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4860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机械装置设计.(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一、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过程的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 2、高的加工精度及效率 3、多工序多功能集成 4、高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包括: 机床的床身、立柱、导轨、主轴部件、进 给系统、工 作台、刀架和刀库、自动换刀 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 第一节数控机床对结构的要求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传动装置多采用无级变速或分段无级变速方式,可利 用程序控制主轴的变向和变速,主传动具有较宽的调速范 围,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大为简化,传动链也大大缩 短。有些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已开始采用结构紧凑及性 能优异的电

2、主轴。 (2)为减小摩擦、消除传动间隙,更多地采用了高效传动部 件,进给传动装置中广泛采用无间隙滚珠丝杠传动和无间 隙齿轮传动,利用贴塑导轨或静压导轨来减少运动副的摩 擦力,提高传动精度。有些数控机床的进给部件直接使用 直线电机驱动,从而实现了高速、高灵敏度伺服驱动。 (3)为适应连续的自动化加工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数控机 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静、动态刚度和阻尼精度,以及 较高的耐磨性,而且热变形小;床身、立柱、横梁等主 要支承件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且采取一些补偿变形的 措施,使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 (4)为了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提高生产率,加工 中心刀库采用了刀具自动夹紧装置与自动换刀

3、装置及自 动排屑装置等辅助装置,可进行多工序、多面加工,大 大提高了生产率。 二、数控机床对结构的要求 1. 应具有更高的静、动刚度及抗震性能 与普通机床相比,其静刚度、动刚度应提高50%以 上 ,应注意合理选择构件的结构形式。 (1) 提高静刚度的措施 u 基础大件采用封闭整体箱形结构 u 合理布置加强筋 u 提高部件之间的接触刚度。 第一节 数控机床对结构的要求 第一节 第一节 概 述 (2)提高动刚度的措施 u改善机床的阻尼特性(如填充阻尼材料) u床身表面喷涂阻尼涂层 u充分利用结合面的摩擦阻尼 u采用新材料,提高抗震性 2.数控机床应有更小的热变形 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切削热、摩擦等均会

4、引起温升及 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为确保加工精度,在数控机床 结构布局设计中可考虑尽量采用对称结构(如对称立 柱等),进行强制冷却(如采用空冷机),使排屑通 道对称布置等措施。 对于数控车床的主轴箱,应尽量使主轴的热变形 发生在刀具切入的垂直方向上。在结构上还应尽可能 减小主轴中心与主轴向地面的距离。 某些机床用预拉的方法减少丝杠的热变形。 3. 数控机床各坐标轴进给运动的精度及其灵敏性亦极 大地影响到零件加工精度,要提高数控机床的运动精 度可采取降低执行件的质量,减小静、动摩擦系数之 差,清除传动件间间隙,提高传动刚度等措施。数控 机床运动件之间的摩擦要小,要消除传动系统的间隙 ,达到低速时无

5、爬行,高速时快速响应。 改善摩擦特性,使导轨静摩擦尽量接近动摩擦。 采用低摩擦副材料:塑料铸铁 高性能润滑油:增大油膜强度 4. 数控机床应有更好的宜人性 从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 使用角度出发,机床结 构布局应有良好的人机 关系(如面板、操作台 位置布置等)和较高的 环保标准。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布局特点 数控机床的总体结构布局应既满足从机床性能、加 工适应范围等内部因素考虑确定各构件间位置, 同时 亦满足从外观、操作、管理到人机关系等外部因素考 虑安排机床总布局。 数控机床不同的布局形式给机床工作带来了不同的 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特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1、不同布局适应不同的工

6、件形状、尺寸及重量 2、不同布局有不同的运动分配及工艺范围 3、不同布局有不同的机床结构性能 4、不同布局影响机床操作方便程度 一、数控车床的布局结构特点 不同的机床布局使机床操作中工作(如工件、刀具装 卸、切屑清理、加工观察等)方便程度不同。图为数控 车床的几种不同布局方案,其中立床身排屑最方便, 切屑直接落入自动排屑的运输装置;斜床身排屑亦较方 便;横床身加工观察与排屑均不易。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布局特点 车床导轨采用宽支撑V平导轨,丝杠在两导轨之间 垂直床身 二、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布局结构特点 1、不同布局适应于不同工件形状、尺寸及重量 图为数控铣床四种布局方案,适应的工件重量、尺寸却不

7、 同。(a)适应较轻工件,(b)适应较大尺寸工件,(c)适应 较重工件, (d)适应更重更大工件。 2、不同布局有不同的运动分配及工艺范围 图为数控镗铣床的三种布局方案(a)主轴立式布置, 上下 运动,对工件顶面进行加工;(b)主轴卧式布置,加上分 度工作台的配合,可加工工件多个侧面;(c)在(b)基础上再 増加一个数控转台, 可完成工件上更多 内容的加工。 3、不同布局有不同的机床结构性能 图中数控卧式镗铣床,(a)(b)为T形床身布局,工作台支承 于床身,刚度好,工作台承载能力强; (c)(d)工作台为十字 形布局,其中(c)主轴箱悬挂于单立柱一侧,使柱受偏载, (d)主轴箱装在框式立柱中

8、间,对称布局,受力后变形小 ,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固定立柱立式加工中心 与卧式加工中心 相比结构简单、 占地面积小。 滑枕立式加工中心 O型整体床身 立式加工中心 移动立柱卧式 加工中心 4、五面加工中心 具有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功能,工件一次安 装后能完成除安装面外的所有侧面和顶面等五个面的加工 ,也称为万能加工中心或复合加工中心。 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其主轴可以旋转90,可以进行 立式和卧式加工;另一种是其主轴不改变方向,而由工作 台带着工件旋转90,完成对工件五个表面的加工。 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减小工件的 形位误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缺点:

