、补葺九次,清初至道光七年(1827年)的183年间,曾进行重修、补建、增葺六次,使县学宫的位置得以确定,建筑规模和规制日趋完善。明嘉靖四十四年“565年)时学宫主要建筑,文庙有大成殿,启圣祠、敬一亭、戟门、棂星门(各三间),金声玉振坊、泮池坊和架有三桥的泮池。县学有明伦堂、尊经阁、东西斋三十六间,仪门、大门、教官宅四十间等。到清后期,县学宫的情况,文庙前临街建有坐北朝南的照壁,两侧各有一座二柱三楼过

12、街牌楼,左侧额题“德配天地”,右侧额题“道冠古今”,县学前立有“儒绅登第坊”。学宫内古柏参天,肃穆静谧,殿庑除原有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供奉历代先贤的“崇圣祠”,专放御制敬一箴和注释五箴的“敬亭”,藏书之所的“尊经阁”,讲学之所的“明伦堂”,以及东西斋舍,训导官署等外,还建有奎星楼、名宦祠和乡贤祠。作为县学,它的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以及各种规制完全服务于科举考试,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生员参加“乡试”,这些方面与府学完全相同,只是学宫规模略小,招生名额略少而已。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一人,由举人、贡生、监生出身者充任,负责学宫的教学管理。生员在校研习,经史,遵孔崇儒,知孝悌、忠信、礼义廉

13、耻,以走科举仕途之路。县学的招生录取:清沿明制,县学的生源是本县的童生(凡未考中“生员”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的统称,亦称儒童)。童生要取得出身,须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保结后,先参加每年二月由知县主考的县试(考五场,第一场“正场”,试“四书”文二,五言六韵试帖诗一。第二场“初复”,试“四书”一、“性理”或(孝经论一,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第三场“再复”,试“四书”文或经文一、律赋一、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默写圣谕广训。第四、五场“连复”,试时文(八股文)、诗赋、经论、骈文),县试通过后,再经过四月由管辖府知府主考的府试(考四场,第一场为iE场”,以后三场可选考。试文、

14、诗、赋、策、论和小讲三四艺),录取后,参加由学政主考的院试(考五场,第一场“经古场”,试经解、史论、诗赋。第二场“复试”。第三场iE场”,试“四书”文二,五言六韵试帖诗一。第四场“提复”,面试或作八股文一、二股。第五场“大复”,试“四书”文一、五言六韵诗一、并默写圣谕广训部分),院试录取者,即为县(府)学生员(俗称秀才),入县(府)学宫就学。录入县(府)学的生员,明初有定额,规定一律供给廪食,月给米六斗。后来录取名额增多,对岁、科两试成绩在一等前列的给以廪米,称廪膳生(简称廪生)。对增加定额录入的称增广生(简称增生),无廪米。以后又额外招生的称附学生(简称附生)。清沿明制,廪生月给讫银四两,岁

15、科两试成绩优秀的增生可依次升为廪生。对初入学的,一律为附学生。县学录取的名额,明代规定为廪膳生二十名,增广生二十名,附学生无定额。清初岁考录取70-80名,科考50-60名。清末岁科考各录取23名,另岁考录武童18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附学生无定额。县学的生员中,廪膳生是资深生员,他们有对应试的童生“保结”(具结保证其无冒籍、顶替、匿丧等情)的职务,还有成为县学每二年向国子监选送一名贡生的机会。生员入学后,日常研习的科目,明代规定除专治一经外,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其中习礼,须熟读精通经、史、律、诏、礼仪各书;习射,学宫设“射圃”场地供练习;习书,依名入法帖,每日习500字;习

16、数,须精通九算等法。到清代,课程教材主要为经、史、性理书及时文等。其中经籍方面有五经、性理大全、四子书、大学衍义、朱子全书、钦定孝经衍义、御制性理精义等,此外,古文正宗、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义等都是应行修习之书。生员在学期间,主要任务不是坐斋受业,而是参加由学校和地方官主持的各类考试,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分“月考”、岁考和科考等几种。其中月考由学校或知县组织;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岁考,由学政主持,岁考成绩规定“六等黜陟法”,四等以下有罚或黜革。岁考分初试和复试,初试试四书文一,五经文一,五言六韵诗一;复试试四书文一,五言八韵诗、。科考,三年一次,逢乡试前一年由学政主持,共进行七天考试:第一天试经古(正复两试),第二天试生员四书文一、策一、五言八韵诗一,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