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94894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莱坞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好莱坞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好莱坞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好莱坞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好莱坞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莱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莱坞(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莱坞一、 新好莱坞及其后(1967-1989)“新好莱坞及其后”时期大致为1967年到1989年。因此我认为, “新好莱坞及其后”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涵盖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3个时期里美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动荡,喧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整个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转折,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和越战等政治事件,使许多美国人对自我,对美国社会以及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等诸多看法都发生了改变。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等风起云涌,美国的社会道德标准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嬉皮士运动也蓬勃兴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嬉皮士的:嬉皮士指生活在既定的社会之外

2、的不顺从的年轻人。嬉皮士的四个主要元素:奇装异服,毒品,摇滚乐,群居。这一切都体现了嬉皮士文化的核心:反叛和不满。 所选电影中,毕业生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恰到好处的体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文化。20世纪60直至70年代,美国的社会风气颓废,治安问题严峻,犯罪率直线上升,城市市民普遍没有安全感,对警察的信任度和期望值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其间,尽管警察在不断增加,警察装备也在不断改进,但犯罪反而愈演愈烈。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一些警察机关、市政当局、警学研究者开始反思传统的警务模式,探索降低犯罪率的新方法。因此,在这一时期,黑帮电影,如教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

3、代初的美国电影似乎在寻找一些已经逝去的东西。加上当时以为极端保守的总统上台,重拾美国价值观更是被提上了办事议程。可以看出,这时的美国已经厌倦了60,70年代的战乱与喧嚣。极端渴望和平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憧憬。因此,家庭,爱等成为了这一时期美国电影的主题。这一时期美国电影着重探索,想要重拾美国的价值观,追寻美国的根。以下是所选电影的故事梗概。这些电影充分的体现了美国60年代,70年代以及80年代的社会特点。1、毕业生(1967)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恩(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对前途十分茫然,偏偏在这时遇上了风流的鲁滨逊太太(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饰

4、)。虽然不再年轻,但鲁滨逊太太却一再勾引本恩,二人发生了关系。他们在约会过程中,本恩遇上了太太的女儿伊莱恩(凯瑟琳罗斯Katharine Ross 饰 ),被她的纯真青春深深吸引。本恩吐露了爱意,与伊莱恩开始了正常的恋爱关系,却遭到了鲁滨逊太太的剧烈反对。母亲的震怒使伊莱恩觉察到了一些内情。伊莱恩非常伤心,仓促同意了另一个人的求婚。本恩冲向伊莱恩结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澜 2、教父(1972)40年代的美国,“教父”维托唐柯里昂(马龙白兰度 饰)是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带领家族从事非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因为拒绝了毒枭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纽约其

5、他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激化。圣诞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参谋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因为内奸的出卖,“教父”的大儿子逊尼被仇家杀害;小儿子麦克(阿尔帕西诺 饰)也被卷了进来,失去爱妻。黑手党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年老的“教父”面对丧子之痛怎样统领全局?黑手党之间的仇杀如何落幕?谁是家族的内奸?谁又能够成为新一代的“教父”?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在这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巨片里真实上演。3、教父2(1974)影片主要讲述第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阿尔帕西诺 饰)的奋斗历程,同时回忆了第一代教父维多柯里昂(罗伯特德尼罗 饰)创业的艰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两代教父的事业、家庭生活。麦克为儿子托

6、尼举行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的当夜,麦克在家中遭到袭击,凶手被人灭口,面临接管家族事业以来的重重危机,麦克回忆起了父亲维多柯里昂年轻时在美国的创业历程。麦克一边调查袭击的真相,一边继续开展赌博、酒店等生意,和另一个黑帮人物海门罗斯斗智斗勇,不断扩大势力。终于,麦克的不法行为引起了政府的关注,麦克受到一系列的指控;同时,麦克的家庭也遇到了危机,夫妻感情濒临破裂;而最让麦克痛心的,却是家族中,亲人的背叛。和第一代教父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比起来,麦克无疑很失败。 麦克怎么样面对事业、家庭的双重危机?为什么两代教父会有截然不同的家庭生活?让我们自己在影片中寻找答案。4、飞越疯人院(1975)麦克墨菲(杰克尼

7、科尔森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瑞秋(路易丝弗莱彻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5、现代启

8、示录(1979)越战后期,美军上尉威拉德(马丁辛 Martin Sheen 饰)奉命沿湄公河而上,搜寻脱离美军在柬埔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的科茨(马龙白兰度 Marlon Brando 饰)上教,将他带回或杀死。科茨上教曾经是美军在越战中的英雄,战功赫赫。然而,忽然有一天,他失踪了。随后,情报指出他在柬埔扎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自己的军队,专门反对美军。威拉德与几名士兵一路沿河而上,途中他们目睹了种种暴行、杀戮,目睹了无论美军士兵还是当地人在长期的战争中精神扭曲,做出的种种非正常的行为,威拉德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威拉德最后在柬埔寨科茨的王国中被当地人捉住,见到了科茨。然而,科茨竟欲求一死,叫威拉德将这

