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95078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发展工作总结18.0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情况工作总结一、医院的基本情况我院是XXX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XXX急救、医疗、康复、教学和科研中心。自建院以来多次被市县(区)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单位”;是市、县(区)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坚持科技兴医方针,注重和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市级重点科研立项和市级新技术新项目推广项目多项,有力地推动医院业务水平的发展。目前,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XXX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XXX人(包括:正高XX人、护理XX人);中级职称XXX人。现有大生化仪、CT、DR、彩超、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精良、高端医疗设备XXX多台

2、套。医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就医环境,开放病床位达到XXX多张,我院将进一步扩大服务项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满足全区及周边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基本情况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自中医自成体系到现在,在一个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里,中医医疗实践反复验证中医药发展的必然性和科学性。我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党的十九大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点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现总结如下:1、中医临床的基本情况(1)职称(与2015年比较)时间高级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助理医师康复理疗

3、师合计2015年164302018年1211313(2)学历层次分布:本科6人,专科13人。(3)科室设置:设置中医门诊;康复理疗中心住院部也以中医为主。主要临床科室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针灸、康复理疗等。(4)业务:中医门诊量约XXXXX多人次(2015年约XXXX人次),约占全院门诊量近6成,2017年中医药业务量达XXXX多万元。2、重点科室的发展中医内科、康复理疗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的中医科室,中医副主任医师是医院中医的学科带头人,并且投入资金购买了包括微电脑牵引床、针灸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药物导入、中低频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一大批仪器设备,以现代手段装备中

4、医特色科室,使特色科室更具特色,更好服务于群众。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中医药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发展医院中医药强基之本。根据医院中医药发展的需要,鼓励并组织中医药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活动,2017年度参加学术活动有6人次。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住院医师参加综合培训,并接受省公共必修课的统考。加强年轻医护人员培训,2017年有1人参加中医“三基“考核。4、 中药的基本情况(1)与2015年比较职称变化时间中级初级师初级士合计2015012320181214(2)学历层次分布:本科1人,中专2人,其他1人。5、结合“下基层、带徒弟、强医德”活动和助理全科医生系列

5、培训,积极开展中医下基层服务和培训工作,发展中医事业。使人民群众得到优质、高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1)采取“带徒弟”形式,建立师带徒关系,接受区属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修。(2)接受医学院校中医药实习生实习同学30多人次。(3)积极参与助理全科医生中医科目培训,2017年接收助理全科医生系列培训20人次。6、康复理疗科建设2018年医院康复理疗科室进一步拓展,搬迁新住院病区,广大百姓康复理疗不再愁。新成立的康复理疗科,拥有各种康复器材及理疗设备,可帮助针灸、推拿、拔罐、脊椎、肩周炎、疼痛、肢体、关节损伤恢复等,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技术开展后,对于很多患者至关重要,它虽不能改变疾病本

6、身带来的损害,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存在问题基于医院经济较为薄弱,未能在中医药方面投入更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医院管理上未予足够重视,缺乏明确中医发展方向;2、未能利用综合医院较为厚实的基础和条件,更好地建立、扩大、发展中医特色科室;3、中医药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缺乏学科带头人;4、没有设立中医病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对部分疑难病症良效、便宜的优势。 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议1、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市、县两级中医院的投入力度。支持抓好县级中医院建设,进行业务用房改建,配备基本医疗设备,提高服务能力;2、加大财政资金

7、投入。建议省财政部门,逐步实行中医药事业费财政预算单列,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医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中医学科和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3、完善扶持政策。建议省物价部门,建立起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从保护和扶持中医的角度,适当提高针灸、推拿、按摩、手法复位等中医传统特色项目的收费标准,提高县、市和省级名中医的挂号费、诊疗费,合理体现中医人才的劳务价值和技术价值;认真测算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合理确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建议省人社、卫生部门,在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定额结算标准时,将中医院与综合医院同等对待;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中提高中医

8、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五、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1. 认真落实中医药扶持优惠政策。(1)提高医院中医科室绩效分配标准,稳定中医药队伍;(2)增设中医特色诊疗项目,进一步加强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的人才培养。2、提升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1)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加强医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2)建立并加强中医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提高中医医疗管理水平和效率。(3)加强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视频网络平台建设,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视频网络与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视频网络并网运行。3、建立并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

9、导帮扶机制和中医药人才教育培训制度。(1)医院设置的中医科,要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指导任务,在医院中医药绩效考核中,应将对口帮扶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考核内容。(2)建立健全中医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给予适当补助。(3)完成市卫计局下达的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任务,免费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继续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培训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4)积极参与助理全科医生中医科目培训。4、加强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1)完善中医综合治疗室,运用针灸、隔物

10、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蜡疗、中药熏蒸等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技术为患者服务。(2)积极开展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推行中医人员到西医科室会诊、查房、参与重症患者抢救等,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相关临床科室。5、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技术推广建设,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6、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科普知识讲座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健康保健素养。今后,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更加重视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实施提升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医药队伍建设,拓展技术项目,提高服务水平,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做出中医中药的特色贡献。XXXXXX人民医院2018年XX月X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