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94694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版)新人教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一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叫质 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 (1)审题: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找出已知物和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3)解答: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注意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然后利 用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 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计算 时特

2、别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例1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 ) A.243256 B.243240 C.212 D.483280 解析 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Mg+O2 2MgO,镁、氧气 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224)(162)2(24+16)=483280,故 选D。 答案 D 知识点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可概括为:“设、方、关、比、算、 答”。 设未知量,常用x、y表示,未知量通常不带单位; 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以及对 应的已知量、未知量; 依据

3、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 算出未知数; 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析 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为生成物,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5.4 g,求产 物的质量,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根据以上信息列 出比例式求解即可。 例2 电解5.4 g水,可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 解:设电解5.4 g水,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设未知数 2H2O 2H2+O2 写化学方程式 36 4 找出质量关系 5.4 g x = 列比例式 x= =0.6 g 计算 答:电解5.4 g水,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 g。 答 题型一 表格型数据分析题 例1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 得反应

4、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BCD 反应前质量(g)810125 反应后质量(g)未测24216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A.11 B.12 C.13 D.23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B、C质量增加,即B、C为生成物,增加的质 量为(24 g-10 g)+(2 g-1 g)=15 g;D物质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的质量 为25 g-16 g=9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 的物质的总质量可知,物质A也应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 为15 g-9 g=6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可表示为aA+dD bB+cC,要 求出A、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如下: aA + dD bB + cC 2na 3nd 6 g 9 g = ,解得: = 。 答案 A 变式训练 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质量(g)4.244.164.084.08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 该样品与1 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 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 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物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 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答

6、案 (1)1.92 g (2)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1.92 g = 解得:x=4.9 g 所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 100%=98% 答: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98%。 题型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 (2016湖南常德中考)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2.8 t氧化钙,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 解析 本题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根据氧化钙的质量和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2.8

7、t = x=5 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5 t。 知识点一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该反应中红磷、氧气、五氧化二 磷的质量比为 ( ) A.452 B.312447 C.3132142 D.124160284 答案 D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该反应中红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314)(325)(1422)=124 160284,故选D。 2.在化学反应A+2B 3C+D中,6 g A和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 g D。若反应生成15 g 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8 g B.24 g C.12 g

8、D.16 g 答案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6 g A和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 量为6 g+8 g-9 g=5 g。设生成15 g 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 A + 2B 3C + D 8 g 5 g x 15 g = 解得:x=24 g。 3.14.0 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123 氧气的质量/g4.514.018.0 二氧化硫的质量/g9.028.028.0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刚好完全反应。 (2)在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在第 次实验中 氧气有剩余,剩余 g。若加入硫使其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 二氧

9、化硫 g。 答案 (1)2 (2)1 9.5 3 4.0 8.0 解析 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S、O2、SO2三种物质的 质量比是112。根据题给信息认真分析即可正确作答。 知识点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4.金属氢化物可以快速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如氢化锂(LiH)与水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 LiOH+H2。若制取10 g氢气,需要消耗 多少克氢化锂? 答案 解:设需要消耗氢化锂的质量为x。 LiH+H2O LiOH+H2 8 2 x 10 g 8x=210 g x= =40 g 答:需要消耗氢化锂的质量为40 g。 解析 已知要制取的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

10、式即可求出需要消耗的 氢化锂的质量。 1.某学生计算30 g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CO2时,出现了 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答案 B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 CO2 12 44 30 g x 1244=30 gx(或变形为1230 g=44x)。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做的一道题目,请你帮他指 出错误。 题目:某同学用32.5 g锌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制取H2,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 少? 解:设可制得H2的质量为x g。 Zn+HCl ZnCl+H2 65 2 32.5 x g = x=1 056.25

11、 g 答:可制得H2的质量为1 056.25 g。 指出错误(不受空的限制)并加以改正: (1) ; 改正: 。 (2) ; 改正: 。 (3) ; 改正: 。 答案 (1)设未知量错带了单位 设可制得H2的质量为x (2)化学式写错且未配平并漏标了气体符号“” Zn+2HCl ZnCl2 +H2 (3)比例式列错了,且已知量未带单位 = ,x= =1.0 g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量:依据题意设出相应的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 (2)写方程式:正确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标出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已知量和未 知量,已知量要带单位,未

12、知量不带单位。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1.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3B 2C+ 2D,已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1、M2、M3、M4;当它们恰 好完全反应时,A、B、C、D的质量比为m1m2m3m4,则下列关系式 中不正确的是 ( ) A.m1m2=M1M2 B.m1m4=M1M4 C.m1+m2=m3+m4 D.2M1+3M2=2M3+2M4 答案 A 2A + 3B 2C + 2D 2M1 3M2 2M3 2M4 m1 m2 m3 m4 则 = , = = ,故A错,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D 均正确。 2.加

13、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 g,使其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4.47 g。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 (1)2.88 (2)设10 g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149 x 4.47 g = 解得:x=7.35 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73.5% 答:略。 解析 根据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和原混合物中 氯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得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 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

14、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题目:将15 g氯酸钾和3 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 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8 g。求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王很快得到(15 g+3 g-10.8 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 出KCl的质量是 。 (2)小张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说明他发现的 问题: 。 (3)想要更正此题数据有许多方法。如将题目中“15 g氯酸钾”改为 “a 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O2 11.18 g (2)通过计算得出氯化钾的质量为11.18 g,大于 10.8 g (3)7.8 ga12.83 g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就是反应前后混合物质 量的差值,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KCl的质量;(2)通过计算得 出KCl的质量大于10.8 g,故题目所给数据有问题;(3)假设氯酸钾完全反 应,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所以氯化钾的质量为10.8 g-3 g=7.8 g, 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酸钾的质量为12.83 g;若氯酸钾未分 解,则其质量为10.8 g-3 g=7.8 g,所以7.8 ga12.83 g。 (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宏志班第一次月考,24,)工业上可以利用 “铝热反应”焊接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