9、结构复杂、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所以它的使用远 不如其他类型的加工中心。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部件 1、传动系统作用 产生主切削力 2、对主传动系统的要求 足够的转速范围 足够的功率和扭矩 各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强度、刚度和抗振性 噪声低、运行平稳 一、主运动的变速形式 1.采用变速齿轮传动 采用少数几对齿轮降速, 用液压拨叉或电磁离合器 自动变速,电机主轴仍为 无级变速,实现分段无级 变速。 该方式扭矩大,噪声大, 一般用于大中型数控机床。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部件 主轴电动机 2.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 采用直流或交流主轴伺服电机,由同步齿形带传动至主 轴,该方式主轴箱及主轴结构简单

10、,主轴部件刚性好;传 动效率高、平稳、噪声小;不需润滑; 但由于输出扭矩小 , 低速性能不太好,在中档机床中应用较多。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3.采用主轴电机直接驱动(一体化主轴,电主轴) 由主轴电机直接驱动,电机、主轴合二为一, 主轴为 电机的转子。一般应用于高速机床。 目前最高可达200000 r/min。其缺点是电机运转产生 的振动和热量将直接影响到主轴,因此,主轴组件的 整机平衡、温度控制和冷却是内装式电机主轴的关 键问题。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二、主轴部件 功用:夹持工件或刀具实现切削运动;传递运动及切 削加工所需要的动力。 组成:主轴、支承、传动零件、夹持刀具或工

11、件的附 件及辅助零部件。 1.主轴端部的结构形式 端部用于安装刀具或夹持工件的夹具,因此,要保 证刀具或夹具定位(轴向、定心)准确,装夹可靠、 牢固,而且装卸方便。 目前,主轴的端部形状已标准化。 2.主轴的支承 目前数控机床主轴轴承配置有三种主要形式。 (1)前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 60度角接触 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后支承采用成对向心推力球轴 承。此种结构普遍应用于各种数控机床,其综合刚度 高,可以满足强力切削要求。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2)前支承采用多个高精度向心推力球轴承,这种 配置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但它的承载能力较小,适 用于高速轻载和精密 数控机床。 (3)前支

12、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后支承为单列圆 锥滚子轴承,其经向和轴向刚度很高,能承受重载荷. 但这种结构限制了主轴最高转速,因此适用于中等精 度低速重载数控机床。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3.主轴准停装置 主轴准停也叫主轴定向。在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上 , 由于有机械手自动换刀,要求刀柄上的键槽对准主轴 的端面键上,因此主轴每次必须停在一个固定准确的 位置上,以利于机械手换刀。 4. 其他机构 数控车床能够加工各种螺纹,这就需要安装与主轴 同步运转的脉冲编码器,以便发出检测脉冲信号使主 轴的旋转与进给运动相协调。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 一、对进给传动系统的

13、要求 高的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 宽的进给调速范围 响应速度要快 无间隙传动 稳定性好、寿命长 使用维护方便 二、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 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 两大类。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实现直线进给运动的主要有: (1)通过丝杠(通常为滚珠丝杠或静压丝杠)螺母 副,将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 (2)通过齿轮、齿条副,将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 变成直线运动。 (3)直接采用直线电动机进行驱动。 实现圆周运动的一般采用蜗轮蜗杆副。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一) 减速机构 1.齿轮传动装置 步进电机驱动的 开环系统

14、传动比: 步距角,脉冲当量,P滚珠丝杠的导程 上式计算出从电机到丝杠之间的总传动比,现在要 解决两个问题: 如果多级传动,需要几级传动? 每一级传动比如何确定? 传动级数确定: 根据数学归纳,得出最佳传动级数为 n3lgi总 传动比分配: 按最小惯量的要求选择降速比。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i1 i2 A B C D 电动机 两对齿轮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惯量为: 令 ,得到最小惯量的条件 从而 对于三级传动,各级传动比为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二)滚珠丝杠副机构 1.滚珠丝杠副的特点 摩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是常规丝杠的34倍; 灵敏度高,传动平稳,不易产生爬行,随动精度和

15、 定位精度高; 磨损小,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 可通过预紧和间隙消除 措施提高轴间刚度和反 向精度; 运动具有可逆性; 不能自锁。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滚珠丝杠螺母副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2.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 (1)公称直径d0。指滚珠与螺纹滚道在理论接触角状 态时包络滚珠中心的圆柱直径。系列尺寸:6,8,10 ,12,16,20,25,32,40,50,63,80,100, 125, 160,200。 (2)基本导程P0 。丝杠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螺母基 准点的轴向位移。系列尺寸:1,2.5, 3, 4, 5, 6, 8,10,12,16,20,25,32,4

16、0。 (3)导程P 。丝杠相对于螺母转过某一任意角度时螺 母基准点的轴向位移。 (4)滚珠直径db。一般取db0.6P0。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 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滚珠在返 回过程中与丝杠脱离接触的为外循环,滚珠循环过程 中与丝杠始终接触的为内循环。 循环中的滚珠叫工作滚珠,工作滚珠所走过的滚道叫 工作圈数。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内循环滚珠丝杠外循环滚珠丝杠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4.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的调整 滚珠丝杠的传动间隙是轴向间隙,消除间隙的方法 常采用双螺母结构,利用两个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 常用的双螺母丝杠消除间隙的方法有: 1)垫片调隙式 调整垫片的厚度使螺 母产生轴向位移,以达 到消除间隙和产生预拉 紧力的目的。 特点是构造简单、可靠性好、 刚度高以及装卸方便。但调 整费时,并且在工作中不能 随意调整。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2)螺母调隙式 一个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