9、里炸为平地6、E.T.外星人(1982)小埃利奥特(亨利托马斯)发现一个意外走失的小外星人,他悄悄的收留了小外星人,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哥哥和妹妹。孩子们与外星人友好的相处,给他吃巧克力,带他去郊外寻找家人留下的痕迹,并为小外星人的种种特异功能兴奋不已。渐渐的埃利奥特与外星人之间形成了某种奇妙的联系,跨越了言语沟通的障碍。可是不久,外星人的存在被大人们知晓,无情的追捕行动展开了。ET被抓进实验室,小埃利奥特也一病不起。孩子们愤怒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营救外星人。埃利奥特也在心灵的感召下苏醒过来,加入营救行动。7、金色池塘(1981)由欧内斯特汤普森编剧的本片,描述退休的老教授与老伴在新英伦湖畔的

10、度假屋中度假,在平静的日子里却面临年老的各种危机。他的女儿刚离了婚,正处于徘徊的心境。一向关系不佳的两父女,终于因为十三岁的孙子跟祖父母同居了一段日子而解开了各种心结。影片以人情味方式探讨老年问题及代沟,片中风景美丽,演员亦非常卖力。但导演马克瑞戴尔的手法不乏滥情之处,并未真正面对问题。本片曾获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项金像奖,使凯瑟琳赫本成为影史上唯一的四届金像奖影后,亨利方达也在病床上如愿地获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奥斯卡奖。8、死亡诗社(1989)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John Keating(R

11、obin Williams)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Keating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Professor Keating, Mr. Keating, Captain Keating, 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二、 当代好莱坞(1990至现在)从本世纪20年代起,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半个世纪中已逐步发展成为在世界

12、上独占鳌头的电影霸主。在经历了早期发展时期、经典好莱坞时期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一套手法在当代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而更善于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新好莱坞电影却悄然占据了观众的视线。这一时期,各类型电影蓬勃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题材与种类。除却了政治上及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在创作上,电影的题材也从主要体现中产阶级中庸保守的价值观转向现实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科幻、爱情、揭露社会丑陋现实、抨击政府抑或普通百姓生活真实写照等等题材,都有较典型的代表作。同时,其形式与表现手法也趋于多样化。新好莱坞电影在对时间、空间的把握上不仅吸取了旧式好莱坞电影的优点,与其相比也更加灵活。单向叙述的模式已被打破,各种插叙、

13、时空转换穿插在电影中。对于结尾的处理也不再是一味的终结式,而是更多的运用开放式结尾。为观众留下回味及更多思考的空间。对于人物的定位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好人与坏人的清晰界别,一个人物的善与恶已不那么泾渭分明,而是更多的考虑到其所属的历史背景与情节。同时,新好莱坞电影更加重视对于电影拍摄技巧的各项开拓,包括镜头与语言等。以为的追求真实已不是当今好莱坞所崇尚的。在现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中,跳跃的镜头,各种跳接,不同镜头的拼接和不时转换的角度和速度等都运用得十分普遍。此外,艺术手法在电影中的不同应用也是的影片画面感更加富有艺术效果及视觉冲击力。充满深意的旁白及语言也为电影增加了哲理内涵,使得影片具有了导演本

14、身的个人风格特点。还值得一提的是,特别注重视觉效果的商业片在新好莱坞电影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诸如指环王三部曲,阿凡达等,在这些影片中,高科技被很好的运用于电影中。各种特技摄影,数字制作包括新兴的3D技术等,甚至已经取代了电影情节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这类影片为人们带来的感官刺激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惯有的经验甚至使人惊艳,从而给观看者极大地感官震撼,即便有时情节并不那么新颖。 这一时期主要是根据电影的不同类型来选择进行分析的影片。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制作的剧情片成为美国影坛的一个亮点1、辛德勒的名单(1993)2、阿甘正传(1994)3、勇敢的心 (1995)二、灾难片泰坦尼克号(1997)三

15、、西部片的复苏与狼共舞(1990)四、心理恐怖片沉默的羔羊(1991)五、战争片珍珠港(2001)六、喜剧片变相怪杰1(1994)七、科幻片1、指环王三部曲之护戒使者(2001),双塔奇兵(2002),王者归来(2003)2、阿凡达(2009)八、动作片碟中谍1(1996)碟中谍2(2000)碟中谍3(2006)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虽然,这一变化在今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自己所颠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旧是世界电影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

16、期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它使半个世纪以来旧的电影制片体制产生了动摇,使传统的美学观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击。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证实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美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